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进攻配合南下大军解放桂北阳雄飞1947年7月,桂北地下党根据中共广西省工委横县会议的决议,在灵川、全县、灌阳三县发动武装起义,揭开了桂北敌后游击战争的序幕。桂北地工委和桂北总队按照李殷丹同志的指示,组建了路东、路西两支队,相对集中使用兵力,向湘桂铁路东西两侧大举出击,最后配合南下野战军完成了解放桂北的光荣任务。根据总队的布置,各部队积极主动地互相配合,向敌人出击。......
2024-03-31
侗族是广西的原住民族,自称金。源于古代百越的骆越支系。历史上与壮族、仫佬族、毛南族、水族及布依族等有同源关系。魏晋唐宋时期,称“僚”。因“僚人”居住的地方多山岭、溪流,田地是山间的垌场,故史籍依地形称“溪峒”“溪垌”,居住在“溪峒”中的僚人称“峒僚”“峒蛮”“峒苗”“峒人”“峒丁”等。当然,冠上这些称呼的人除了侗族先民外,还包括壮、仫佬、毛南、水及布依等族的先民。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泛称的含义逐渐变化,至清代,“峒”“垌”“洞人”变成了侗族的专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称为侗族。
2007年年末,广西侗族有33.73万人,占全国侗族的16%,占广西总人口的0.67%。他们主要聚居在桂北的山区,其中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侗族人口最集中,占广西侗族人口的绝大多数。只有少数分散于融安、罗城等地,与壮、瑶、苗、仫佬、毛南等民族杂居。
侗族分布的桂北山区,土山、土岭多,气候条件十分适合植物的生长。三江侗族自治县,山林资源丰富,历来以盛产杉木、竹子、茶油、桐油而闻名,是广西杉木、毛竹、茶油、桐油四大商品生产基地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期间,每年都向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林产物资,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幸福做出了贡献。侗族分布较多的龙胜也是广西重要的木材基地和茶油、桐油生产基地。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安、寨怀等侗族聚居区,山林资源也很丰富。总之,侗族与竹木林结下了不解之缘,竹木林也成了侗族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财富之源,正如民间谚语所言:“栽杉种桐,永世不穷。”“家有千竿竹,全家衣食足。”“家有千蔸漆,不愁穿和吃。”如今,侗族人民继续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扩大林业生产,保护林业资源,“两年杂粮三年桐,七年茶果满山红,八年翠竹遍山岭,十年杉木郁郁葱葱”,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即侗语,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方言,各分三种土语。广西侗族讲南部方言,其中,龙胜、三江独峒的侗语属第一土语,三江和里的侗语属第二土语,融水的侗语属第三土语。因有的侗族和汉、苗、水、壮、瑶等民族杂居,故他们除兼通汉语外,还懂其他民族的语言。侗族以前一般用汉文作为书面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国家批准了以侗族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贵州省榕江县车江侗话为标准音,全部采用拉丁字母的《侗文方案(草案)》试验推行。
侗乡鼓楼和风雨桥是体现侗族人民高超建筑艺术的杰作。鼓楼是侗家独特的,不用一钉一铆的全木结构建筑,是侗族村寨集会、议事、娱乐的公共场所,是侗寨的标志。因楼中悬有大鼓,故称鼓楼。一般一个村寨有一个,大的村寨有数个,多建在村寨的中心。鼓楼有宝塔式、亭阁式、宫殿式、干栏式等,底层为四方形,楼顶面有四面形、六面形,层层叠上,有三层、五层、七层、九层不等。其中闻名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马胖鼓楼属塔式鼓楼,分九层,高15米,宽10多米,气势宏伟庄严。层层叠叠的飞檐翘瓴,各种吉祥饰物和民族图案,庄严中又透着一种朴素的美。鼓楼全部采用接榫结构,在大中柱子上凿通洞眼,用榫头衔接,长短木条斜穿直插,严密坚固,至今仍具有较高的建筑科学研究价值。现被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三江侗族自治县城新建造的颐和鼓楼,蔚为壮观。
