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康巴农旅研究:推动和谐家园建设

康巴农旅研究:推动和谐家园建设

【摘要】:(一)发展文化旅游,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融差异化是交流的原动力。(二)发展文化旅游,促进城乡共融康巴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杂居区多元共存。(三)发展文化旅游,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康巴之神山圣水、地质地貌、各种植被生物都是经过千万年演变进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文化旅游能带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让人们重新认识自然,重新定位人与物的关系,增进对文化的认识,加深人与社会的理解。通过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人际流动,既能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收入,也能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民族认同感,同时也能带动各个民族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国家的凝聚力。

(一)发展文化旅游,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融

差异化是交流的原动力。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性大,对事物差异的好奇是引发人们参与旅游的动机之一。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社会的人口流动、消费的增加,增进了各种文化的交融、交织、磨合共生。

康巴文化中涵盖内容丰富,民俗文化精彩纷呈,既有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农家小院,又有气势巍峨的藏传佛教寺院,载歌载舞的锅庄舞蹈,丰富多彩的康巴服饰、头饰,还有风格各异的壁画、唐卡、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地方民间艺术家们创造的精美艺术品既是康巴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藏族文化艺术的珍品。

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融。一是以文化旅游为载体,既可达到宣传、树立品牌的效应,还可以带动城际之间、地域间的沟通交流;二是旅游业的发展,可以给民族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三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遗产,使得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开发与保护,已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得以开发和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音乐舞蹈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掘。(www.chuimin.cn)

(二)发展文化旅游,促进城乡共融

康巴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杂居区多元共存。康巴地区因历史地理原因而形成多个亚文化圈,如德格文化圈、嘉绒文化圈、木雅文化圈、汉藏商贸文化圈、彝文化圈等,从而使其文化呈现绚丽多彩的区域性特点,丰富了康巴文化的内涵。此外,一些保护、保存良好的古老文化形式,如“戈巴”文化、“走婚”文化、“太阳部落”等,这些古文明的文化遗产赋予了其新的传奇底蕴,披上了神秘色彩,增添了香格里拉内在的神灵韵味,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发展文化旅游,有利于打破二元结构,形成多元社会结构,促进城乡有序流动,人们在流动中交融共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

(三)发展文化旅游,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

康巴之神山圣水、地质地貌、各种植被生物都是经过千万年演变进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康巴文化中孕育绚丽多彩的圣湖神山文化,使山水蕴含了神灵气息,增加了山水的神秘感。通过文化旅游开发,可以更好地聚焦一批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地理资源,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当地政府与市场的优势互补,更好地实现文化资源与开放市场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发挥最大功效。同时能更好地聚焦人文历史的传承、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有机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