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女性运动状况:中国女性勤劳工作,忽略自身健康

女性运动状况:中国女性勤劳工作,忽略自身健康

【摘要】:一说到女性和运动的关系,很多男性就不以为然,认为女性根本就不爱运动。2014年的一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发现,我国女性的总劳动时间高于男性,休闲时间低于男性。中国70%的女性有自己的工作,居世界第一。可以说,中国女性投向自己身体的关注被迫稀释,再将所剩不多的精力投向运动就显得奢侈了。无论如何,在上述两层因素的夹攻下,女性参与的运动确实要大幅度低于男性,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一说到女性和运动的关系,很多男性就不以为然,认为女性根本就不爱运动。事实上这个结论过于主观,女性参与运动少是情有可原的,一个是劳动(工作)压榨了运动时间,一个是传统观念禁锢了运动的愿望。

我们先说劳动(工作)压榨运动时间。

一般情境下,各国女性的工作时间都要多于男性,而且越贫穷的国家就越明显——我们这里所指的工作时间包括职场和家庭。不难想象,一个贫穷国家的妇女要和男性一样下地干活,同时还要照顾老人、养育子女和烧菜做饭,而男性给人的印象常常是工作之外较少过问家务(图7—2)。

2014年的一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发现,我国女性的总劳动时间高于男性,休闲时间低于男性。女性工作日的总劳动时间(含工作及往返路途和家务劳动时间)为574分钟,男性为537分钟;女性休息日的休闲时间为240分钟,男性为297分钟。

图7—2 劳动力性别参与率(灰色圆点代表工作的女性,黑色方块代表工作的男性。中国70%的女性有自己的工作,居世界第一。图片来自美国国家统计局,2010)

发达国家妇女可以二选一不同的是,中国女性必须得兼顾职场和家庭。中国女性就业率高得惊人,有70%~75%的女性会征战职场,长期雄霸世界第一的位置(而经常被拿来与中国比较的印度却不足30%),见图7—2。发达国家女性更多地深入职场被认为与女性地位的崛起有关,而我国女性高参与率的成因就显得非常复杂,至少包含了经济历史教育水平提高和女性意识觉醒等诸多原因。

从职场回到家里,女性又必须马上进行角色转换,继续在统揽家务、教育孩子和婆媳关系中消耗能量。可以说,中国女性投向自己身体的关注被迫稀释,再将所剩不多的精力投向运动就显得奢侈了。

第二个妨碍女性走近运动的东西则是传统观念。

无论东西方的传统观念都认为女性应该温文娴静,譬如我们就有“静若处子”的成语,此外将女性男性与二元论的阴阳挂钩也是基于这个想法——阴主静及内向、阳主动及外向。反过来,外向好动的女性则被认为是缺乏女性魅力的,譬如西方有Tom boy(男人婆)的说法。流传至今的中外艺术珍品中也能帮助我们管窥到这个现象,并非只有中国的仕女婀婀娜娜,其实古希腊的女神也是袅袅婷婷的(图7—3)。(www.chuimin.cn)

图7—3 《掷铁饼人》和《维纳斯》,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传统观点里男性都被赋予了力量美,而女性被赋予了柔和之美

当我们略作思忖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男动女静”的观念在逻辑上是经不起推敲的。自然界有太多的雌性强于雄性的例子,现代社会里仍有母系影子的社群也不强调女性该文静内敛,只能说女性该文静的看法是男性社会独有的视角。换言之,在男权思想下,女性“被文静”了。

按照我的想法,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应该“被文静”。作为生物的一份子,人类当然也遵循着强健者更易生存的自然法则——无论雄性还是雌性。运动和文静,哪一个离强健更近?答案是不宣自明的。

西施林妹妹是文静的化身,前者时不时要心口疼,后者则经常潮热咳血——这种文静病态美如今已经很难有市场了。事实上,运动、强健从来都不抵触美丽,反而是有助于美,动物界强健者美丽的例子比比皆是,越来越多的现代研究也表明,人类在这块领域也并非例外

无论如何,在上述两层因素的夹攻下,女性参与的运动确实要大幅度低于男性,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男性更有可能主动参加活动量大的运动如足球篮球马拉松和越野跑,也更可能参加需要强有力肌肉的运动如举重等,相比之下女性参加的体育项目要窄小得多。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健身房,与男性锻炼涉足所有器械区相比,女性似乎仅热衷于跑步瑜伽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了运动的重要性,一代又一代人为了摆脱桎梏而做出努力,整个过程艰难而曲折,可以说目前女性争取到的运动平等权利是来之不易的。具体见本章“附:女性“跑进”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