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甘松化学成分及药效研究分析

甘松化学成分及药效研究分析

【摘要】:药植物的药效与其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已通过高效液相质谱、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仪等技术对甘松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研究表明甘松属植物中萜类化合物为主要化学成分,其中以化学成分甘松新酮为代表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最多,以及少部分环烯醚萜类、三萜类化合物。甘松植物中分离得到的甾体类化合物有β-谷甾醇[12]。

植物的药效与其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已通过高效液相质谱、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仪等技术对甘松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研究表明甘松属植物中萜类化合物为主要化学成分,其中以化学成分甘松新酮(nardosinone)为代表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最多,以及少部分环烯醚萜类、三萜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以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和部分半萜、单萜、三萜和环烯醚萜化合物。常见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有甘松酮(nardosinone),异甘松新酮(isonardosinone),甘松新酮二醇(nardoinonediol),甘松呋喃(nardofuran),缬草萜酮(valeranone),广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甘松香醇(narchinol),甘松根酮(gansongone)等[10]。常见的半萜类化合物有异戊酸(isovaleric acid)。常见的单萜类化合物有蒈烯-3(3-carene),α-蒎烯(α-Pinene),β-紫罗兰酮(ionone),β-蒎烯(β-pinene)等。常见的三萜类化合物有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等。常见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有甘花环烯(nardostachin)、缬草三酯(Valtrate)、乙酰缬草三酯(Acevaltrate)、异缬草三酯(isovaltrate)等。另外甘松的根和根茎中还含有部分甾体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等化合物[11]。甘松植物中分离得到的甾体类化合物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12]。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柚皮素(naringenin)和刺槐素(Acacetin)[10]。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有甘松醇(nardostachnol),喔绕瑟络醇(oroselol),白芷素(angelicin)等[13]。木脂素类化合物有Erythro-1-(4-hydrox y-3-methoxypheny l)-2-(2-methoxy-4(E)-Propeny lphenoxy)-propan-1-ol,Virolin等[14]。除上述化合物外,甘松属植物还含有一些其他有效成分,如猕猴桃碱、缬草碱、缬草宁碱等生物碱,以及一些由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果糖组成的杂多糖[15]。(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