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省、州的高度关注和强力推动下,四川省涉藏工作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通过对标乡村振兴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易地扶贫搬迁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四川省涉藏工作地区采取“集中安置”搬迁的,主要是地域相对辽阔的若尔盖、红原和壤塘县,其余县(市)主要采取“分散安置”的搬迁方式,分散安置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23-11-23
(一)存在的问题
1.科研落后于生产,资源蕴藏量不清
甘孜州过去的研究工作大多集中于植物分类与生物化学等理论基础[6],而在种群生产能力及种下变异等方面较为缺乏,未对该地区种植资源进行详细而全面地报道,蕴藏量不清晰。实用技术方面,过去也多侧重于与栽培果树砧木相关的嫁接亲合性、抗性及矮化特性等研究,而未对其早实丰产性、深加工特性与开花结果习性引起足够重视,深入基层的技术推广工作薄弱,制约了野果商品化进程。
2.缺乏保护性开发及管护,资源破坏严重
甘孜州野果种类繁多但部分变异类型的个体数量通常较少,农户肆意砍伐木材烧柴或做篱笆,企业砍枝砍树掠夺式开发,均使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3]。还有些果树所处的环境恶劣、竞争性杂草杂木丛生、无人管护,加上长期实生繁殖自然变异,个体间良莠不齐,群体产量与质量低而不稳,反过来又加速了人们消极管护的恶性循环[9]。如白叶莓(Rubus innominatus)、弓茎悬钩子(Rubus flosculosus)、红刺悬钩子(Rubus rubrisetulosus)、小果秀丽莓(Rubus amabilis var.microcarpus)等野果受生境与干扰双重胁迫,资源量逐年减少,一旦生存条件受到严重破坏便可能成为新濒危物种处于灭绝临界线,进而导致大量有利基因永久丧失。
3.资源分布零散,采集困难,不耐贮运
一方面,州内立体气候导致同种果树在同一区域不同海拔的物候期不同,果实成熟期和采收期有差异;另一方面,野果多生长于鲜有人居的荒山野林,全州分布零星,很多高大乔木及藤本类果树挂果高不易采收(如壳斗科),灌木类又多茎刺或叶刺且果实小(如悬钩子属、火棘属及胡颓子属等),这些都阻碍着当地人民对野果的采收。交通不便还使得贮运增加了时间成本,可能导致果实变质,不易足量而新鲜地远销州外市场或食品加工企业。
4.资源闲置或流失,综合开发率低
首先,受认识、技术及交通状况等限制,目前甘孜州野生果树种类中不到5%被规模化开发,且大多开发工作局限于个别有用器官和少数地区[1,6],其余野果以农户零散种植或自然生长为主,大量资源闲置浪费。偶见部分国外人员在州内收集如野生猕猴桃、悬钩子等野生果树资源回国育种栽培,还会造成州内资源流失。其次,普通果蔬产后加工已有一定进展,但具特殊风味和富含维生素的野生水果自动化技术产业薄弱,基本停留在直接食用层面或以农户为单位“小规模、少品种”的简单加工,综合利用率仅1%左右[11]。再者,由于缺乏有效制度和法规,野果资源归属不清,导致部分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的野生果树(沙棘、刺梨(Rosa roxburghii)等)“抢收”“抢青”现象严重,人为的资源浪费对产量、质量和效益造成了影响。
5.产品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效果不佳(www.chuimin.cn)
受饮食观念和山区位置影响,州内仍有一部分野生果树不为人知。市场流通鲜食零售种类如野柿(Diospyros kaki var.silvestris)、野生猕猴桃、胡颓子、无花果、梨果仙人掌、苹果、枇杷等主要在地方中小型集贸市场季节性销售,个头较小、酸涩不易把握,但因其数量有限,故价格高于普通栽培水果,不易被当地居民普遍接受,难以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而对于城镇市场少见,但州内农民常食用的野生果实,当地人民主要以自给为主,外销数量较少,未将这些资源主动推向市场,宣传效果不佳,许多营养与药用价值较高的野生果树仍未被利用。
(二)未来发展路径
现阶段康巴地区野生果树资源拥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需从根本上提高野果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技术与科学化利用水平。
(1)提高公民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与自我监督作用,让少数民族居民对资源保护形成正确认识,了解其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拓展野生果树资源的开发深度与深加工技术并加强第三代野生果树驯化栽培,在避免资源浪费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的水果品种。
(2)针对本区已濒危的果树群体,强化生物保护学研究的方法,通过揭示物种种群衰退的原因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形成种群保护策略,必要情况下通过就地搬迁等方法对资源进行保护;而对于有较高利用价值且尚未达到濒危等级的野生果树,可以考虑建设大范围的生态公益林,鼓励当地适当开发;对于需要大量使用的种群,也应避免竭泽而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减少对野生果树种群的直接利用,通过其他人工繁殖的方法增加果树种群数量。
(3)进一步对广布型、特有型、珍稀型、濒危型等野生果树进行调查,建立跟踪体系;同时积极开展优良果树资源的鉴定与筛选,了解甘孜州野生果树资源生物学特征,掌握相关野生果树是否存在优良变异(抗旱涝、抗虫病等);还应开展野生果树的有用组分分析,了解可食用部分的维生素、矿物质含量,评价果实的营养与经济价值;此外,要充分调研并掌握康巴藏区野生果树资源高山高原生态气候适应能力,包括土壤pH、光照、温度等,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为未来人工繁育、栽培提供数据支持。
