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珞珈野火集:贺国庆学生希望与我交流教育改革问题

珞珈野火集:贺国庆学生希望与我交流教育改革问题

【摘要】:有一天,在基金会邮箱里收到了一个叫贺国庆的学生的邮件。贺国庆反复表达了一个愿望,他希望带着他写的有关教育改革的文稿到武汉见我,与我交流对当前教育存在问题的看法。考虑到他是一名学生,怕他耽误学习,所以我一直没有同意他前来武汉见面。可是,贺国庆是一个很执着的学生,他不断地提出要来武汉与我见面的要求。我不能让他失望,同意他于11月25日(星期六)到武汉来见面。

有一天,在基金会邮箱里收到了一个叫贺国庆的学生的邮件。他说他读过我的自传《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随后他写了一本书稿,叫作《为了明天的事业——写给一个人的书》。他十分关注我的基金会,从网上申请成为基金会会员,交纳了325元的会费。作为一位学生来说,他的这种举动是非常可贵的,我也十分感谢他对基金会的支持。

贺国庆反复表达了一个愿望,他希望带着他写的有关教育改革的文稿到武汉见我,与我交流对当前教育存在问题的看法。考虑到他是一名学生,怕他耽误学习,所以我一直没有同意他前来武汉见面。可是,贺国庆是一个很执着的学生,他不断地提出要来武汉与我见面的要求。我不能让他失望,同意他于11月25日(星期六)到武汉来见面。他就读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位于河北省保定,他于当日下午2时到达武汉。我们基金会的黎亮与他约定在武大小观园休闲茶座会面。由于他尚没有吃午饭,所以我们给他点了一份快餐,他一边吃我们一边交谈。

我对他说,由于谈话时间的限制,希望他言简意明地谈谈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如果有书面材料就不必重复了,请把资料留下给我们。从他的谈话中我归纳出四个问题:1.他已经写了一份关于改革应试教育和实施理想教育的方案,他把这个方案称作“101计划”,希望我对他的计划提出修改意见;2.他希望联络一些知名学者(如钱学森等)具名把这份计划上报给温家宝总理;3.他希望以此计划申请香港李嘉诚教育基金会的资助,期望能够得到几千万元的研究与实验经费;4.他希望寻找或建立一个基地来实施他的计划。

小贺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列举了当前大学教育的种种问题,如大多数人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学习任务边缘化,学生心灵空虚,教学效果低下,学不到真本事,教学方法僵化……对于他关心教育改革的热情,我表示了赞扬;对他所列举大学中的问题,我也表示了认同。

作为一个大学生,为什么贺国庆对旧的教育制度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呢?这是因为他有着与大多数学生不同的经历。他经历了三次高考和三次高中复读,曾经先后上过两次大学,有过近一年的逃亡、流浪、收容、劳教的经历。其实,他并不是智商低,相反他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口才很好、写作能力也比较强,只是他不适应应试教育制度而已。这也是许多有个性、有创造性学生的共同特点,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他们大都被埋没了。(www.chuimin.cn)

至于他提出的“实施理想教育的建议计划”,我觉得太空泛了一些,无论是呈报上级领导或是申请李嘉诚教育基金,获得支持的可能性很小,特别是要实践这个计划,更是困难的。但是,我对他说:“如果你有兴趣,我支持你继续研究,你也可以继续尝试你想做的有意义的事。”

最后,我建议道:“鉴于你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又有许多教育资料的积累,如果自己愿意的话,可以在大学毕业以后报考教育学研究生。兴趣决定一个的命运。要成为一名教育家,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有深厚的哲学功底,特别是对西方哲学的深入了解;二是要参与教育实践,特别是教育改革的实践,从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理论;三是对旧的教育要有切肤之痛的认识,要有迫切改革的愿望,要有追求卓越的远大理想。”

我们的谈话已有两个半小时了。夜幕已经降临,天下着蒙蒙的小雨,我建议结束这次对话。告别时我说:“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我们还可以通过信件或电子邮件继续讨论。”

贺国庆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太打扰您了,能够当面接受您的指教,的确受益匪浅。对于您的教诲,我当牢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