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早锻炼的好处及支撑理论

早锻炼的好处及支撑理论

【摘要】:以前,早锻炼似乎是个公理。然而如今有很多“研究”显示早锻炼有不可取的地方,譬如气温太低、空气太差等,个个都是道理十足,但只要检索一下资料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贬损早锻炼的说法并不能当真。我们觉得早锻炼最大的好处当是它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人为了坚持早锻炼他就必须早起,为了能够早起他就必须早睡,这就逼迫他慢慢形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此外,还有一种理论对早锻炼做出了支撑。

以前,早锻炼似乎是个公理。

王健林在4: 15~5: 00进行早锻炼,李嘉诚也是一早去打高尔夫,人们似乎偏爱早上运动。然而如今有很多“研究”显示早锻炼有不可取的地方,譬如气温太低、空气太差等,个个都是道理十足,但只要检索一下资料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贬损早锻炼的说法并不能当真。

那么早锻炼究竟好吗?当然好。只是它这个好处并非像神秘主义者宣传的那种类似于吃人参的好。

我们觉得早锻炼最大的好处当是它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什么意思呢?一个人为了坚持早锻炼他就必须早起,为了能够早起他就必须早睡,这就逼迫他慢慢形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很难想象一个人睡得晚却又能坚持晨起运动的。譬如每天坚持跑10千米的村上春树就是9点睡下去,早上4点半爬起来。

此外,还有一种理论对早锻炼做出了支撑。该理论认为,当我们起床后人体开始释放压力激素,而早晨健身正好抵消了这些激素的作用。倘若选择其后的时段锻炼,压力激素则有更多的残余。其实很多早起的人都有体会,感觉上像是比普通人多出了1~2小时,马上由被时间追赶变成了时间的指挥者。心理上也从曾经的焦虑变成了气定神闲。

可能不少朋友都和我一样视早起为畏途,现代人都习惯了晚睡而很难早起,因此我们不妨将眼光投向中午和晚上。(www.chuimin.cn)

只是一说到中午运动就会遭到一片批评之声——因为国人比较信奉的是“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忙了一早上,中午睡一下才能恢复精力啊。但事实上欧美人中午绝少午睡的,也没见得人家平均寿命比我们短。此外,《生命时报》也曾推荐过午间运动,并认为此后3小时的工作效率会不降反升(图4—2)。

而提到晚上运动,有些说法就更为可怕,说是晚上运动等于“慢性自杀”,然而给出的理由同样荒诞不经。反而是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做过一个人体生物节律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发现早、中、晚啥时候运动都一样。当然,我这里要修正一下:除了睡前2小时(会影响睡眠),早、中、晚啥时候运动都一样。

大多数人保持着两点一线的通勤节奏,在工作之余基本能保持良好的运动节律。可美国总统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作为世界上最忙的人之一,他们必须不断转换工作地点——演讲、出访、慰问、选举、会议……因此很难保持恒定的运动时间,为此小布什总统就想了一个办法——在飞机上放了一台跑步机,足见其时间管理的柔韧性。

另一个灵活管理时间的例子则是我在《女性和运动》一节中提到的“马拉松妈妈”们的故事。喜爱马拉松的妈妈们,自己的生活会因照顾小孩而“支离破碎”,为了能够达成自己的训练目标,她们必须保持时间的弹性。譬如会选择在孩子起床之前的5点或者睡下之后的9点进行训练。

许多传统声音对此都表示出了不理解,认为马拉松妈妈们是在自作自受,而我的态度却相反——赞成加佩服还略显不够。为家人做出牺牲固然不错,但这种牺牲不应该是盲目且无止境的。把自己融化掉却希冀塑造出一个身心健全的孩子是不会成功的,真正好的模式应该是自己树立起坚强、积极、乐观和不畏困难的榜样,然后让孩子来追随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