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编乡情丨八桂自然保护地建设

新编乡情丨八桂自然保护地建设

【摘要】:自然保护地总面积为220多万公顷,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9.3%。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接处的西林县和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面积20 924.4公顷。雅长兰科植物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以兰科植物命名并以其为重点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贺州市八步区,面积3 78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鳄蜥及其栖息地。2016年,资源银竹老山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自然保护地概况

广西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不乏世界古老珍稀种类。为了在一定范围内恢复或保护自然环境,让这些动植物、森林生态得以保存延续,广西从1961年起至2019年底,已先后建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地224处,其中自然保护区78处(包括国家级23处、自治区级46处、市县级9处)、森林公园57处(国家级23处、自治区级34处),湿地公园24处(均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3处(国家级3处、自治区级30处),地质公园24处(世界级1处、国家级11处、自治区级12处),海洋公园2处(均为国家级),石漠公园2处(均为国家级),世界自然遗产地2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为220多万公顷,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9.3%。

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合浦县东南,面积8 000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7 200公顷,是全国连片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天然红树林分布区。红树林的经济价值很高。红树林林区又是各种海鸟觅食栖息繁育的场所,是南移北迁候鸟的停歇天堂。

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龙州、宁明两县境内,面积10 080公顷,主要保护北热带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以及白头叶猴、黑叶猴、黑冠长臂猿等珍稀动物和望天树、苏铁属植物、山茶科金花茶组植物、蚬木、金丝李、紫荆木等珍稀植物,还有龙血树等药用植物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面积24 907.3公顷,山上森林茂密,常绿阔叶林保存量居广西各山首位。植物种类有2 300多种,如有国家保护植物银杉、桫椤等,有各种生物、动物资源1 220多种,如有国家保护动物鳄蜥、红腹角雉、娃娃鱼等,还有灵香草、甜茶,以及众多杜鹃花。

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龙胜、临桂两县区境内,面积17 4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国家珍稀树种,如银杉、鹅掌楸等。此外,保护区内还有很多珍禽异兽,如红腹角雉、锦鸡、青猴(熊猴)、黑熊等。

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防城港市防城区内,面积9 195公顷,是世界上唯一的金花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特有珍稀植物金花茶(约41万株)以及森林生态系统。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上林、武鸣、宾阳及马山等县交界处,面积16 994公顷,主要保护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林和自然景观。有植物1 700多种,珍稀动物40多种,山中可观日出、云海,偶见“佛光”,严冬可欣赏到山雪冰挂的南国奇观,人称“广西庐山”。

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资源与兴安、龙胜之间,面积17 008.5公顷,主要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林和栖息于此的野生动物,其中,有野生植物2 120多种,如红豆杉、铁杉林、银杏等;野生动物310多种,如云豹、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金钱豹等。有众多的杜鹃花,有“二战”时美军飞机失事点纪念碑人文景观。猫儿山还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

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上思县和防城区、钦州市交界,面积5.8万公顷,分布有完整的原始状态的亚热带雨林。植物多达2 233种,有金花茶、罗汉松、狭叶坡垒、紫荆木等珍贵树种;动物396种,其中有猿猴、黑颈长雉,海南虎斑鸠等珍稀动物。

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面积3 000公顷,主要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

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之间,面积8 969公顷,主要保护亚热带石灰岩常绿阔叶林混交林生态系统。

营盘—英罗港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合浦县东南,面积35 000公顷,主要保护儒艮及海洋生态系统。

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灌阳县,面积12 231公顷,主要保护水源涵养林及野生动植物。

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田林县、凌云县之间,面积18 994公顷,主要保护季风常绿阔叶林。

九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融水、罗城、环江之间,面积25 212.8公顷,主要保护水源涵养林。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20多种,如南方红豆杉、伯乐树、合柱金莲木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9种,其中有鼋、金钱豹、林麝、穿山甲、蟒蛇、熊猴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接处的西林县和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面积20 924.4公顷。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长尾雉、金雕、云豹和林麝4种,其中黑颈长尾雉在全球的种群数为1 500~3 500只,广西全区拥有种群数为500只,保护区内拥有200多只。此外,保护区还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苏铁属(贵州苏铁、隆林苏铁)、伯乐树等。(www.chuimin.cn)

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乐业县,面积22 062公顷,主要保护兰科植物及其生态系统。该保护区发现兰科植物140多种,其中,带叶兜兰、莎叶兰和大香荚兰野生居群数量之大、密度之高,在全世界都极其罕见。雅长兰科植物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以兰科植物命名并以其为重点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初建立,地处广西崇左市境内,保护区由间断分布的4片石山区组成,即扶绥县的岜盆片、扶绥和江州交界区域的大陵片、江州区的驮逐片和江州区的板利片,总面积为25 57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白头叶猴、黑叶猴等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喀斯特石山森林生态系统。

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贺州市八步区,面积3 78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鳄蜥及其栖息地。

