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揭秘

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揭秘

【摘要】:有读者又问了,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胰岛素抵抗呢?但我们前面在《糖尿病》那一节也提到过,如今的胰岛素抵抗是三四十年前的10倍以上,既然基因不太可能在短期之内剧变,那么我们就要从外界寻找原因。离奇的死亡一下子掀起轩然大波,此事迅速成为各大报纸的头条,因为

有读者又问了,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胰岛素抵抗呢?医学界目前给出的答案有很多,诸如遗传、肥胖、疾病……但我们前面在《糖尿病》那一节也提到过,如今的胰岛素抵抗是三四十年前的10倍以上,既然基因不太可能在短期之内剧变,那么我们就要从外界寻找原因。而这个答案就是:西方生活方式

西方生活方式并非西方人独有,而是指工业化以来人们逐渐减少活动量,且食物热量过剩的生活方式的概括。显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如今的发展中国家也都面临相同的问题且更为严重。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有两个词汇可以代表西方生活方式的特征:高糖高油(高热量饮食)、久坐少动。

高糖高油 估计没有人愿意一下子吃10勺糖,也不会有人会愿意空口吃5勺油,但是只要通过一个巧妙的加工,糖、油化工产品就以可乐、汽水、薯片、蛋糕这样美好的形式呈现在你的面前,吸引你的味蕾、麻痹你的大脑、进入你的身体。

人的大脑很特别,一杯咖啡放1~2块方糖(一块方糖约4.5克)就可以了,但一杯汽水里面只有2块方糖是远远不够的,人们绝不会花钱买这么寡淡的饮料。一般来说,一瓶500毫升的水要加入12块左右的方糖才能产生让人愉悦的甜味。

比如有人研究过市面上常见的甜味饮料(表3—6)。

表3-6 市面上常见甜味饮料的含糖量

其实,以前的西方社会糖的用量也不高,糖只是在做甜食和宴会等少数场合中被使用。按照《人类简史》的说法,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个奢侈品,必须经由中东进口,且价格令人咂舌,使用的时候百般珍惜,一般是以一种神秘成分的形式使用。后来因为美洲的发现,殖民地大量种植甘蔗,各种含糖食物被制造出来,使得糖的使用量急剧攀升。以英国为例,17世纪初人均年使用糖量基本为0,而19世纪初竟然高达8千克。时间推进到今天更是可怕,2011年,全球人均消耗食糖25千克,而在工业化发达的国家,这个数字高达33.1千克,美国可能最厉害,约为40千克。

但有人说我几乎不吃糖啊,这平均25千克的糖是怎么得来的呢?我粗略算了一下,人均25千克的糖分散在每天就是68.5克(25000克/365天),看起来好像很多,但你只要喝某品牌可乐一听(14块×4.5克=63克),就离目标不远了。你说我不喝可乐也不爱吃甜食,可即使这样你也逃不出糖的魔爪,因为阳光底下几乎没有不含糖的食物——据统计市场上60万种食品中的80%含有糖分添加剂。

上面说的是糖,如果糖和油(脂肪)联手起来,食物的魅力更是让人无法抵挡。扪心自问,我们喜欢甜甜圈、蛋糕、冰激凌、蛋挞吗?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肯定的。高糖、高脂的化工食物会激起大脑的奖赏回路,激起多巴胺反应。想想看,既然多巴胺的升高都能促成人们相爱(又称为“爱情激素”),有谁又能不被这样的食物俘虏?

动物实验也表明,在糖油食物和静脉注射可卡因面前,动物更爱选择前者,即使要忍受电击它们也疯狂地爱着糖油。不仅如此,糖油食物也和任何引起成瘾的东西一样会产生耐受性,也就是说,人们在不断食用它们的时候满足感会逐渐走低,为了恢复以前那种欣快感人们会不知不觉增大食用量——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糖油食物的最大问题就是热量。我们几秒钟之内吃下的一粒糖果,它蕴含的能量比一顿正餐还高,堪称热量炸弹。而我们经常吃的快餐,其热量甚至超过普通人一天食物的热量。

而热量过剩恰恰是“富贵病”的元凶之一,它至少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症、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等疾病相关。

100年前,化工食物还没有出现,可如今化工食物已经占据了世界食物销量的75%。其幕后推手不言而喻。在公众健康利润面前,食品商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对的,20世纪的烟草就扮演了一个毫无二致的角色——想想看万宝路的牛仔广告吧,早期的烟草被商家包装成时尚、成功的样子贩卖到全世界,直到20世纪后期人们才醒悟到这是个错误。

如今的糖、油化合食物在形象上远比烟草健康,人们根本就不会燃起防范之心。没有防范,相关慢性病的产生就会变得隐秘且迅猛。既然商家会对化合食物的副作用“秘而不宣”“选择性失明”,那么我们自己就必须练出一双慧眼。譬如从今天开始,我们一旦看到糖油化工食物,心中就默默地念一声“21世纪的烟草”。

久坐少动 人本质上是鄙夷花力气的生活方式的,这一点从小品调侃落后地区“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就能够看出,人类社会朝越来越省力的方向发展谓之必然。如今,自动化很大程度地减少了人力的消耗,通勤的路上自行车变成了汽车,上下楼有电梯家用电器都有遥控,与外界联系有手机电脑……绝大多数的上班族是坐足8小时然后回家再继续坐的,甚者会长达17小时。