风雨桥又称永济桥,是在河溪上建造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长廊式木桥,供人们避风雨、娱乐、休息。其长度视河面宽度而定,一般宽3~5米。风雨桥在侗乡随处可见,仅三江林溪、八江、独峒3个乡就有100座以上,最负盛名的当数林溪乡的程阳风雨桥。此桥是由程阳、马安等村寨的50位侗族老人于1916年领头民间捐资,侗家工匠石含章、吴金千等人设计,历时十多年才建成的。桥长77.76米,四孔五墩,宽3.8米,高11.52米,集桥、廊、亭三者于一体。桥墩由大块青石砌成六柱体;墩上是连排的大杉木,上面铺木板为桥面;桥面上立柱建成五个楼亭,其中最中央的属四层六角塔形楼亭,次中央的属四角塔形楼亭,旁边的属四角宫殿式楼亭,楼亭翘角刷成白色,顶端有葫芦串成尖顶,十分醒目,楼亭用长廊连接;桥面两边装栏杆设座位,方便行人歇脚乘凉。和鼓楼一样,桥身全部用杉木凿榫衔接,大小木条斜穿直套,纵横交错,互相依赖,紧密牢固。这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件完整而优美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建筑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国家为此发行了程阳风雨桥邮票一枚,名人郭沫若也赋诗题字赞美,称其“竹木一身坚胜铁”,1982年被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此外,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岜团风雨桥,已有100多年历史,桥长50米,两台一墩,两孔三亭,人畜分道,主桥面行人,牛马另走一边,既卫生又安全,体现了侗家人自古注意卫生的文明风貌。此桥也已被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现在,一座长368米,宽16米,有7个楼亭的大型风雨桥屹立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城。
侗族是一个善歌善舞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常唱歌跳舞。其中“多耶”热烈欢快,极富民族情趣。“多耶”是一种集体歌舞,专在集合、迎宾或盛大节日中于鼓楼前表演。表演男女人数不限,各围成圆圈,男的用手相互攀肩,摇头顿足,又跳又唱;女的手拉手,按节拍抬腿,边唱边舞。一般先由女队唱三支歌,男队还三支歌。每三支为一套,每次唱数套甚至数十套,兴尽方散。女队采二声部合唱,男队一领众和,领唱者唱主要内容,和者重复唱末句或只唱衬词“耶哈耶”,男声雄浑,女声清脆悦耳,歌舞配合有序,协调整齐,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当“多耶”进入高潮时,兴奋的来宾、观众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唱跳行列,一同联欢,气氛热烈。
侗族村寨多建在河溪边,依山傍水,一般有一二百户,小者数十户,大者五六百户。房屋多是用杉木建造的木楼,二三层高。楼中有小木柱附挂在大木柱之外而不着地,或因地势原因,底层立高低不一的柱脚,形成吊脚楼。侗人着装喜以蓝色为主,“蓝衣侗”由此得名。男子多穿对襟短衣,大管便裤,头缠长巾。妇女冬春穿右衽衣,夏秋着对襟衣,多着裤,节日里穿百褶裙,系绑腿,着云鞋,喜戴各种银饰。(www.chuimin.cn)
