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康巴农旅研究:藏猪不同时期饲养管理

康巴农旅研究:藏猪不同时期饲养管理

【摘要】:藏猪场为生长育肥猪修建了专门的运动场地,藏猪可自由活动。当生长育肥藏猪在25 kg和40 kg左右时,要分别进行2次驱虫[4]。初春季节比较寒冷,日照时间短,受精卵在母猪体内前两周的附植初期,母猪易受季节因素发生流产,在这个时期要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藏猪公猪的性成熟时间一般为130~185日,依据种公猪的年龄、大小、使用年限和强度、膘情和生理状况等,给予合适的饲料量,种公猪不可过肥和出现垂腹现象[6]。

(一)哺乳仔猪

哺乳仔猪由于成长得很快,但生理上却不能很快达到成熟标准,所以造成哺乳仔猪难饲养、易染病、死亡率高。哺乳仔猪调理体温的能力弱,仔猪在不同年龄段要给予不一样的保温温度:初生32 °C、1周龄30 °C、2周龄28 °C、3周龄26 °C,所以圈舍中要设置保温区,如用红外线灯照明取暖等。

仔猪的消化系统不完善,消化器官在6~8月迅速发育,但在前期由于消化器官发育不成熟、消化功能较弱,仔猪胃中缺乏盐酸来刺激胃蛋白酶,可使乳蛋白消化而不能使植物蛋白消化,导致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困难,此时哺乳仔猪极易发生腹泻、呕吐、胃痉挛等消化道疾病,因此需要对仔猪饲料进行酸化,可添加柠檬酸甲酸等酸性物质,以帮助哺乳仔猪肠胃的消化吸收[4]

哺乳仔猪缺乏先天免疫力,极难抵抗疾病。也因年幼而使大脑皮层发育和血脑屏障不够完善。初乳中的免疫抗体的含量很高,但长时间地分泌乳汁,其中所含抗体含量也渐渐降低,哺乳仔猪越快吃到初乳,体内的抗体就越多,也可大大增加哺乳仔猪的成活率。仔猪自身也会在两周龄左右合成抗体,但直到仔猪足月,体内抗体仍然较低。

哺乳仔猪成长快,所以对草料的质量、数目和比例上会有很高的要求。哺乳仔猪在一些微量元素钙、磷和蛋白质代谢方面要比成年猪高很多,在第3日就可注射右旋糖酐铁等物质来补充铁含量,防止贫血。最好在1周龄内诱食,可在最初诱食用日粮中添加适量奶粉,以加强日粮的可口性[3]。仔猪在30~40日龄时,可对不需要留种的进行去势处理,并做好伤口的消毒,避免伤口感染溃烂。

(二)生长育肥猪

育肥猪是在育肥期内有合适的肌肉与脂肪比例、最快的增重速率、最高的草料利用率的猪。生长育肥猪主要作为商品供人类食用,所以要注意育肥猪的脂肪和肌肉比例。

育肥猪按发育育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猪,30~40 kg:第二阶段:大猪,育肥期,40 kg以上。在育肥前期选择营养平衡的优质饲料饲喂,尽量干喂,饲料可逐渐增加,扩大肠胃容积,为后期做准备。前期也可以少量掺水湿喂,水不宜过多,能将饲料捏成团就好,这样不易对肠胃造成负担。育肥后期,可以给育肥猪喂多量精料来增加重量。

藏猪场为生长育肥猪修建了专门的运动场地,藏猪可自由活动。还设有药浴区,可驱除体外的寄生虫和清洁皮肤表面。当生长育肥藏猪在25 kg和40 kg左右时,要分别进行2次驱虫[4]

因为猪的体重不同,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也不同。育肥猪在45 kg以前需要的适宜温度为20~23 °C,而45 kg以上的适宜温度为18~20 °C。夏季炎热时期,当圈舍温度超过27 °C时,可采用在圈舍内定期洒水和利用风扇的方式来降低环境温度,最佳空气相对湿度在50%~70%之间。

(三)怀孕母猪

母猪初配年纪最好在3~4月龄,生育年限至多为5年。母猪怀孕期一般为110~120天,114天左右较常见,所以猪场负责人员一旦确定母猪受孕,便要推算出预产日期,以提前做好接产准备,增加成活率等。配种方法最好采用本交为主。在母猪配种时,一定要正确详细地记录配种公猪的号码、品种和配种日期,要注意种猪的健康状况,预防出现怀孕母猪流产的症状。

在妊娠过程中一般采用以下三种饲养方式:第一,在交配前20天和交配后10天给母猪饲喂精料,其余时间按母猪身体状况主要饲喂青草料,直到母猪在怀胎后期80天后,再饲喂精饲料,后期的营养含量不得低于早期。这种饲养方式适用于身体状况差、机能差的受孕母猪,有利于给母猪补充充足的营养。第二,受孕母猪在早期多食青贮饲料,在受孕后期再食用营养高的精饲料。这个饲养方法适用于配种前身体状况好的妊娠母猪,也有利于降低饲养成本。第三,在受孕前期主要饲喂青粗饲料,再在每日的草料中逐步加入精饲料,提高草料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各种成分,实现妊娠母猪营养的全面供给。