许多研究表明,人一天坐着超过6个小时以上就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譬如美国癌症协会针对12万人进行了14年的研究,结果发现每天久坐确实会导致早逝,而且女性比男性问题还要严重。与每天坐3小时以下的女性比,坐6小时以上者死亡概率高37%。同样,与坐3小时以下的男性比,坐6小时以上的男性死亡概率高18%。

而英国早在1953年就研究过伦敦双层巴士司机和售票员心脏病的发病率,最后发现能够时时走动的售票员比90%时间“钉”在自己位置上的司机患心脏病比例低50%。类似的事件也出现在英国的邮政局,大家发现使用自行车送邮件的邮递员心脏病发病率要比那些在邮局窗口工作的人低得多。(www.chuimin.cn)

单纯久坐是如何伤身的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比较通行的解释是久坐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血液中的能量形式如血糖、脂肪等会就近“处理”,譬如脂肪堆积在内脏周围和皮下,形成腹型肥胖,引起胰岛素、炎症分子、性激素的连锁紊乱,会引起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前列腺炎、妇科疾病、超重、心肺功能下降、消化不良等,进一步还会引起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抑郁、失眠、癌症等。一些有血管炎基础的人还会出现血栓堵塞的情况,形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我们讲一个最为极端的久坐例子——“经济舱综合征”。2000年10月,一名28岁的英国妇女乘坐飞机从澳大利亚经过长达20多个小时的旅行后抵达伦敦希斯罗机场,结果一下飞机就昏倒在地,2小时后在医院竟然不治身亡。离奇的死亡一下子掀起轩然大波,此事迅速成为各大报纸的头条,因为医学专家反复强调该女子的死因与其乘坐的经济舱有关,一下子便使得经济舱综合征(economy class syndrome,ECS)这个新词映入了大众的脑海。

原来,该女子由于长时间困守在狭小的空间里难以动弹,导致双下肢静脉血液淤滞凝固形成血栓,下飞机活动后血栓脱落,并随血流经右心室到达肺动脉并造成阻塞,即医学上所说的“肺栓塞”,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经过及时治疗可以痊愈,但少数严重的人会猝死。

扩大的剪刀差 我们说高糖高油的食物使得热量的积聚增加,久坐少动使得热量的消耗减少,二者叠加,多进少出,热量盈余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在为高糖高油食物辩护。该说法认为食物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倘若你摄入了过多的热量,你再相应增加消耗量就是了,热量最终会平衡,对你无法构成伤害,换言之缺乏运动是更要命的事情。按照这种想法,我们现在的活动量必须比改革开放前要大才行,只要稍微想一想大家就知道这与事实不符。

科学研究表明,现代人每单位体重的平均能量消耗要比旧石器的祖先少38%,而这个消耗量还在减少。与1991年相比,目前国人的运动量又减少了约45%,预计到2030年将减少51%。也就是说,热量剪刀差在不断扩大(图3—16)。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为不运动而死亡的人数是550万,甚至高于因吸烟死亡的530万。我国保守估计每年因缺乏运动而死亡的人数在100万以上,也就是差不多1400人中就有一个人会因运动不足而死亡。

现在有两个例子经常被拿出来做反面教材说明西方式生活方式之害,一个是瑙鲁,一个是皮马印第安人。其中瑙鲁的故事极有戏剧性,值得一提。

图3—16 热量剪刀差

瑙鲁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占地仅21平方千米,人口1万左右。自古以来瑙鲁人民以渔猎为生,并未出现明显的健康问题。然而20世纪80年代事情发生了转折。原来千万年来,有数不清的海鸟来到瑙鲁栖息,在岛上留下了大量的鸟粪。经年累月,鸟粪起了化学变化,成为一层厚达10米的优质肥料,这就是磷酸盐矿。瑙鲁就靠着出口磷酸盐矿一下子创造了经济奇迹,人均年收入一度位居世界第二。政府将磷酸盐矿的部分收入投向人民,使得当地的教育医疗、住房以及水电煤等公用事业全部免费。然而如此好的物质条件竟然带来了麻烦,不思劳作的当地人渐次患上了“富贵病”,根据WHO 2010年的统计,瑙鲁已成为全球拥有最胖人口的国家,其超重(BMI≥25千克/米2)人口达到94.5%,肥胖(BMI≥30千克/米2)率为71.7%。平均体重高达100千克,平均BMI高达34~35千克/米2。肥胖的一个相关结果是瑙鲁人同时有着全球最高的糖尿病发病率,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说瑙鲁有31%的人有糖尿病,其中55~64岁的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为45%,是问题最严重的人群。

国际上对瑙鲁悲剧的分析无外乎“西方生活方式”——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的丰盛食物造成了热量过剩,安逸导致的活动不足更使得剪刀差扩大。

其实,瑙鲁的问题只是当今全球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其他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些亚洲移民来到欧美,因为生活方式被同化,会导致这个群体的疾病谱向西方靠拢。譬如原本在亚洲低发的乳腺癌、大肠癌等,在欧美的亚裔移民社团中就呈上升趋势。这种情况算是个体被同化。

另一种情况属于区域被同化。继西方国家崛起之后,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也逐渐迈入了经济发达地区的行列,很快人们就发现,因为生活方式越来越接近于西方,上述地区的冠心病、糖尿病发病率也在向西方靠拢。

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几乎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西方几代人完成的跨越,可以预计的是,西方曾经面临的问题我们也会碰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遇到的困难我们也会遭遇,而且我们碰到的问题只会更加庞大和棘手。

因此只有立即采取行动,我们才能避免重蹈别人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