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四类数据环境应用指南

四类数据环境应用指南

【摘要】:根据数据的存储形式可将计算机的数据环境分为四大类:文件系统文件中包含数据,没有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数据库在这类数据环境下,数据库管理系统被当作是一种文件存取工具,而不是真正的数据库系统。总体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将数据组织成第三类和第四类数据环境,以满足各个层次的管理需求。

根据数据的存储形式可将计算机的数据环境分为四大类:

(1)文件系统

文件中包含数据,没有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这类环境的特点是简单和比较容易实现,但存在大量冗余,共享也不方便。

(2)应用数据库

在这类数据环境下,数据库管理系统被当作是一种文件存取工具,而不是真正的数据库系统。不同的应用系统拥有自己的数据库,数据的共享程度仍然不高。这类数据环境有以下特点: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但数据库数目的大量增加会像文件系统那样导致大量冗余,维护成本高。

(3)主题数据库

它们是独立于具体应用的数据资源。这类数据环境的特点是:它需要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模型建立工作,因而实施所需的时间较长,但维护成本很低。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大大加快应用项目的开发速度和加强最终用户与数据库的直接交往。

(4)信息检索系统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推广,人们开发了许多优秀的查询语言。这些查询语言越来越灵活,功能越来越齐全,它们能够生成报表和数据的图形化表示,能以代数逻辑运算处理数据。此类环境是一种被设计得便于一般信息检索和灵活数据搜索的系统,即信息检索系统。

总体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将数据组织成第三类和第四类数据环境,以满足各个层次的管理需求。

其中,主题数据库的建立是信息系统稳定的数据基础,分为两个阶段进行。(www.chuimin.cn)

1.信息过滤阶段

企业或组织使用的信息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种类繁多,有生产信息、商品信息、金融信息、科技信息及各类政策法规等。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客观世界的所有信息都收集上来,所以要通过过滤,识别出对系统有用的信息。

信息过滤的三个层次:

● 语用过滤对信息的价值和效用进行衡量去掉无用的信息

● 语法过滤信息与表示的对象要具有一致性减少表示上的混乱

● 语义过滤当信息借助于特定的符号文字图形图像来表示时在信息交换中

些符号能否被正确理解是否存在歧义是语义过滤的任务

2.主题数据库定义阶段

这一阶段是将过滤识别出来的信息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对每一个主题数据库进行定义工作。需要建立几个主题数据库,每个主题数据库应该包含哪些数据,是规划中的一个难点。一旦主题数据库确定下来,接下来就是对各项数据的定义工作,其工作成果就是今后系统开发的指导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