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南分校举行成功素质教育座谈会

中南分校举行成功素质教育座谈会

【摘要】:应当说,这是一个高规格的座谈会,表明各校对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视。素质教育本是一个中性词汇,并没有表明素质的指向。提出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是重要的,但一个理念是否正确,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因此,我希望由中南分校发起成立湖北省暨武汉市成功素质教育学研究会,使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实践与学术研究相互促进。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是挂名在武汉科技大学的一所民办大学,成立于1997年,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了。该校自认为在开展成功素质教育方面颇有特色,准备召开一次小规模的汇报会,以便听取有关专家的建议。

王元璋教授从我校经济管理学院退休后,在中南分校担任常务副校长,他代表该校校长多次打电话邀请我参加这个会议,我没有答应。后来他又几次登门拜访,亲自送来请柬。我为他的盛情所感动,同意参加这次会议。17日清晨,王元璋教授亲自来接,天下着小雨,汽车行驶了45分钟后到达学校。该校位于江夏区的梅楠山,三面被汤逊湖环绕,景色十分宜人。学校占地1200亩,已经建筑了40万平方米的校舍,投资10多亿人民币,在校学生15000多人,在武汉地区的民办大学中是比较好的一所大学。

除我以外,应邀参加会议的还有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杨叔子院士及现任校长李培根院士,武汉大学现任党委书记顾海良,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前校长周大仁,武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刘华才,湖北省前教委副主任袁继风,以及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领导人。应当说,这是一个高规格的座谈会,表明各校对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视。

会议由该校党委书记方思明主持,然后该校校长赵作斌做《成功素质教育汇报》的主题发言,共讲了一个小时,汇报分为两个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汇报中提出了不少新的概念,如成功定律、成功要素定律、成功要素决定律、目标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实践模式、学生工作模式,等等。

从10点钟开始,主持人要求对汇报进行讨论。首先,李培根院士发言,他肯定了该校成功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但是希望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口号或是概念,重要的是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善,不断地前进。

我接着李培根校长的发言也做了即席讲话,代表了我对该校成功素质教育的看法和我的某些观点。我的发言大意如下:

其实,成功教育并不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迄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美国成功教育学家戴尔·卡内基是首创人,由卡内基和他的妻子、妹妹以及门徒撰写的《成功之路》丛书,已被翻译成为各种文字,是继《圣经》之后发行量最大和阅读最广泛的一套书。这说明人人都希望成功,都需要学习和掌握成功的技巧。中南分校是一所新建的民办大学,与许多老大学相比,能够探索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提出的某些教育理念和实践做法也是可行的。(www.chuimin.cn)

教育、素质教育、成功素质教育是教育学中的几个术语。素质教育本是一个中性词汇,并没有表明素质的指向。对于素质教育的提法,我与国内教育界的顾明远等同人曾经讨论过,我们本不同意素质教育的提法,认为这是“画蛇添足”,可能这是中国的特色。教育的本来意思就是启蒙,是除掉愚昧,开启智慧与文明,也就是赋予人高尚的素质。但是,由于我国以考试和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搞得太过分了,所以我们也同意提素质教育,以便矫枉必过正。

成功素质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同之处在于,它已不是一个中性的词汇,具有明确的指向,是一个正向的词汇,具有积极的含义,是创业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素质。也就是说,成功素质教育比素质教育更进了一步,这是值得称道的。提出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是重要的,但一个理念是否正确,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因此,我建议该校要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规律,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直至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有效的、有可操作性的成功素质教育方案。为此,我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希望以成功素质为主线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在改革课程体系上下功夫。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都是以知识为主,这是20世纪50年代初学习苏联专业化教育造成的后果。在20世纪80年代初,武汉大学第一步的改革重点是教学制度,创建了一系列新型教学制度,前后共花了8年时间。我计划第二个阶段的改革重点就是课程体系,也准备花8年时间。可惜,由于我被免职,这个计划没有能够实现,至今也没有看到哪个大学在从事这方面的改革。成功素质教育必须通过新的课程来实施,旧的课程设置不改革,很难落实成功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如果没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没有敢于冲破禁区的勇气,那是不可能在实施成功素质教育方面获得突破的。

第二,现在国际上的成功教育研究机构有1900多个,我国似乎还是空白点。因此,我希望由中南分校发起成立湖北省暨武汉市成功素质教育学研究会,使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实践与学术研究相互促进。

第三,把创造教育与成功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创造是成功的基础,没有创造怎样能够获得成功呢?因此,创造与成功是因果关系,创造性的能力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离开了创造性何以谈得上成功的素质呢?

最后,我赠送两句话给该贵校,愿与各位同人互勉。这两句话是:知因果而真知,因创造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