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蒙古兔的食害特性及分类管理

蒙古兔的食害特性及分类管理

【摘要】:蒙古兔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动物。但是,蒙古兔对农作物和林木危害较重。蒙古兔危害通常集中发生。3年生以上的林木因树皮老化变硬,基本不再受蒙古兔危害。危害症状以咬断树干和啃皮为主,咬断部位断面十分光滑,如刀削一样;少数可见蒙古兔取食幼树叶片、枝梢等。6月上旬麦收以后,蒙古兔则转向大豆地取食新生豆苗。在8月下旬,长大的豆叶仍是蒙古兔的主要食物。

蒙古兔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动物。干燥粪便为中药望月砂,有杀虫、明目之功效;其肉、血、骨、脑、肝亦可供药用,同时也是传统的裘皮资源。但是,蒙古兔对农作物和林木危害较重。小麦、花生和大豆等作物播种后即盗食种子,出芽后则啃食幼苗,甚至连根一齐吃光。冬季啃食树苗和树皮,对林木和果树破坏很大。在牧区则与家畜争食牧草。同时又是兔热病、丹毒、布氏杆菌病和蜱性斑疹伤寒病等病原体的天然携带者。

蒙古兔数量18年一个周期。2003年蒙古兔在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普遍发生,仅陕甘宁地区种群数量就达2 000万~3 300万只,给当地农林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蒙古兔危害通常集中发生。在同一区域或同一片林地内,有的地块几乎每株树都被啃食;在造林地里,蒙古兔顺行顺垄一株一株地啃咬,边吃边拉,林地兔道、爪印和兔粪随处可见,成百上千亩的林木被啃食危害;局部区域甚至出现了“边栽边吃,常补常缺”的现象。预计2018年~2022年,蒙古兔数量又将进入高峰期(韩崇选等,2015)。

(一)蒙古兔对林木被害类型

蒙古兔对林木的危害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韩崇选等,2015):

1.剪株型以侧柏为例,地径在1.5 cm以下时,草兔只在地上10 cm左右处将苗木剪断,取食苗木嫩枝;地径在1.5 cm以上时,剪株现象不明显,草兔取食干部的幼嫩枝条及鳞片。

2.啃皮型主要危害大树,危害部位以1 m以下为主,将树皮环剥,或全部啃光,或从下到上呈条状剥皮。

3.食根型主要危害1年生幼苗。将新栽植的幼苗连根拔起,然后取食幼苗根部,以对沙棘苗的危害最为突出。

4.食苗型危害农作物青苗以及林木的实生苗和萌生苗。将新萌发的实生苗和萌生幼苗,平地面咬断,取食茎叶部分。以刺槐和仁用杏表现较多。

(二)蒙古兔对主要造林树种危害规律(www.chuimin.cn)

1.侧柏蒙古兔从地面以上10 cm处咬断树苗,或吃掉幼树枝干,致使苗木生长缓慢或死亡。咬断部位为斜型,为一次性咬断,被咬断的树苗有些可从地上部位另发侧芽,可继续生长但生长缓慢,影响成林。

2.刺槐主要危害3年生以下的小苗木。冬季,特别是在下雪后,受食源匮乏的影响,蒙古兔啃咬刺槐树皮,影响林木的生长,有5%~10%苗木地面以上10~40 cm处的树皮被蒙古兔啃光,致使林木死亡;树皮被啃掉后,少数树木伤口可以愈合,林木还可以继续存活。3年生以上的林木因树皮老化变硬,基本不再受蒙古兔危害。

3.仁用杏主要危害3年生以下的仁用杏,对3年生以上的仁用杏危害较轻。危害症状以咬断树干和啃皮为主,咬断部位断面十分光滑,如刀削一样;少数可见蒙古兔取食幼树叶片、枝梢等。若树皮不被整圈环剥,林木还可存活,但生长受到一定影响。

4.沙棘主要危害新栽的沙棘幼苗,白天栽的沙棘苗,晚上就会连根拔起把根吃掉。

5.油松主要啃食油松树皮,也取食幼嫩的木质部。危害时在取食部位啃咬,形成楔形缺口,缺口内可见明显齿痕;偶然可见咬断的林木(韩崇选等,2015)。

(三)蒙古兔在农田的危害规律

在北方,从1月下旬开始,蒙古兔多在麦田边缘取食麦苗,麦苗长出便被吃掉。在5月中旬偶见其匿于麦田中部取食麦苗。6月上旬麦收以后,蒙古兔则转向大豆地取食新生豆苗。与麦田相似,边缘部分受害严重。在8月下旬,长大的豆叶仍是蒙古兔的主要食物。另外,蒙古兔也啃食即将成熟且距地面较低的水果,啃食后3~5 d开始腐烂,失去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