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模式的主要观点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模式的主要观点

【摘要】:帕森斯认为,“系统结构的最基本类型是与其所必须满足的系统功能要求相联系”[7],结构就是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表现,“功能就是系统能够与周围环境发生特定形式作用的本能属性”[8]。帕森斯认为,一个社会的生存与稳定与这四种功能体系实现的好坏密切相关,这四种功能之间的功能分化、功能动态及功能交换才使整个社会得以持续和发展。

结构功能理论的出发点是对结构与功能,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关联的研究,它将整个社会看作是一个有序均衡的大系统,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系统内每一个组成部分对系统整体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观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行动理论

帕森斯认为,单元行动是社会行动的最基本单位,其构成要素是行动者、目标、情境、行动规范导向,但行动理论分析的重点应该是整个行动系统,而非具体的单位行动,“行动系统是指行动主体与其环境状态之间发生的某种稳定的相互关系,行动系统又分为社会系统、行为有机体、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四个子系统”[6]。帕森斯在对该体系的分析中认为,行动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体系、组织、国家、社会,即任何层次上的有意义的人类行动。学校课程领导是一个由各个相互联系的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每个部分有机联系并互相作用。本研究的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可视为一个社会单元行动。

2.社会系统理论(www.chuimin.cn)

结构功能理论认为,一定的社会结构必然是一定社会系统的结构,社会系统之所以成为系统是因为其确定的结构。帕森斯认为,“系统结构的最基本类型是与其所必须满足的系统功能要求相联系”[7],结构就是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表现,“功能就是系统能够与周围环境发生特定形式作用的本能属性”[8]。帕森斯认为,“行动系统中的行动作为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各种条件成分向着与规范一致的方向改变的过程”[9]。文化系统不仅能够对制度化的社会角色模式加以维持,而且能以潜隐无形而又能量巨大的特性发挥出它的能动的创造力。任何个体的行动都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任何一个社会系统都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调整其自身结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同支撑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10]。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社会系统中的行动者是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众多个体行动者,行动者既包括行动者个体也包括行动者集体”[11]。本研究的课程领导共同体模式的领导主体,包括个体领导者,也包括由个体组成的功能性共同体。

3.结构功能理论的AGIL模型

结构功能理论认为,结构和功能之间是相互关系、互相作用的关系,结构不是具有实体性的具体的社会组织,而是制约着特定类型角色互动的抽象规范模式。帕森斯提出了行动系统的普遍功能要求:适应(Adaptation)——从社会环境中获得资源,行为有机系统具有“适应”功能,保证资源的供应并在系统中加以合理分配;达标(Goal Attainment)——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以实现目标,人格系统具有“目标达成”功能,确定系统目标的次序,引导资源去实现行动系统的目标;整合(Integration)——每一体系必须维护各部分之间的内部协调,社会系统具有“整合”功能,通过制度化关系连接行动单位,协调各部分实现整体功能;维模(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维持社会规范及体系的连续性,文化系统的价值规范为整个行动系统提供了基本模式,克服系统中不利因素。帕森斯认为,一个社会的生存与稳定与这四种功能体系实现的好坏密切相关,这四种功能之间的功能分化、功能动态及功能交换才使整个社会得以持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