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康巴农旅研究:发展三色资源利用对策

康巴农旅研究:发展三色资源利用对策

【摘要】:三种特色资源的开发过程既要注重古街区和文物保护,又要把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灌输其中。(四)要把“三色资源”有机结合古色、红色和绿色是泸定县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要做好旅游资源这篇文章,就必须把这三个特点有机结合起来。

泸定县在挖掘旅游资源时,首先要注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是把各种资源有机结合,既要重视古色和红色资源的开发,又要搞好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原经济,推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三种特色资源的开发过程既要注重古街区和文物保护,又要把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灌输其中。

(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不畅,旅游不旺。交通配套设施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必须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通县内各个旅游节点,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泸定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地处山区,受交通制约,旅游产业发展步伐较慢,在很长一段时间,泸定的老百姓一直被交通不便、乘车安全等问题困扰着,泸定县生产生活物资购进和农畜产品外销十分不便。更重要的是,多年前泸定县几乎没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严重缺乏。近年来,泸定县的交通建设有了较大发展,随着国省道和农村公路的快速延伸,一个以城市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辐射广大城乡、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道路运输网络已在泸定基本形成。因此,今后泸定县要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搞好交通网络建设,修建并完善通往各旅游景区的交通路网。

(二)开发古色资源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存的原则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人们面对古色资源、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时,缺乏保护意识,在一些古街开发时,导致现存建筑与本来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如笔者对泸定化林坪调查时发现,原古街周围陆续建起了新民居,一些古老民居由于长久没人居住,加之年久失修,有些古宅只剩残垣断壁,有些甚至被屋主拆除或改建。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很多当地居民觉得老民居在光线、布局等方面都不符合现代人观念,一些屋主为改善居住条件,在原址进行了改建,严重破坏了古建筑和古村落的整体性,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和村民都要树立保护古民居的意识。开发古色资源时要首先打造“古色”这张品牌,要按照古街的原貌进行重建,既要恢复原貌,又要注重文物保护,建筑风貌应坚持“新如旧、旧如旧”的风格。

(三)开发红色资源需做好发展规划

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的一般旅游资源有所不同,它蕴含着特殊的革命精神和独特内涵。红色旅游资源在规划时需要忠实史料,不能只局限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更要注重挖掘“红色”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要立足民族性,反映人民性,体现时代性。要抓好规划引领,建设功能齐备的红色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着力引导开发红色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形成规模,做实市场营销,助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发掘红色文化内涵,抓宣传、造氛围[8]。泸定县的红色资源主要以红军飞夺泸定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甘孜州红军长征纪念馆、二郎山川藏公路纪念馆、岚安红军烈士纪念碑、岚安红军烈士陵园等为主,要做好资源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能,利用传统佳节、重要纪念日与党、政、军、学校以及相关单位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共建活动。通过举行各种教育活动,利用先进的展示手段向参观者宣传革命历史,增强红色资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红色资源景区要不断完善设施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很长一段时期内,泸定县的纪念馆展陈技术和手法都较为落后,不能很好地营造不同类别的陈列氛围。2015年,泸定县对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和二郎山川藏公路纪念馆进行了提升改造,完善了相应的展陈技术,并利用“红军飞夺泸定桥大型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再现当年红军将士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因此,泸定县的红色资源要做好统筹规划,既要做好现有红色资源的展陈提升,又要挖掘诸如岚安、华林坪等地的潜在红色资源。

(四)要把“三色资源”有机结合

古色、红色和绿色是泸定县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要做好旅游资源这篇文章,就必须把这三个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一个旅游城市,如果只有风光,没有文化底蕴,则会缺少灵魂,显得枯燥乏味,因此泸定县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深入挖掘地方的文化资源,丰富地方文化内涵,才能提升旅游的吸引力。泸定的岚安、化林坪、磨西三地均同时具备“三色资源”,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山水风景资源潜力,同时要大力宣扬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既让游客了解泸定悠久的历史文化,欣赏到古朴秀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同时,又要把泸定的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和推广出去,使游客在旅游中受到红军长征的精神的洗礼,让游客穿上红军服,吃红军饭,走红军路,在参与中了解历史,切实体会红军长征时的生活。

(五)优化资源组合,突出重点

泸定县可以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优化,以红色文化为主,通过泸定桥景区、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磨西镇红军长征陈列馆等红色景点为依托,突出“红色名城”这一主题,同时注重挖掘泸定深厚的文化内涵,大力开发化林坪、冷碛、岚安等茶马古道重镇,高起点、高品位、大手笔地进行资源整合,把姑娘山、牛背山、海子山等地区纳入绿色生态旅游区建设,联动以红色文化为龙头,以历史文化为纽带,彰显优美自然风光魅力,争取打造出本地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与线路[9]

参考文献

[1]任乃强.民国川边游综之《泸定考察记》[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

[2]谈巍花.党史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探析[J].攀登,2019(4):40-44.

[3]凌立,黄惠烽.川藏茶马古道对泸定岚安兴衰的影响[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9(1):1-5.

[4]朱茂青.区域与历史中的康区——以任乃强笔下的四川泸定华林坪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2012(2):45-47.(www.chuimin.cn)

[5]黄惠烽,凌立.泸定岚安贵琼人的历史与文化探讨[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8(5):7-10.

[6]白英.大渡桥横铁索寒[J].中国文物报,2016(7):54-59.

[7]马逸凡.长征前后红军各部的融合与政治建设[J].国家电网,2019(8):81-84.

[8]胡晟.昌吉赣铁路对吉安电网建设及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J].江西电力,2019(8):33-35.

【注释】

[1]项目基金:四川民族学院重点项目“藏文大藏经》及其藏文化折射研究”(项目编号:XYZB18007SA);四川民族学院重点项目“泸定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XYZB18005SA)。

[2]任乃强.民国川边游综之《泸定考察记》[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39-51.

[3]谈巍花.党史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探析[J].攀登,2019(4):40-44.

[4]凌立,黄惠烽.川藏茶马古道对泸定岚安兴衰的影响[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9(1):1-5.

[5]朱茂青.区域与历史中的康区——以任乃强笔下的四川泸定华林坪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2012(2):45-47.

[6]黄惠烽,凌立.泸定岚安贵琼人的历史与文化探讨[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8(5):7-10.

[7]白英.大渡桥横铁索寒[J].中国文物报,2016(7):54-59.

[8]马逸凡.长征前后红军各部的融合与政治建设[J].国家电网,2019(8):81-84.

[9]胡晟.昌吉赣铁路对吉安电网建设及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J].江西电力,2019(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