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田径运动中着地腿用力关键环节:支撑、退让、蹬伸

田径运动中着地腿用力关键环节:支撑、退让、蹬伸

【摘要】:由于蹬地动作产生的反作用力是促使人体或器械向前运动的原动力。训练实践也证明,由于不理解或不重视退让力的训练,使运动员不具备与蹬伸力量相适应的退让力量,从而促使或加重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膝、踝关节伤,并因此过早结束运动生涯。田径运动员都应重视与加强对退让力量的认识和加强对退让力量的训练,使退让与蹬伸力量都得到均衡发展,这对提高田径运动技术与成绩的提高是非常有用的。

由于蹬地动作产生的反作用力是促使人体或器械向前运动的原动力。走、跑、跳、投中的蹬地动作都要经历支撑—退让—蹬伸几个阶段。蹬地腿着地支撑的位置一般在身体重心之前,故着地支撑时产生的是阻力。虽然脚着地的位置各项目都有所不同,但都要求脚着地积极快速地过渡到蹬伸,由于脚着地时人体所具有的动量,使着地时腿部伸肌被动拉长,表现为肌肉的离心收缩,称为退让工作,在一些教材中称为“缓冲”。退让能使身体重心更快地过渡到支撑腿,使蹬地动作有更多的力量通过身体重心。退让使伸肌在收缩之前被动拉长,使肌肉储备更多的弹性能,突然的退让更能增加肌肉的蹬伸力量。在髋部前送的前提下,膝关节蹬撑前跪,膝、踝关节的伸肌被动拉长,可加强蹬伸用力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退让时力的峰值都大于蹬伸阶段力的峰值,如跳远起跳时退让的冲量占起跳总冲量的87%。力量训练的实践也证明,只进行蹬伸(克制)力量训练不能提高退让力量水平,同样只进行退让力量训练也不能提高蹬伸(克制)力量水平。训练实践也证明,由于不理解或不重视退让力的训练,使运动员不具备与蹬伸力量相适应的退让力量,从而促使或加重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膝、踝关节伤,并因此过早结束运动生涯。田径运动员都应重视与加强对退让力量的认识和加强对退让力量的训练,使退让与蹬伸力量都得到均衡发展,这对提高田径运动技术与成绩的提高是非常有用的。

【注释】

[1]李爱国.田径运动教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www.chuimin.cn)

[2]杨丹.田径运动文化探索与实践[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7.

[3]杨军,丹娟.中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