“打油茶”是侗家人的特色小吃。把用茶油炒过的茶叶熬成滚茶水冲入放有爆米花、炒花生、炒黄豆或加上猪肝、粉肠等菜肴的碗中而成。油茶甘醇清香,侗家人常喝不厌,有客至,必以油茶款待。如今,侗家“打油茶”已进入区内外一些城市的饭店、宾馆,使海内外更多的朋友领略到这种与众不同的侗家传统风味。侗家人还喜欢酸食,素有“侗不离酸”之说。各家用酸坛腌泡的酸品种类繁多,有素有荤,如酸菜、酸笋、酸豆、酸萝卜、酸瓜、酸鱼、酸鸭、酸肉等。素酸品作为家常菜,必不可少;荤酸品香醇可口,是待客或馈赠的风味佳品。此外,上山劳动时,侗人有吃“竹筒饭”之俗,此饭色泽淡黄,味美芳香,能健脾胃、促消化,增进身体健康。侗家的节日有农历十一月初一过的冬节,又称侗年。这是喜庆丰收,祝福来年的节日。各家舂糯米糍粑,或杀鸡,或宰猪羊,拿出自酿米酒,还有腌制的禾花酸鱼,与亲朋好友同贺。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侗族的三月三芦笙节,大赛芦笙数天,人们才肯离去。青年男女通过“行歌坐夜”“月堆华”(共耕地)等方式建立联系,谈情说爱。相邻村寨之间还在正月初二进行“月也”(瑶族称打老庚,苗族称打同年,即集体做客),表演各种民俗节目,加强了解,增进友谊。
抢花炮是侗族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各地抢花炮的时间不尽相同。如龙胜县平等乡的侗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六;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在十月二十六,富禄在三月三,斗江在二月十五。其中,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镇三月三花炮节最有名。其时,三江侗族自治县各地、贵州和湖南两省邻近各县的侗、壮、苗、汉等民族数万人集中富禄镇,或参战或观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抢花炮一般在一个长约60米、宽约50米的空旷坪地进行。以村寨为单位组队报名,人数10~20人。点燃铁炮后,用彩色红线或红绸缠着的铁圈即花炮直冲天空。双方抢炮者快速出动抢夺,挤钻护拦,虚虚实实,先把铁圈放到指定位置方为胜。花炮分头炮、二炮、三炮抢,胜者依次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获得荣誉和奖励。抢花炮场面惊险、激烈、刺激,被外人誉为“东方的橄榄球”。现在“抢花炮”已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花炮,又称“抢花炮”或“中国式橄榄球”,是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运动。在1986年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花炮第一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花炮比赛中,双方需各有八名队员出场。与西方橄榄球运动类似,比赛开始时,抢得花炮一方快速向对方炮台区跑进,可用传递、掩护、假动作等战术多人配合,组织进攻。另一方可以采用拦截、阻挡、追赶、搂抱(合理部位)等方法抢到花炮或阻止持花炮运动员前进。全场比赛时间为40分钟,把花炮投入对方的篮内即得一分。得分多者为获胜队。玉林市兴业县大平镇新庄村有一年一度的花炮节,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六,是当地社公诞日。龙安镇也有花炮节,先舞狮,后放花炮。
侗族有敬老美德的传统,并世代传承至今。如,对老年人按辈分或品行特长来称呼,热心公益或舍己为人的老年男女分别称为“探娃公”“探娃杂”,擅长建桥或善于配芦笙曲调的老年男子分称“桑条公”“桑伦公”,巧织侗锦或能创作优秀民歌的老年妇女分称为“桑滩杂”“桑嘎杂”。在居家方面,老少同堂,让老人坐在明亮、温暖、舒适的位置;新谷成熟,新米饭要先端给老人尝新;宴饮时要先给老人夹菜斟酒;公共建筑建成,要恭请德高望重的老人“栽美”。对鳏寡老人给予关照,即便是外地迁来的,也一视同仁。
侗家人十分热心公益事业。大到村寨鼓楼、风雨桥,小到寨内青石板路、路边歇脚凉亭,侗人都乐意自愿献工献料、捐资出钱,建成各项工程。正如《程阳风雨桥序》所言:“深蒙各界仁人志士,善男信女,慷慨输将,解囊乐助,捐金献银,同修善念,舍木施工,共襄美举,集腋成裘……而今工程告竣,荡荡坦道,通达四处,巍巍楼阁,列竖江中。往来称便,远近讴歌……”这是侗人崇高精神风貌的体现。
有关新编八桂乡情的文章
积极进攻配合南下大军解放桂北阳雄飞1947年7月,桂北地下党根据中共广西省工委横县会议的决议,在灵川、全县、灌阳三县发动武装起义,揭开了桂北敌后游击战争的序幕。桂北地工委和桂北总队按照李殷丹同志的指示,组建了路东、路西两支队,相对集中使用兵力,向湘桂铁路东西两侧大举出击,最后配合南下野战军完成了解放桂北的光荣任务。根据总队的布置,各部队积极主动地互相配合,向敌人出击。......
