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碾主要用于农作物去皮、脱粒、碾粉等。石碾子有一个360度的圆形轨槽,直径在4到6米之间。一副石碾子可以说是一副雕塑作品。西岙村至今保存着4套不同的石碾,均建于清代,分别是西岙老学校石碾、老爷庙石碾、公园石碾和集福寺(寺前)石碾。西岙村的石碾共有两种形状。2008年,宁波市公布“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宁海石碾子名列其中。2012年,西岙石碾子被列入宁海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11-23
南宋古墓位于西岙村村北,集福寺南,坐东朝西,建筑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墓正面为笔架山。墓碑面宽13.5米,墓正面无一字,正面石制构件镌刻着具有典型宋代特征的“圭角素云”如意云纹装饰线条。原有墓道,长50米,宽10米,两侧伫立着石像生。墓道由石板铺砌,分四级台阶递进,入口处有石坊,墓前有刻字及其他石质饰物,另有翁仲、武勋、石羊、石马、石阙等石雕,大多已废弃,现仅存墓体,翁仲、武勋一对,石羊一对,石马一对,石阙尾顶一对。墓前80米左右,置石牌坊一对,原先可能有精巧的本质阁楼。坊额已毁,现存石坊柱两座,高7米,间距5米,双双竖立于原址。古墓前还散落着大块残损的享亭石构件。
南宋古墓的墓主人到底是谁,至今不能确定。目前主要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文物部门专家称之为“郑霖墓”。郑霖,号雪岩,宁海县长街西岙人,南宋开禧元年(1205)入太学,绍定二年(1229)登进士。授江西南安军教授,官终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是南宋右丞相叶梦鼎的老师,著有《中庸讲义》《雪岩集》等。因不为奸相贾似道所笼络,被贾似道借故杀害于杭州。几年后平反,迁葬于此。
第二种,有人疑为“生同乎里,仕同乎朝”的陈吉甫(叶梦鼎)、郑霖、周成童和王良宠的父亲陈待聘、郑思温、周斡、王球四人的合葬墓。因为宋度宗于咸淳三年(1267)下旨“敕其子孙合为祀其祖”,故有可能将其父辈合为一墓。
第三种,《西洲陈氏族谱》记载是“叶梦鼎丞相亲生父母陈待聘夫妇之墓”。(www.chuimin.cn)
第四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有关省级文物专家考证此墓为明代(1368—1644)所建,墓主待考。但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并非平民百姓所能享有,该古墓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研究价值。
另有一座明代古墓,在村南太平桥西侧柏树脚,是陈氏二十二世祖意昌公墓。建筑面积为352平方米。为覆斗式墓葬,坐北朝南。墓正面有栏杆,墓周围用金刚圈垒筑,具有典型的明代墓葬风格。墓前有飞禽走兽、栏杆、明堂、墓志等。墓碑宽270厘米,高77厘米。墓面石板无字,栏杆柱头用莲花装饰。因墓碑雕有花纹,村民俗称“花坟”。此外,西岙村边尚有不少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墓。
1982年12月15日,南宋古墓和明代古墓以“西岙古墓”的名义被列为宁海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为二级旅游资源单体。
有关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西岙村的文章
石碾主要用于农作物去皮、脱粒、碾粉等。石碾子有一个360度的圆形轨槽,直径在4到6米之间。一副石碾子可以说是一副雕塑作品。西岙村至今保存着4套不同的石碾,均建于清代,分别是西岙老学校石碾、老爷庙石碾、公园石碾和集福寺(寺前)石碾。西岙村的石碾共有两种形状。2008年,宁波市公布“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宁海石碾子名列其中。2012年,西岙石碾子被列入宁海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11-23
之后寺院倾圮,明代复建一小阁,清康熙初重建殿宇,乾隆三十六年续建大殿,道光二十八年再建法堂、净土堂及寺右之兴福庙。泗洲沙头庙被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确定为“浙江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因四人同里,且同朝为官,封四姓合祠,称“四大名宗”“冡宰大宗祠”“皇恩雨露”。除了皇帝圣旨匾,四姓宗祠内还挂有四大名宗匾、皇恩雨露匾、胡公(讳)妫满匾、大业鼎盛匾、冡宰大宗祠匾。......
2023-11-23
笑余不少探幽县,一双芒鞋一短笛。雪将月色明残夜,树少梅花耐峭寒。武夷佳景应相似,禊事幽怀此亦存。西洲八景诗的意境极佳,且字句工整、引典自然,赋景之余隐含清机妙趣和萧然之绪,实乃独具地方特色、含金量极高的上乘诗作。......
2023-11-23
西岙大坑溪上架有宋代古桥三座。这三座古桥是宁波市为数不多的宋代原真性石拱桥。这种形式在宁波现存古代桥梁中是唯一的,而且在有关古桥的技术专著中,亦无列举。也有人认为,这四只小石狮其实是龙之第五子狻猊,狻猊形似狮子,能够控制龙神,抑制洪水,所以才会被雕刻在桥上。惠德桥的栏板、石望柱,拱券与拱券,均有紧密的榫接;桥边的“圭角素云”纹历历可数,优美雅致。2005年被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3-11-23
从车驾幸玉津园其一天子行春驾六龙,千官彩仗护雍容。其二西畴早足一犁耕,甘风和雨庆太平。正月十八夜雪观西岙龙灯诗序(节选):宋淳祐十三年八月初三日,吾祖文纬公,官右司郎中,退老而归。......
2023-11-23
“中华第一龙”墓主人是谁观点之一:蚌龙的主人是当时部落的一位巫师。图为“中华第一玉龙”照片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人们称为“中华第一玉龙”。西水坡墓葬出现了“龙”的形象,人们不禁对墓主人的身份产生了好奇和猜想。一种说法认为墓主人是黄帝之孙颛顼。还有人认为45号墓墓主不是伏羲,而是蚩尤。......
2024-09-16
讨小海,又称赶海、赶小海或落小海,是指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边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小海鲜。讨小海项目众多,能够吃的东西都可以捡拾。1952年车岙港水库建成后,讨小海活动基本停止。有一些因家境困难买不起渔船的人,终生以讨小海养家糊口,人们称其为“海精”。去沙盘捡斑螺的都是讨小海技术不高的小孩和妇女。能够掌握捉望潮的技巧,已是一个合格的讨小海者了。......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