(4)康巴地区面积大,海拔高,野生果树能适应各地不同的生态条件,是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首选且关键的物质基础。因此,野生果树资源开发要与当地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荒山绿化等工程相结合,适当增加具水保作用的野果造林绿化比例,充分发挥野生果树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5)康巴地区甘孜州境内主体居民为藏族(占州内总人口数78.4%),同时还有彝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白族、壮族、傣族等25个民族,民族文化交汇聚集且民族植物学内涵较深;甘孜州还是四川省重点原始林区之一,空气清新,尚未被商业化开发的旅游资源丰富,而一些特殊游览节日如“五一”恰是集鲜食、保健与观赏于一身的悬钩子属果实成熟的观果期[11],“十一”是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等野果成熟期,州政府可据此在游览景区与自然保护区分开规划的基础上,将野生果树发展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草原/保护区旅游景点开发充分结合,农旅协同共进。
有关康巴农旅研究的文章
在中央、省、州的高度关注和强力推动下,四川省涉藏工作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通过对标乡村振兴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易地扶贫搬迁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四川省涉藏工作地区采取“集中安置”搬迁的,主要是地域相对辽阔的若尔盖、红原和壤塘县,其余县(市)主要采取“分散安置”的搬迁方式,分散安置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23-11-23
目前甘孜州全域旅游的打造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若能够将川藏茶马古道的自然景观与其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以自然景观的旅游开发带动历史文化资源的共同开发,其将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本着共同保护、合作开发的原则相信能避免对川藏茶马古道相关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无序开发,或抢注文化品牌事件的发生。......
2023-11-23
若吉村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打造应将四川民族学院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而四川民族学院也应该以文科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共谋发展,合作共赢。若吉村通过与四川民族学院深度合作,就近充分利用学校智力资源和网络资源把若吉村打造成为智慧乡村、文创乡村,不断推陈出新,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既有乡土味道又有时代韵律的美丽新村。......
2023-11-23
时光飞逝,“茶马古道不断被车道、公路代替,茶马古道的网络正在被分割成局域网络。”(一)川藏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作为川藏茶马古道起点的茶马古道(雅安段)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二)川藏茶马古道的现实意义川藏茶马古道相对于现代而言是极其不便的,正是因为闭塞的地理位置使得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雅安可以抓住此次机会利用川藏茶马古道的联结点开展经济活动。......
2023-11-23
三种特色资源的开发过程既要注重古街区和文物保护,又要把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灌输其中。(四)要把“三色资源”有机结合古色、红色和绿色是泸定县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要做好旅游资源这篇文章,就必须把这三个特点有机结合起来。......
2023-11-23
目前外国语学院在康巴地区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着不少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康巴地区旅游发展的需求。根据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外国语学院亟待打造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文学素养及深厚的旅游专业系统知识和实践经验。康巴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没有融入旅游英语教材中,亟待将这些独具魅力和吸引力的甘孜旅游文化融入教材。......
2023-11-23
即使是在今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的时候,旅游也是人们中秋、国庆长假的首选。从“国庆中秋假期首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0.9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3.8%;实现旅游收入766.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8.9%。”......
2023-11-23
(一)争取政策支持,改善环境条件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三)加大品牌建设,打造地方特色日央康养休闲民俗村主打的品牌是“官寨文化”,但目前在这一方面完全没有体现,官寨的维护和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充分体现出民俗文化和历史,作为吸引游客的点,这样才能让景区有序良好的发展。......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