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康巴地区藏兽药植物甘松使用于畜牧兽医生产

康巴地区藏兽药植物甘松使用于畜牧兽医生产

【摘要】:甘松具有镇静、抗菌杀虫、抗抑郁、抗心律失常等特点,研究发现其在畜牧兽医生产中也可作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成分之一。本文就康巴地区藏兽药植物甘松的生物学特性和其在畜牧兽医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藏兽医药材多来源于高原地区,以主药、辅助药和佐药配伍制成,是藏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造就了康巴地区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四川民族学院农学院 阮晨梅

作者简介:阮晨梅(1996—),女,硕士,主要从事动物临床疾病学研究。

【摘 要】藏兽药植物甘松,藏名邦贝(spangspos),败酱科(Valerianaceae)甘松属(Nardostachys DC)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地。甘松具有镇静、抗菌杀虫、抗抑郁、抗心律失常等特点,研究发现其在畜牧兽医生产中也可作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成分之一。本文就康巴地区藏兽药植物甘松的生物学特性和其在畜牧兽医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康巴;甘松;畜牧;兽医(www.chuimin.cn)

藏兽医学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畜牧兽医生产劳作中不断汲取外来兽医学精华总结出的宝贵财富,其具备独立的理论体系、诊断治疗原则以及药理学知识体系。藏兽医学将药物分为重、润、凉、钝、轻、糙、热、锐等八种性质,结合“五行”学说和“三体”学说(隆、赤巴、培根)临证诊断、辩证施治。藏兽医药材多来源于高原地区,以主药、辅助药和佐药配伍制成,是藏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巴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区,主要指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那曲东三县等地域。该区域辽阔,地貌丰富,草原水草丰茂,气候类型多样化,相对高差大,平均海拔在3 000 m以上。该区域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造就了康巴地区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藏兽药植物甘松,藏名邦贝(spangspos),为败酱科(Valerianaceae)甘松属(Nardostachys DC)植物,旧分为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isis Batal)、大花甘松(Nardostachys grandiflora DC.)和匙叶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三种品种,但实为一个种及其变型光果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D.Don)DC.f.plena Batal][1]。我国甘松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地,《本草纲目》记载“甘松出姑臧、凉州诸山……今黔、蜀州郡及辽州亦有之”[2]。藏医药古籍《晶珠本草》描述“甘松芳香,生长在阴山草坡”[3]。甘松多生长于高海拔地区潮湿处,有独特香味,是藏汉医药学中的一种药用植物,其干燥的根和根茎可入药,有“理元气,去气郁”功效[2]。在藏兽医临床诊疗中甘松多用于治疗胃扩张,瘤胃膨气,消化不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