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这一事件后,海洋污染成为海事的重要问题。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深受其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遭受一定的影响,严重破坏了多瑙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并引发了国际诉讼。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价远途取水饮用,有些地方出现居民抢购矿泉水的场面,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淮河水污染事件”。......
2023-10-28
2007年夏天,中国的五湖之一——太湖,发生了严重的蓝藻水污染事件。无锡太湖局部水域在5月29日爆发蓝藻引发无锡城市水危机之后,太湖梅梁湾西部水域,再一次出现蓝藻聚集的现象。
蓝藻又称蓝绿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常见的种类有色球藻、念珠藻、地木耳、发藻等。蓝藻无真正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蓝藻细胞内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并放出氧气,放氧是蓝藻与光合细菌的主要不同之处。其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大量的藻蓝素及藻红素等,所以多数蓝藻呈蓝绿色,有的呈红色或黄褐色。蓝藻生命力极强,可生活在淡水、海水、潮湿的岩石、土壤,甚至树干上;而且在极热、极冷或非常干燥的气候环境中均能生存。有些蓝藻是名贵食品 (如发菜),有的蓝藻死后沉积海底形成藻礁,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固氮蓝藻能提高土壤肥力。蓝藻有时也造成危害,在湖水遭到严重有机污染,氮、磷含量超标呈重富营养化状态下,再遇上适宜的温度 (气温在18℃左右)等条件,蓝藻就可能爆发疯长。蓝藻其实呈绿颜色,大量浮藻覆盖在水面上像一层粘糊糊的“绿油漆”,专家们为它取了个靓丽的名称——蓝藻水华。水华爆发时,水中的溶解氧被蓝藻大量消耗,鱼类等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不仅变了颜色,还有臭味。长期如此,湖泊失去了功能,成为死湖。
蓝 藻
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 (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 (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www.chuimin.cn)
无锡水污染事件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出现频发的态势。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显示,自2005年底松花江事件以来,我国共发生140多起水污染事故,平均每两三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故。
据资料显示,这些年来,数以千计的污染企业在太湖沿岸聚集。尽管太湖治理一直没有停歇,但治理的速度终究赶不上污染的速度。这些污染企业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只顾追逐企业自身利益,严重破坏了周边的自然环境。
有关大自然的报复的文章
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这一事件后,海洋污染成为海事的重要问题。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深受其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遭受一定的影响,严重破坏了多瑙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并引发了国际诉讼。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价远途取水饮用,有些地方出现居民抢购矿泉水的场面,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淮河水污染事件”。......
2023-10-28
三河三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以淮河、太湖两个流域开展得最早。因此这两个流域暴露的问题最具代表性。对面源污染未作有效控制。湖泊集中全流域汇水,是流域污染的综合反映。......
2023-11-20
城市水污染综合整治是指应用多种手段,采取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控制水污染。城市水污染综合整治措施的内容非常丰富,这里仅介绍几种主要的措施。在水环境综合整治中,应该针对这两方面原因,分别采取对策。因此,在调整城市工业布局和建设城市下水管网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保证城市水污染负荷的合理分布。......
2023-11-19
第五章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政策民族问题在世界上多民族国家和地区几乎都存在,不同的是各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方法和政策有所不同。第一节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
2024-01-25
其中第三个步骤是难点,也是有效反思的关键。反思正是从这一“不舒服”处开始的。从以上案例可见,反思起因于感性阶段,结束于对观念之间的差距的初步认识。......
2023-08-05
第十章新闻调查新闻调查,就是新闻意义上的调查报告,就是针对当前某个较为重要的专题,或读者广泛关心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表扬先进典型、揭露问题实质、总结工作经验教训、探讨事物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目的,根据调查研究的成果和材料写出来的一种常用新闻文体。......
2024-03-18
而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因素,对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但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二是产品质量存在隐患。......
2023-11-2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02年成立了“中国国家能源综合战略和政策研究”课题组,历经两年研究后得出预测结论:中国的能源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和挑战,能源的供应将日趋紧张。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发展研究所提出通过“节能优先”和“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来实现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