对于繁殖体况过瘦的母猪要迅速恢复膘情,利于受精卵着床和胚胎的存活;对繁殖期身体状况较优的经产母猪要限喂饲料,预防妊娠母猪过肥[6]。气候也会影响妊娠母猪的健康和怀孕状况。初春季节比较寒冷,日照时间短,受精卵在母猪体内前两周的附植初期,母猪易受季节因素发生流产,在这个时期要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分娩时间多为1.5~2小时,如分娩时间在2小时以上,迟迟不产子的,应马上注射催产素,防止生产时间太长使仔猪窒息,在子宫内形成死胎[5]。同时要防止妊娠母猪的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囊肿等疾病,减少对哺乳仔猪的影响;饲养员也应注意猪圈环境,保持干净整洁,极大减少妊娠母猪疾病的发生。(www.chuimin.cn)

(四)种公猪

藏猪场对种公猪的选择要求很高,公猪不仅要有健壮的体型、优良的品相,也要有优秀的配种能力,精子的活力也要很强。藏猪公猪的性成熟时间一般为130~185日,依据种公猪的年龄、大小、使用年限和强度、膘情和生理状况等,给予合适的饲料量,种公猪不可过肥和出现垂腹现象[6]。种公猪在配种季节可加强营养,但在配种之后逐渐降低营养恢复至一般状态,不可饲喂太多粗饲料,易把公猪肚子胀大不便于配种。定期对圈舍施行杀菌和清理措施,每一年按期对种公猪进行疫苗免疫和驱虫,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饲料的搭配会对种公猪的精液质量产生差异巨大的影响,例如:如果钙和磷补充不及时,会使精子活力下降、精子发育不成熟造成畸形或者无法受精,所以饲料中应分别添加钙和磷各0.65%和0.55%。此外,还需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来增加营养。种公猪若是缺少维生素A,其睾丸会呈现萎缩或肿胀,不能正常合成精子或者合成畸形精子,还可通过照射阳光来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每千克饲粮应提供维生素A3 500~4 500IU,维生素D1 500~1 800IU。

当种公猪受到不明原因的有害性刺激时易产生自淫现象,所以要将公猪与母猪分开饲养,不让公猪闻见母猪气味、听见母猪声音。在交配前3周,要对种公猪的精子进行数目、味道、颜色等的检测,使种公猪在交配时达到最佳状态。交配方法可采用自由交配和人工辅助交配。

(五)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应当有易受精怀胎、泌乳力好、能哺乳大约10头仔猪的生产性能。后备母猪体形健硕优美,四肢发育结构等良好,乳房发育和生长速度都应优质,有5~6对整齐排列的乳头[6]。后备母猪在20 kg以前可以4~6头群养,在40 kg左右可2~3头群养。

依据后备母猪的膘情状态不同,饲喂不同比例和数目的饲料,例如:中等偏上膘情的后备母猪日饲喂量为0.7~1.0 kg,后备母猪不宜过胖也不宜过瘦,不然对发情时间和发情状态有影响。8月龄的后备母猪大概重20 kg,在交配前因为要发育又要生长,其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和其他时期猪均不同,且所需要的营养比较高,应适当增加青贮饲料的比例,使肌肉和骨骼得到充分的发育。

在配种前让后备母猪与配种公猪接触至少三周,提高卵子质量、受精概率。后备母猪发情症状要明显,阴门发育较大且低垂,且有正常的发情周期[7]

注射疫苗不仅可以使后备猪对疾病有预防作用,也可以让抗体通过母乳进入哺乳仔猪,增强哺乳仔猪抵抗力和免疫力[8]

(六)断奶仔猪

断奶后到育肥前这一时期的猪常被称作断奶仔猪,也被称为保育猪[9]。仔猪常在7周龄时断奶。要使哺乳仔猪过渡到断奶仔猪,不仅要对哺乳仔猪采取强行补料、降低母乳的措施,也要对哺乳仔猪实施不同的断奶方式。通常有一次断奶法、分批断奶法、逐渐断奶法三种方式。而同一窝仔猪也要按体重、公母、强弱分配到不同的圈舍中,保育舍内的最适温度在22~25 °C。

对转入保育舍的保育猪继续饲喂两周哺乳猪仔料后再饲喂断奶仔猪料[6]。在被饲喂两周的哺乳仔猪料时,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抗生素和蛋白质等,预防疫病和补充充足营养,且对两周后饲喂的断奶猪料每日的摄入量也要充分掌握。同时,在哺乳仔猪断奶前期饲喂人工乳,因为人工乳中含有大量膨化饲料,而膨化饲料有利于仔猪消化、降低食用时一些微生物引起的腹泻症状,减少了腹泻发生概率。

如果断乳仔猪开食较晚,断奶后食用饲料无节制、猪圈生活环境差、不注重清洁卫生和通风设施、水质较差或水槽被污染等,都可能引起断乳仔猪的下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