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信息的概念与性质-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实践教程

信息的概念与性质-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实践教程

【摘要】:2)信息是帮助人们做出正确决策的知识。其中,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以鉴别的非随机符号,它可以是字母、数字或其他符号,也可以是图形图像或声音等。

1.信息的概念

关于信息的定义比较多,《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标准化规范》对信息的定义为:“构成一定含义的一组数据就称为信息”。对信息的定义还有:

1)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2)信息是帮助人们做出正确决策的知识。

3)信息是能够导致某种决策的外界情况。

2.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数据是一种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状态、数量、属性、特征等可识别的符号。而信息则是由数据加工产生的,反映了事物实质与规律的新的数据符号。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如图1-3所示。

用户可以将图1-3看作原料与成品的关系。其中,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以鉴别的非随机符号,它可以是字母、数字或其他符号,也可以是图形图像或声音等。数据是信息系统的原材料,信息系统把数据加工成适合用户使用的形式——信息。为了便于处理,用户要把数据组织成一定的数据结构。

978-7-111-47279-7-Chapter01-6.jpg

图1-3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3.信息的性质(www.chuimin.cn)

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看,信息具有以下基本属性:

1)事实性。事实性是信息最基本的属性,只有符合事实的信息才有价值。

2)扩散性。扩散是信息的本性,信息浓度越大,扩散性越强。信息的扩散性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造成信息的贬值,不利于保密。

3)传输性。信息的传输性能优于物质和能源,信息的传输可以加快资源的传输。

4)共享性。信息可以共享但不能交换。信息不会因某人获得信息而使他人减少信息。

5)增值性。用于某种目的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将耗尽,但对另一目的该信息可能又会显示出新的用途。例如,把报纸上登载的某种产品的消息收集起来,进行分析提炼,可以对这种产品的全貌进行评估。利用信息的这种增值性,从信息“废品”中提炼有用的信息,已是各国收集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6)不完全性。客观事实的知识不可能全部得到,往往也没有必要收集全部信息。只有正确舍弃无用和次要的信息,才能正确使用信息。

7)等级性。处于不同管理层次的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

8)滞后性。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等环节所产生的时间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