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田径教学研究:影响器械投掷远度的运动学因素

高校田径教学研究:影响器械投掷远度的运动学因素

【摘要】:人体通过增大投掷技术性动作的幅度和速度,从而可能增大人体对器械的作用冲量而使器械的抛射初速度达到最快,出手初速度是决定器械投掷远度的最重要因素。

决定器械投掷远度的运动学因素主要是器械出手初速度、适宜的出手角度和一定的出手高度,从动作技术的运动学特征方面论述,合理的投掷动作应是在充分利用预加阶段所获的动量基础上使最后用力的动作速度最快和动作幅度处于最大状态,获得最快的出手初速度和适当的出手角度,从而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

1.出手初速度

影响器械投掷远度的运动学因素主要是适宜的出手角度和一定的出手高度。由于重力加速度在地球同一纬度上的值不变,因而在人体投掷器械时重力的影响为一常量,并且不可能改变,影响器械投掷远度的元素之中,最为积极的、不变的因素是器械出手的初速度。人体通过增大投掷技术性动作的幅度和速度,从而可能增大人体对器械的作用冲量而使器械的抛射初速度达到最快,出手初速度是决定器械投掷远度的最重要因素。

2.适宜的出手角度

物体进行斜抛运动时,抛射角度的大小对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远度和高度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当物体的抛射点与落地点处于同一水平面时,抛射角为90°,因而采用45°的抛射角使物体获得最大的抛射远度。但是由于人体进行投掷时器械出发点与落地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着地斜角(即器械出手点同落地点的连线与水平线所构成的夹角)的影响。地斜角越大,则出手角度相对越小,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反比关系。在具体的运动技术教学、训练实践中,根据不同投掷器械运动项目规律及特点,通常将其最佳出手角度称为适宜的出手角度。(www.chuimin.cn)

合理的器械出手角度与器械出手初速度、出手高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就某一投掷项目本身而言,当出手高度保持不变时,器械的出手角度随出手初速度的提高而增加。通常铅球的投掷角度为38°—42°。掷链球的出手角度为40°—44°。铁饼、标枪的出手角度除上述因素的影响外,还存在着空气动力学因素的影响,为使铁饼、标枪在空间飞行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升阻比和较好的飞行稳定性,铁饼、标枪的投掷角度为30°—35°。

适宜的出手角度对器械在空间运动状态具有直接的影响,出手角度对器械运动轨迹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第一,器械出手角度和方向取决于最后用力阶段人体各环节作用于器械的作用力方向与力对器械的作用点。第二,在最后用力阶段,器械应控制在正确的空间位置,沿出手轨迹方向加速运行,应保持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合矢量方向与出手方向一致。第三,由于投掷器械的出手点高于落地点,并且考虑到存在“地斜角”的关系以及受空气动力学因素影响较大的投掷器械(如标枪、铁饼)在空间飞行的状态,因而最佳出手角度不是45°,而是根据其运动的最佳状态各自有其适宜的出手角度。

3.一定的出手高度

器械出手高度是影响投掷远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身高、四肢的长度比和出手瞬间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据研究资料表明,当出手初速度为16米/秒时,铅球的出手高度增加0.2米,其成绩提高0.4米,因而在出手瞬间,运动员动作应充分伸展,以适量提高投掷器械出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