2013年,靖西邦亮、大新恩城、融水元宝山、昭平七冲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6年,资源银竹老山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邦亮东部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位于靖西市,与越南交界,面积6 43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东部黑冠长臂猿(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极度濒危物种)以及北热带岩溶山地季雨林生态系统。

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新县,面积25 81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及其生境和北热带石灰岩季雨林。

元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4 220.7公顷,保护对象有森林植物资源、水资源及其珍稀树种。有高等植物303科、1 232属、3 332种,种类仅次于云南西双版纳。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22种,其中属于一级保护的有元宝山冷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合柱金莲木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9种,如鼋、林麝、金钱豹、蟒蛇、熊猴等。

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平县,保护区北连南岭山地,西接大瑶山,是南岭和大瑶山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连接的枢纽、交流的通道。保护区总面积1.433 6万公顷。该保护区内植物具有起源古老、种类丰富、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多、原始植被保存完好等特点。经初步统计,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伯乐树,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蜂猴、林麝、“活化石”鳄蜥等。

银竹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资源县雪峰山脉金紫山余脉,总面积4 341.2公顷,早在1982年获批建立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孑遗植物资源冷杉这一特定物种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多种、二级重点保护物种20多种。

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有弄拉自然保护区(马山,保护南亚热带岩溶森林生态系统)、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武鸣,保护苏铁、林麝等珍稀动植物)、龙虎山自然保护区(隆安,保护猕猴、珍贵药用植物及自然景观)、龙山自然保护区(上林,保护常绿阔叶从和典型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泗涧山大鲵自然保护区(融水,保护大鲵及其生境)、青狮潭水源林自然保护区(灵川,保护水库水源林)、海洋山自然保护区(灵川、恭城、灌阳、阳朔全州、兴安,保护水源涵养林)、架桥岭水源林自然保护区(永福、荔浦、阳朔,保护水源涵养林)、五福宝顶自然保护区(全州,保护水源涵养林)、寿城自然保护区(永福、临桂,保护水源涵养林)、建新鸟类自然保护区(龙胜,保护迁徙候鸟)、银山殿自然保护区(恭城,保护水源涵养林及野生动植物)、古修自然保护区(蒙山,保护野生动植物)、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北海,保护各种候鸟、旅鸟)、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钦州,保护红树林系统)、大平山自然保护区(桂平,保护水源林、桫椤及鳄蜥)、那林自然保护区(博白,保护野生动植物及生境)、天堂山自然保护区(容县,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及水源涵养林)、大容山自然保护区(玉州区、北流市、兴业县,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及水源涵养林)、滑水冲自然保护区(贺州,保护水源林及野生动物)、姑婆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贺州,保护水源涵养林)、西岭山自然保护区(富川,保护水源涵养林及野生动植物)、三匹虎自然保护区(南丹、天峨,保护水源涵养林及珍稀动植物)、龙滩自然保护区(天峨,保护猕猴及水源涵养林)、大王岭自然保护区(百色,保护水源涵养林)、黄莲山—兴旺自然保护区(德保,保护水源涵养林)、底定自然保护区(靖西,保护水源涵养林及野生动植物)、老虎跳自然保护区(那坡,保护水源涵养林及野生动植物)、泗水河自然保护区(凌云,保护水源涵养林)、王子山雉类自然保护区(西林,保护雉类及其栖息地、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那佐苏铁自然保护区(西林,保护水源涵养林及野生动植物)、大哄豹自然保护区(隆林,保护岩溶森林系统及黑叶猴等珍稀动特)、洞穴鱼类自然保护区(凌云,保护珍稀洞穴水生物及水域生态系统)、红水河来宾河段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来宾,保护珍稀鱼类及栖息地、产卵场)、金秀老山自然保护区(金秀,保护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左江佛耳丽蚌自然保护区(江州区、龙州县,保护佛耳丽蚌等淡水贝类及栖息地)、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扶绥、江州区、隆安、大新,保护水源涵养林)、下雷自然保护区(大新,保护水源涵养林及猕猴)。

2.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开发的几点建议

1)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保护区周边群众的保护意识,坚决打击盗伐林木、捕猎收购野生动物的不法行为,严厉惩罚犯罪分子。

2)在加强建设管理现有的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一方面,整合已有的自然保护区,提高自然保护区的档次或级别;另一方面,新建一批森林生态、野生生物、湿地生态、地质遗迹古生物遗迹等各种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扩大自然保护区的总数和保护面积。

3)依靠科技,加强攻关,对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人工科学的饲养繁殖,甚至商业化养殖,避免珍稀种类灭绝,有利于保护动物资源,满足人们的需求;对古老珍稀的奇花名树,要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严加保护;对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要通过依靠科技,变野生为人工栽培,并加大人工栽培的力度,扩大其面积和产量,发展地方经济。

4)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珍稀物种多样,自然景观奇特。因此,以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合理开发各种特色旅游项目,如观赏野生动植物、森林科考、江河漂流、登高探险、地貌奇观探秘、保健疗养等,以开发促保护,用保护带动合理开发,达到既能保护生物资源,又能利用这种优势资源为人类服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