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张尧庭教授进入武汉的不为人知之事

张尧庭教授进入武汉的不为人知之事

【摘要】:那个时代城市户口控制得十分紧,张尧庭一家4口人进武汉市,可想而知困难是很大的。我于1978年底辞去了国家教育部担任的职务,回校后又被任命为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管党政的常务工作。在张尧庭教授周年祭之际,回忆上面这桩逸事,主要目的是表示对他的怀念。

为了纪念张尧庭教授逝世一周年,由武汉大学数学统计学院发起,2008年6月21日至22日,“统计学的进展与应用——纪念张尧庭教授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张尧庭教授的学生、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吴黎明打电话并专门到家里邀请我参加会议,我欣然接受了邀请。21日(星期六)我与武汉大学前党委副书记黄训腾准时到会,与会的代表近百人,有20多位代表来自国外,其中大多都是张尧庭教授的学生。

张尧庭教授于195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助教,1962年晋升为讲师,并担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他是北大著名数理统计学教授许宝禄的学生和助手,在数理统计研究方面颇具才华。可是,在1957年那场反右斗争中,他被划为右派分子。可想而知,在之后的日子里,他的处境是十分艰难的,学术研究被迫中断。1976年10月,他被下放到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的水电部第八工程局子弟学校任教,显然是不得已而为之。

那么,张尧庭教授是怎样到武汉大学的呢?这正是本文所要披露的一桩鲜为人知的逸事。1977年至1978年,我任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等教育司司长,时逢拨乱反正的重要时期,工作千头万绪,真是百废待兴。大概是1977年底,我收到一封来自贵州遵义的群众来信,署名张尧庭。信中主要叙述了他的老师许宝禄的学术成就,鉴于先生已于1970年去世,学术上青黄不接,为了许宝禄先生的学术不致中断,他建议应当整理和编撰许宝禄先生文集。

我虽然不懂数学,但却知道许宝禄先生是与华罗庚齐名的著名数学家。我一方面把信转给了北京大学,请他们认真研究处理。同时,惜才之心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从本位思想出发,我立刻写信给武汉党委书记纪辉同志,希望他把张尧庭调到武汉大学,以加强武大本来就薄弱的概率统计学的力量。纪辉书记是一位十分开明的党的领导工作者,作风清正廉明密切联系群众,十分爱惜和保护人才。他表示完全赞成我的建议,并立即转告时任数学系总支书记的黄训腾,要他抓紧办理。黄训腾同志也是一位爱才者,他工作踏实认真,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就把张尧庭同志从贵州山沟调入武汉大学,真可谓特事特办。那个时代城市户口控制得十分紧,张尧庭一家4口人进武汉市,可想而知困难是很大的。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多亏了纪辉书记,没有他在省政府的疏导,张尧庭同志调入武大是不可能的。

我于1978年底辞去了国家教育部担任的职务,回校后又被任命为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管党政的常务工作。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高等学校的职称评定停止了十多年,1980年恢复职称评定工作后,1980年我们率先破格晋升张尧庭为教授,后他又被评选为博士生导师。为了加强概率统计学的教学与研究,我们成立统计学系,张尧庭担任首任系主任,后来他又担任了管理学院的院长。(www.chuimin.cn)

张尧庭教授在武汉大学工作了16年,不仅是他个人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时期,而且他对武汉大学概率统计学的教学与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他的研究方向广泛地涉及交通石油气象海洋等方面,曾经接受许多应用部门的研究任务,完成了许多重大的应用研究课题,开辟了数理统计应用的新方向。由于张尧庭教授出生于上海,所以他“叶落归根”,于1994年3月又调到上海财经大学,并在多所大学兼职,继续在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方面孜孜以求地进行研究,成果丰硕。

2007年6月30日,我突然被告知,张尧庭教授于6月29日因病在上海逝世。对他过早的逝世,我感到无比悲痛,我和黄训腾同志发去了唁电,并委托上海财经大学为我们备置了花圈,以表示对他的悼念。

在张尧庭教授周年祭之际,回忆上面这桩逸事,主要目的是表示对他的怀念。同时,我要特别提到纪辉书记,他是调张尧庭同志到武汉大学的决策者,没有他开明的思想和魄力,兴许不能成就张尧庭教授在学术上的重大成就。可惜,当张尧庭破格晋升为教授后不久,纪辉书记就病故了,享年63岁。纪辉书记离开我们已经28年了,我借此机会对他表示深深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