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木格措景区:康巴农旅研究发现生态容量对景区发展的影响

木格措景区:康巴农旅研究发现生态容量对景区发展的影响

【摘要】:以木格措景区为例,从生态容量视角出发,采用相关分析法对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为使木格措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生态容量;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木格措景区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地区,其产生背景为欧洲后工业社会时代追求自然、休闲潮流的出现,随之欧洲的旅游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四川民族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贺爱琳

作者简介:贺爱琳(1989—),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乡村旅游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 要】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其对乡村社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受到旅游参与者的关注。以木格措景区为例,从生态容量视角出发,采用相关分析法对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木格措旅游区乡村旅游收入与传统农业土地利用占比、水环境质量优良率以及环保资金投入占比呈负相关;而乡村旅游收入与环保资金投入占比、旅游区地表垃圾产生量呈正相关,随着乡村旅游收入的增加,旅游区地表垃圾产量也随之增多,从而影响到环保资金的分配。为使木格措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容量;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木格措景区(www.chuimin.cn)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地区,其产生背景为欧洲后工业社会时代追求自然、休闲潮流的出现,随之欧洲的旅游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人们的出游动机从初始阶段的人文自然景观型旅游,到以人造主题公园为主要对象的观光旅游,迈入了参与型旅游,作为参与型旅游重要形式之一的乡村旅游业随之蓬勃发展。近年来,乡村旅游已发展成为旅游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乡村振兴、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乡村旅游包括一系列组成要素,其核心吸引物是乡村生态环境,包括山脉、湖泊、河流景观、森林等。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是一对存在发展与限制、保护与开发共轭关系的矛盾体:一方面,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当地社区旅游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游客的满意度和旅游体验直接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所以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容量又被称为生态环境容量或生态承载力,其概念来源于人类所共知的现实:地球上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任何尺度区域环境的资源利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内的利用数量都存在一个上限阈值。这一阈值是指在不破坏环境的自然恢复能力和持续能力前提下的利用强度饱和值。若超出这个上限阈值,就会破坏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其处于紊乱状态,导致其相当长时间内(甚至是永久性)难以恢复原来状态。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态容量问题,切不可盲目追求旅游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否则会导致乡村旅游业走向衰落。

纵观国内外文献研究,关于旅游业与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其理论研究进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旅游生态容量概念体系建立和统一;生态容量的定量计算研究;旅游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指标范畴以及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影响规律的实证研究。本文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案例区实际特征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的指标体系,通过分析阐述旅游发展对地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