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孩子羽毛球明星培养之路

孩子羽毛球明星培养之路

【摘要】:另一对夫妻为了孩子未来能成为明星,而将自己的羽毛球爱好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3岁就开始学习基本动作,5岁正式参加训练班。我们也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小结一下,“虎爸”“鹰爸”的教育方式和盯着孩子刷卷子、上才艺班的“虎妈”们没什么两样,前者是武压迫、后者是文压迫。

可能是感知于当下孩子们的体质灾难,也可能是望子成龙,另有一些父母倒是很愿意在孩子运动上花心思,但所用方法似乎不太得当,看上去就像用力过猛。

新闻里不时有“虎爸”“鹰爸”让孩子裸身在雪地里跑、高原徒步、沙漠徒步、攀登雪山的报道,可是除了对这类父母大胆的教育方式表示震惊外,我们实在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启示。

以上所有故事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国某明星带着自己4岁的女儿顶着烈日4天走完76千米的故事——一个普通成人日行万步(6~8千米)都难,我们很难想象4岁孩子能在每天近20千米的步行中得到什么收获。

除此以外,我还看到过这样的故事:

一对夫妻早早给4岁的儿子报了足球特长班,每周进行准专业强度的训练。进入青春期之后,尽管父母身高都不差,但孩子却怎么也长不高。经过检查才发现因为过早地进行了超负荷的训练,孩子的骨骼早已钙化,失去了长高的机会。

另一对夫妻为了孩子未来能成为明星,而将自己的羽毛球爱好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3岁就开始学习基本动作,5岁正式参加训练班。因为孩子接受力强,很快就掌握了技巧,父母的要求因之水涨船高,更加频密地督促其参加比赛,并接受高负荷的腕力和臂力训练,结果反而是让孩子罹患了肩周炎,早早结束了运动生涯。

我们说这些是想表明一个道理,即孩子并非缩小版的成人,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有其特殊性,因此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也就不能简单地用成人量降级来解决。

譬如我们可以从散热方式来看一下孩子和成人的生理差异。

由于与成人相比儿童单位体重所拥有的体表面积要更大,孩子们游泳的时候散热速度就会更快,由此体温就会下降更快。成人可以在水中一直游下去,孩子就不可以。因此针对孩子的生理特征合适的建议应该是——游泳的途中需定期上岸休息,且尽量避免在凉水中游泳。(www.chuimin.cn)

有意思的是,孩子在水中热量丢失快,但在陆地上散热却是慢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儿童的排汗功能比成年人弱。因此,大强度的运动如长时间跑步、打球、跳绳之后他们的体内就会产生更多的热量,造成伤害。对策也是在运动中途造成人为的间歇,给孩子适当的休息。同时还要注意不定期地给孩子补充液体、避免在过热环境中运动等。

同样,孩子的心理还不成熟,处于时刻发展变化的状态中,用成人方式来对待的话也会有问题。我们也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成年人相对独立,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孩子却很难,在成年之前他们都很在意能否取悦父母(和老师)。为了成为长辈眼中的乖孩子,他们可能会选择压抑自己——这个现象有个专业名词叫作“假性自体”。所谓的“小大人”便是如此。

一般情况下,当孩子从父母那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他就会生气。但如果父母坚持己见的同时还压制孩子脾气的话,孩子就会变得无所适从,表现就是自尊心的挫败和“委曲求全”的妥协。

原本家长的出发点是“我为你好”,即通过运动让孩子变得坚强和独立,但孩子的对策是“我让你高兴”,即你高兴就好,我怎么着已经不再重要——事情发展到这份上已经适得其反了——部分孩子会变得以适应父母(或老师,未来则是领导)为最终目标,而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

我这里再加一个比喻——家长本意是让孩子成为伟岸的树,结果孩子为适应家长这个容器反而变成了软泥。

小结一下,“虎爸”“鹰爸”的教育方式和盯着孩子刷卷子、上才艺班的“虎妈”们没什么两样,前者是武压迫、后者是文压迫。无论哪种爸妈的说辞都很好听,“让孩子得到锻炼”“磨炼意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什么的,折射出来的其实还是父母的焦虑。人生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最终让孩子既讨厌文化学习又讨厌体育锻炼,最后还把人格给弄坏了,绝对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