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镐是有才华的,他的中篇小说《襄河一片月》获得过武汉市芳草文学奖,中篇小说《这里真有过风流》获得武汉大学文学创作成果一等奖。这次送来的反映海峡两岸亲情、友情、爱情的长篇小说《红肚兜》书稿,洋洋洒洒,纵横捭阖,近40万字,更是元镐将近40年文学创作经验积累的成果,是他关注海峡两岸关系、思索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心血结晶。这既是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的期盼,也是《红肚兜》这部小说的主题追求。......
2023-11-23
教育与文化息息相关。从广义上看,教育属于大文化范畴,而校园文化则是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之一,是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所谓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余的文体活动、文学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文化。我国历来有“见物不见人”的偏向,即重视学校的硬件条件而忽视软件条件,认为硬件看得见、摸得着,是物质性能够起作用的东西,误以为软件是虚无缥缈的,似乎无足轻重。有鉴于此,我就特别强调校园文化的建设,它是文化力在办学中的表现。从本质上说,文化的价值在于推陈出新,如《礼记·大学》的名句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此,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创造,这也是我强调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之所在。
英国牛津大学前校长科林·卢卡斯曾深刻地指出:“大学可以成为创新的发动机。”在谈到中西教育差别时,他指出:“提出挑战性的质疑,恰恰是聪明的中国学生所欠缺的。”大学要成为创新的发动机,需要创新校园文化环境的滋养,需要培育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也介绍了他们的经验,他说:“哈佛大学给予学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的公共发展空间。”而且,他自问自答地说:“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产生最好的研究和教育?在哈佛,创新的空间随处可见。”他所指的空间,就是校园文化环境,是充满创新气息的大学精神。
我们不无遗憾地说,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够称为“创新的发动机”。目前,我国在几乎所有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设立的单项大奖仍然是零纪录,如菲尔兹奖(数学)、图灵奖(计算机)、沃尔夫奖(物理、化学)、爱因斯坦奖(物理)、推维茨奖(医学)、维特勒森奖(地质学)、泰勒奖(环境生态学)、普利策奖(新闻)、格莱美奖(音乐、美术),等等。这绝非疏忽或是不公,而是我国学术界创造性缺失的表现。
对于中国人缺失创造力的问题,国际各界早有尖锐的评价,只是我们充耳不闻罢了。例如,委内瑞拉驻新加坡大使阿尔弗雷多·托罗·阿迪评论说:“中国人的思维受铁的纪律和条条框框的束缚,丧失了自己飞翔的能力。这样一个社会,似乎更适合在明确的指令下繁荣,精英负责思考,其他人负责追随,而不利于鼓励个人的创造力。”他进一步分析说:“在这样的模式下,中国永远不能产生像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的人物。”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缺失评判精神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是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影响很深,许多人无形中接受了“和为贵”和“求同存异”的传统思想。其次,不少人读书蜻蜓点水,不求甚解,也提不出新的见解。再次,中国人思维的特点之一是同向思维,也就是趋同思维,他们信奉“附和哲学”。从创造学上说,没有异见,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www.chuimin.cn)
创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使大学成为“创新的发动机”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怎样营造创新校园文化呢?首先,在大学开设创造学方面的系列课程。自20世纪30年代,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美国诞生,可是,创造学于20世纪80年代初才传入我国,而且由于传统思想的阻挠,在实施创造教育方面困难重重。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人数仅有2%,而成功的不到1%,与美国大学生20%~23%的创业率相比,差距实在太大。
其次,普遍开展多学科的讨论会,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武汉大学的学生社团多得像雨后春笋,其中,有一个叫“快乐学院”的社团,是那时武大创新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这个社团实际上是一个多学科讨论会,参与的学生也是一批富有创造力的人。他们每次聚集都带来新见解,又随时准备批驳别人的观点。他们的宗旨是,为了不一致才走到一起,以获得新知为最大的快乐。我是这个“快乐学院”的顾问,他们经常一人主讲,其他人群起攻之,使主讲人下不了台。但是,他们彼此没有隔阂。
第三,设立创新奖,激励每一个创新者。创新奖应面向学校每一个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因为在营造创新校园文化方面永远没有旁观者。美国管理学家米切尔·拉伯夫曾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管理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奖励,因为奖励是对创新的认同、肯定和支持。
(本文发表于2014年10月12日《齐鲁晚报》文化人专版)
有关珞珈野火集的文章
元镐是有才华的,他的中篇小说《襄河一片月》获得过武汉市芳草文学奖,中篇小说《这里真有过风流》获得武汉大学文学创作成果一等奖。这次送来的反映海峡两岸亲情、友情、爱情的长篇小说《红肚兜》书稿,洋洋洒洒,纵横捭阖,近40万字,更是元镐将近40年文学创作经验积累的成果,是他关注海峡两岸关系、思索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心血结晶。这既是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的期盼,也是《红肚兜》这部小说的主题追求。......
2023-11-23
我想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句名:“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正是他做学问的成功之道。正是由于我怀有这个想法,所以当学校拟任命他为研究生院副院长时,我明确向他表示不太赞成他出任这个职务。......
2023-11-23
近10年以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力求从整体上来破解钱学森之问。因此,必须完全抛弃“三中心”的教学模式,代之以SSR创造教学模式。此外,还有211工程大学112所,985工程大学39所,它们完全是由教育部指定的,而不是平等竞争产生的。在进入新的一年之时,教育部门又喊出了打响教育改革攻坚战的口号,这并不是第一次提出类似的口号。......
2023-11-23
为了写这篇序言,我认真阅读了《师恩浩瀚》书稿的内容简介、前言、后记和部分篇章,特别是有关武汉大学的第五篇。在我浏览了炳延先生的《师恩浩瀚》书稿以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是一位感情丰富和知恩图报的人,这一点贯串在书的始终。读《师恩浩瀚》有感,特写了以上一段文字。......
2023-11-23
近日,我收到从广州寄来的一个快件,是《高教探索》杂志编辑部刘第红先生的一本儿童文学作品,书名叫《穿裙子的云》。想象力是人与生俱有的,特别是在少年儿童时代,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这就是人们所说天真烂漫的童年。为此,我特推荐中小学的教师、学生和家长们读一读《穿裙子的云》这本书,对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有裨益!......
2023-11-23
中国大学暴露出来的学术腐败,仅仅是冰山一角,相对于整体来说,涉嫌学术腐败的人虽然是少数,但他们的危害性是极大的,影响是深远的。发生在中国大学的学术腐败,已经严重玷污了中国大学的形象,污染了这片圣洁的土壤。吉林大学邓正来等40个大学和研究所的109个教授发表了公开信,呼吁大力遏制学术腐败。......
2023-11-23
中央电视台和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联合拍制“老故事”系列片,第一个选择的就是武汉,准备拍摄十集《百年武汉》。《百年武汉》涉及面很广,从武汉开阜到洋务运动,从经济到文化教育等。摄制基地是在汉口百步亭,他们考虑到天雨气温低,为不让我舟车劳累,意欲借用武汉大学摄制中心进行采访。同时,文化又是楚文化的中心地带,几千年楚文化的精髓,对于武汉地区文化教育有重要的影响。......
2023-11-23
读书与健康的内在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同样的,读书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益智健脑,化解烦恼,净化灵魂,使人的身心更健康。对此我有深切的体会,从读书中获得了极大的益处。他的精神令人敬佩,是所有后生们学习的楷模!......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