2024-03-31
壮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因地制宜,按照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本民族文化为核心,构筑出独特的民族聚落景观。本书选取桂北地区壮族传统、侗族和瑶族村寨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桂北民族地区景观营建与文化保护的策略和路径。桂北地区瑶族传统村寨在龙胜、融水、恭城、金秀等地均有分布。本书主要选取龙胜红瑶聚落为例展开研究。......
2023-10-18
桂北游击队挺进兴、全、灌纪事傅一屏1947年7月,桂北武装起义领导小组决定,准备将灵川、全县、灌阳的起义部队集中到灌阳南部的海洋山区,建立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两个月的工作,北上分队在全、灌站稳了脚跟。北上分队为了迎接主力北上,派出杨庆祝、汪记雨两同志到灵川汇报全、灌工作情况,并由他们作向导。部队由桂北人民翻身队队长全昭毅同志率领北上。......
2024-03-31
阿塞拜疆:诗人与石油之国多年前,我看过一部杨紫琼主演的007电影《明日帝国》,讲的是各国为争夺石油而奇谋百出,故事发生在里海之滨的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全球几十家能源公司都在阿塞拜疆进行开采,通过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运往欧洲。多重文化遗产阿塞拜疆因石油和天然气而兴旺,如果就据此认为它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地方,那就错了。俄罗斯这些政策,导致阿塞拜疆一百年来的两次民族冲突。......
2024-01-22
师公戏,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也是广西流行最广泛的剧种之一。在桂中、桂南的乡村集镇,都有民间师公戏剧团活动的身影。师公戏源于傩祭古俗。这种反映生产、生活,表现人民勤劳智慧的师公戏,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在桂南民间盛行的“跳岭头”,也是师公戏的一种。早期的师公戏,“跳师”多是在民俗活动中表演。如今,师公戏已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新的形象从草坪走上了舞台,放出时代的异彩。......
2023-11-05
1899、1907年在此举行和平会议,海牙成为永久性国际法中心。而到了6月15日左右,海牙全市更热闹非凡,因为闻名的世界的荷兰音乐节和芭蕾舞节要在这里举办。因此,海牙被称为“欧洲最大、最美丽的村庄。”雄伟巍峨的和平宫是第一次大战后成立的国际常设法庭所在地,现在是联合国国际法院所在地。此外,还有国家人种博物馆、市立博物馆、皇宫画廊、大学城、国际鸟类公园、斯宾诺沙塑像及海滨的旅游度假胜地等等,都是该市的诱人之地。......
2023-08-16
华锐藏族民歌作为华锐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藏文字出现以前,就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并以唱词洗练、富有文学性、旋律优美动听而著称。拉伊,即情歌,在华锐藏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数量之多、流传之广不亚于酒曲。大量的华锐藏族民歌由于无人组织搜集整理和挖掘,面临自生自灭状态。......
2023-08-07
开化寺位于屿后村东南方向,与丰山村交界处的曲蹄浦岸边。经世世代代相传,开化寺以观音菩萨的身份,用妈祖信仰来供奉,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许多妇女在寺里祈愿赐子,已成为当地由来已久的习俗,因此也成了开化寺特有的文化之一。开化寺经过历史沿革,由原来的10多平方米,扩容到现在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寺院“文革”期间曾遭受过破坏,于2007年恢复重建,2017年在开化寺成立了陈靖姑研究会。......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