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保健品与药品比较:多数人不需保健品

保健品与药品比较:多数人不需保健品

【摘要】:第一个问题是保健品与药品比较得出的。寻求心理满足可谓适合于所有需要保健品的人,事实上除了当中部分营养不良的朋友外,绝大多数人是不需要保健品的。保健品既不能替代药物,也不能替代食物,因此不提倡多吃。看上去对健康有益的保健品实际上有简化人们营养结构的嫌疑。但我们吃下一个完整的苹果时,我们就不单单是摄入了实打实的维生素C,还同时摄入了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多酚。

最后我还要提出两个问题以进一步表明我对保健品的质疑。

第一个问题是保健品与药品比较得出的。保健品和药品在很多国家都是一个部门在管理——比如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但其上市过程还是差太多。药品上市要经过多道动物、人体试验,在确保其安全后才能投放临床,耗资巨大,非大型药物集团不能完成,如果后期发生不良事件,还要下架、召回,巨大的丑闻会导致破产,由于犯错的成本高昂,因此药物的质量反而更有保障。

相较之下,保健品上市几乎不用研发,很多名字天花乱坠的保健品根本就是熟知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混合后“炒出来的冷饭”,抑或原植物(如某种藻类、孢子)磨粉后直接灌制胶囊而成,不用经由药物上市的严格实验流程,过度宣传(经常表达成“包治百病”)也不会遭到追究,可以说生产成本和犯错的成本都低,因为在“负责”这一块上承担的份额明显低于药品,所以质量监管上要明显低下。

第二个问题是从保健品受众推导得出的。谁在使用保健品?面临学业压力的莘莘学子、需要减肥纤体的人群、需要重振雄风的男士,还有老人、患者……拿学生举例,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助考”保健品无非就是二十二碳六烯(DHA)、牛磺酸一类的东西,均衡饮食的话完全可以获得,之所以宁愿舍弃廉价安全的食物而追求昂贵的保健品,其实还是因为家长需要填补自己惴惴不安的内心。

所有人都知道考生更需要的是休息、运动和均衡营养,但又对高压的教育无可奈何,因此派生出了对保健品的盲目信任。保健品有多少功效很多人都是心知肚明的,这里面无论考生、家长还是老师都可能“揣着明白装糊涂”。使用保健品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然而这个问题一定要发展到出现高考考生上夜自习的时候集体吊氨基酸这样的怪事时才会引起社会重视。(www.chuimin.cn)

寻求心理满足可谓适合于所有需要保健品的人,事实上除了当中部分营养不良的朋友外,绝大多数人是不需要保健品的。

我的观点很简单。保健品既不能替代药物,也不能替代食物,因此不提倡多吃。看上去对健康有益的保健品实际上有简化人们营养结构的嫌疑。譬如我们只用维生素C来满足所需,那么我们身体里就只摄入了这一种维生素。但我们吃下一个完整的苹果时,我们就不单单是摄入了实打实的维生素C,还同时摄入了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多酚(图1—6)。

图1—6 亚健康阶段使用保健品当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