首页 理论教育珞珈野火集:忆诤友季啸风司长往事

珞珈野火集:忆诤友季啸风司长往事

【摘要】:我与季啸风司长并没有共过事,在1977年4月至1979年4月期间,我任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等教育司司长时,他在商务印书馆任第三编辑室主任。后来得知,中央任命黄天祥同志为高教一司司长、季啸风同志为副司长。下面,我仅回忆几件往事,以表达我对他的深深怀念!为了澄清是非,支持教育改革,黄天祥和季啸风同志决定,于1984年5月派出5人调查组,在武汉大学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深入调查。

我与季啸风司长并没有共过事,在1977年4月至1979年4月期间,我任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等教育司司长时,他在商务印书馆任第三编辑室主任。我于1979年4月正式向教育部提出辞职,获准于5月初回武汉大学工作。年初,刘西尧调离教育部,蒋南翔重新回教育部任部长。我离开以后,高教司一分为三,变成了高教一司、二司和三司。我估计就是在这时,南翔同志让原高教部和教育部的部分干部归队,以克服当时掺沙子进来的大部分干部不懂教育的状况。后来得知,中央任命黄天祥同志为高教一司司长、季啸风同志为副司长。

我回武大后,先后被任命为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和校长。此后,啸风司长就是我的顶头上司,工作上我们接触也多了起来。从频繁的接触中,我们彼此信任,都热爱教育,主张说真话,励志教育改革,痛恨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于是我们成了知心的朋友。下面,我仅回忆几件往事,以表达我对他的深深怀念!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的大潮把我推到了风口浪尖。我笃信改革,身体力行地实践改革,因为我相信唯有改革才能振兴武汉大学。于是,我们选择教学制度为改革的突破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教学制度,从而营造了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但是,一些思想守旧的人说刘道玉的改革是搞花架子,搞乱了教学秩序,学风变坏了,等等。群众中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不足为奇,问题是作为教育部部长的何东昌,也对学分制进行诘难。为了澄清是非,支持教育改革,黄天祥和季啸风同志决定,于1984年5月派出5人调查组,在武汉大学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深入调查。他们写出了翔实而有说服力的报告,从而堵住了何东昌之口,也刹住了一股诋毁改革的歪风,这是对武大改革极大的支持。

在教育部啸风同志身兼二职,除了高教一司副司长的工作外,他还兼任文科教材办公室主任。他事业心强、魄力大,决定在全国建立三大文科教材出版中心,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这对于文科教材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武汉大学出版社承担了全国经济、财经、法律成人教育教材的出版,不仅满足了当时成人自考的需要,而且使武大出版社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为武汉大学出版社成为全国先进出版社奠定了物质基础。

啸风同志给我来信,称我为“刘道或刘公”,而落款是“知名不具”。啸风同志年长于我,学高于我,所以我总是称他为“学长”或“季公”。由此可见,我们彼此肝胆相照,是亲密无间的朋友。(www.chuimin.cn)

1994年3月8日,在朋友和校友的支持下,经过武汉市人民银行和市教委的批准,正式创建了武汉路石教育改革基金会。1994年3月23日,我在给啸风的信中写道:“我成立这个基金会,是我对教育改革的钟情,是我参与意识的反映,也是我十多年教育改革生涯的继续。改革的路是艰难而又漫长的,我有思想准备,也会知难而进。我愿作为教育改革的铺路石。在今后的活动中,您及其他朋友们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卫道治受我之托,欲请您担任本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职责谅卫已告)。如蒙应允,请赐复,随后寄上聘书。请向周一良、孟明义先生一并问候!”

周一良是教育部办公厅的主任,孟明义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教室主任,他们与啸风都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的委员,我们都是知心的朋友。只要我出差到北京,我们四人肯定是要聚会的,谈得最多的是教育改革问题。1994年5月4日,借庆祝五四运动75周年之际,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基金会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师大顾明远先生也是学术委员会的委员。我们认真地讨论了基金会开展活动的计划,重点是研究、宣传和实践教育改革,奖励教育改革者和有重大创新的教育改革研究成果。

2000年1月20日,我收到啸风的信,他在信中表达了对我国教育的关切和忧虑。他写道:“中国在腾飞,社会在进步,这是铁的事实。但许多落后、腐败现象,乃源于人的素质问题。而要从战略的高度,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我认为最重要的措施在于教育。张骞在他所办的南通师范学校中,留下一份题词:‘何以救贫?何以救弱?何以救愚?教育,教育!’抗战前一年,我进入该校,对此名言,深为崇敬,将终生不忘!”他继续写道:“目前,中国教育尚没有提高到‘兴国之本’的战略高度。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年代,许多地方连教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现在人才外流,学术梯队青黄不接,都不是小事,光靠喊口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他的这些看法都是很深刻的。

在我与啸风交往的20多年中,我深为他忠诚教育的赤忱之心所感染,今天我之所以仍然在追求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与他的鼓舞与支持分不开的。可是,在啸风病重和逝世时,我竟然毫不知情,以至于我未能对诤友的不幸逝世表示悼念,这是我最大的遗憾!借写这篇短文之机,以表达对这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和铮铮铁骨的挚友深切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