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藏猪疫病防治及驱虫技巧

藏猪疫病防治及驱虫技巧

【摘要】:藏猪场在仔猪3日龄时注射猪瘟疫苗,并在半年后再次注射,加强防御。因此即便是免疫接种,也不能完全保证藏猪的存活。且有些健康猪会带菌,从而感染上其他免疫力弱的藏猪,造成死亡。经藏猪场的饲养人员观察,腹泻是由大肠杆菌引发的仔猪白痢。因此,要对藏猪定期驱虫,每年两次,防治寄生虫的发生。

(一)传染病

猪瘟病毒不仅可以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间接接触传播。猪瘟无特效治疗方法,只有通过接种疫苗来控制。藏猪场在仔猪3日龄时注射猪瘟疫苗,并在半年后再次注射,加强防御。因为猪瘟可垂直传播给仔猪,仔猪若未及时吃到初乳,很容易染上猪瘟。因此即便是免疫接种,也不能完全保证藏猪的存活。

仔猪黄/白痢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因为泸定县早晚温差大,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大,仔猪的抵抗力较弱,大肠杆菌分布于环境各处,仔猪极易发生黄/白痢。

仔猪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其传播途径多,可通过乳汁、消化道、流产胎儿、羊水等传播。且有些健康猪会带菌,从而感染上其他免疫力弱的藏猪,造成死亡。

猪轮状病毒性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由于轮状病毒基因组构造多样,且病毒性疾病传染性强、难以治疗、治疗药物少,所以藏猪发生轮状病毒性腹泻一般依靠自身免疫力来抵抗。

藏猪场曾发生哺乳仔猪腹泻症状,病猪排出乳白色带腥臭味的浆状粪便,无精打采、畏寒,且多在10~30日龄哺乳仔猪中发生。经藏猪场的饲养人员观察,腹泻是由大肠杆菌引发的仔猪白痢。饲养人员对患病仔猪肌注乙酰甲喹注射液进行治疗,注射量为4 mg/kg,每日2次,连用3日以上,直至症状完全好转;大部分哺乳仔猪腹泻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部分仔猪因其抵抗力低下而死亡。(www.chuimin.cn)

藏猪场也偶尔发生大猪腹泻,饲养人员也用土霉素注射液进行肌注,注射量为7 mg/kg,每日2次,连用3日,有效则继续使用,直至腹泻得到控制。若土霉素注射液无效,则用其他药品,如恩诺沙星注射液,一般腹泻症状都能得到解决。因此,平时应做好猪场的卫生管理和环境的消毒灭菌,抑制病菌的滋生。

(二)寄生虫

在饲养中,藏猪体内体外也易出现寄生虫。如猪蛔虫可在猪体内多个部位移行,在小肠中寄生可造成仔猪生长发育停滞、消瘦、贫血、肠穿孔和肠梗阻等;蛔虫在胆管寄生,引发黄疸和腹痛症状;当蛔虫幼虫出现在猪肺部时引起蛔虫性肺炎。可按要求使用敌敌畏、左咪唑、阿维菌素及伊维菌素等去除线虫的药物来治疗蛔虫。另外,对猪群应定期驱虫,对猪粪进行及时的打扫和处理。

猪疥螨常在猪身体表面使局部皮肤发痒,猪常用肢蹄抓挠或在圈舍墙上、围栏处摩擦瘙痒部位。一段时间后,可在皮肤上观察到一些小的结节,后又出现水泡或脓疮,当它们破裂后便形成痂皮。可引起猪食欲不振,逐步消瘦,情况危急还可能引发死亡。可在皮下注射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也可用适宜浓度的螨净乳剂或双甲脒溶液涂擦患部。

藏猪场中也有寄生虫病的发生,饲养人员给予藏猪足量的营养,但并未见到藏猪长膘,反而很消瘦,粪便中也偶尔可见白色线状虫体出现,便给予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粉剂混入饲料中驱虫,用量为0.1 mg/kg,连用7日,将体内蛔虫驱除,再饲喂饲料,猪开始长膘。因此,要对藏猪定期驱虫,每年两次,防治寄生虫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