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有害生物中啮齿动物属庞然大物,但在哺乳动物中却属小型,少数体型大的种类也仅属中型。由于地理分布和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不同,啮齿动物的体形、眼、耳、尾、毛、肢、趾、爪也有不同。生活在开阔的草原景观中的啮齿动物具有发达的听觉器官,如兔、鼠兔及跳鼠具有发达的耳壳。......
2025-09-30
性比和年龄组成是种群的特征之一,它与种群动态有密切的关系。
(一)种群性比性比是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关系。通常用♂/♀或♀/♂来表示,或以种群总数量∶雄鼠(或雌鼠)数量的百分率来表示。
种群的性比,随季节和年份变化,调查时应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分别统计,最好将成年体与幼体分开。在统计性成熟个体的性比时,应与种群的繁殖状况和数量动态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对于绝大多数鼠类,可根据泌尿乳头的开口部位来确定性别,这种方法对成体、幼体,甚至乳鼠和发育到后期的胚胎都能正确鉴别(图1)。但这种方法不适合免、河狸等外生殖器不明显的种类。河狸两性生殖器和肛门部开口在共同的类似泄殖腔的皮褶内(因未形成封闭的腔,以下称泄殖区),只有捕捉检查,有经验者才能正确判别。因为皮褶内除肛门外,两性都有肛腺囊和河狸香囊的开口,雄性无阴囊,睾丸处于腹腔内,阴茎隐于包皮内。泄殖区内只有类似阴道口的包皮皮褶,且皮褶内各管道的开口都十分宽松,皱挤在一起,给初试者鉴别带来困难。对于有经验者来说,只要在泄殖区前方用手指轻轻抚摸,即可感到皮下阴茎的存在与否,以此来确定性别。
(二)种群年龄结构
动物种群年龄结构,是各种动物种群的主要特征,也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如果掌握了各月和年度种群年龄组成比,可以帮助分析月际及年间种群数量变动趋势。要研究年龄结构,首先要根据鼠类的生长规律确定划分年龄级(组)的标准特征。(https://www.chuimin.cn)
一般认为小型兽类体重,体长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长,故早期一些学者常用体重从幼体至老体进行体重等距间分组,或以体长做等距间分组,这种划分人为因素太大,且易受测量误差的影响,特别是雌性个体妊娠的干扰。
对大多数动物来说,体重和体长指标只具有幼年期使用的价值。因为许多动物在达到成年后,体重和体长不再增长。但是,这一方法很适用于一些小型啮齿类。例如,黑线姬鼠和小林姬鼠等,能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体重。因为此法简便、有效,而被广泛使用。安徽卫生防疫所(1976)根据臼齿磨损程度,在划分黑线姬鼠年龄组的基础上,对照其体重和体长,得出与上述相对应的年龄组指标。
黑线姬鼠各年龄组的体重与体长都存在正相关,方差分析的结果证明,各组间体重、体长的均值差异极显著。当以体重鉴定年龄与体长鉴定年龄的结果不一致时则以体长为准,因为体长的变异范围小于体重的变异(如孕鼠胚胎的影响,产前与产后体重差异很大),体重还受季节营养状况、换毛周期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讲,研究一些生态寿命短的小型兽类的年龄组,用体重作为主要指标来划分是可行的。但由于体重受取食程度、繁殖和肥满度等因素的左右,影响年龄分组的准确性。张洁(1985)提出用胴体重(除去内脏及胚胎后的体重)划分鼠类年龄组,方法简便,相对准确,优于体重指标。王廷正首次对无齿根的鼢鼠用头骨重量法划分年龄组获得成功。
随着形态学发展,产生了许多年龄鉴定方法、诸如臼齿磨损度,眼球水晶体干重法,头骨骨学特征的一些量度,和头骨干重法,或者有人提出用主成分分析法等。各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普遍使用。方法确定之后,就可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分别统计鼠类种群的年龄组成,结合其繁殖状况,分析种群数量变动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农林有害生物中啮齿动物属庞然大物,但在哺乳动物中却属小型,少数体型大的种类也仅属中型。由于地理分布和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不同,啮齿动物的体形、眼、耳、尾、毛、肢、趾、爪也有不同。生活在开阔的草原景观中的啮齿动物具有发达的听觉器官,如兔、鼠兔及跳鼠具有发达的耳壳。......
2025-09-30
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啮齿动物的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等。在颅部两侧生有一对外耳,其耳壳的长、短和形状因不同鼠种营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差异很大。啮齿动物的体躯较长而略呈弓形弯曲。雌性的生殖口,阴门位于肛门前方,其前方另有一尿道口。因此,通常需用剖检法确认此年龄段鼠类的性别。......
2025-09-30
在种群逻辑斯渧增长模型中,K值是可以无限接近而不可超越的。实际上,种群可以超过K值,同时K值本身也不是一个不变的量,当种群增长到K值附近时,其变化有几种可能性:种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在一个水平上;种群崩溃,甚至消亡。通常种群数量达到一定水平以后,经常进行有规律或无规律的波动。研究证实幼鼠性成熟是种群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其次是繁殖期的长短。......
2025-09-30
(一)颅骨背面颅骨背面从后向前依次为枕骨、顶间骨、顶骨、鳞状骨、额骨、颧骨、泪骨、上颌骨、前颌骨和鼻骨。鼻前颌缝是鼻骨、前颌骨间的骨缝。项嵴是枕骨和顶间骨、顶骨相接的横嵴,构成头骨的后缘。......
2025-09-30
一般来说,自然种群有三个基本特征:①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一)种群密度种群密度通常以单位空间的个体数或生物量来表示。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上的出生率称为实际出生率。有指整个种群的平均死亡率,也有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群体的特殊死亡率。故有人认为,鼠类的极高出生率是对极高死亡率的一种适应特点。因此研究种群的数量动态,不能离开种群内的年龄分布状况。......
2025-09-30
如森林鸟类群落、草原啮齿动物群落,或者植食性昆虫群落、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黑线仓鼠+达乌尔鼠兔+达乌尔黄鼠群落。在生产实践中,有害动物的防治、珍稀动物的保护、资源动物的合理利用等问题已不再是单纯依靠种群生态学所能解决的,它还涉及群落生态学或以生态系统为背景的高层次研究。目前动物群落生态学已成为动物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总的来看,我国关于啮齿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工作,大多集中在群落结构方面。......
2025-09-30
迁移动物群的性别和年龄的组成表明迁移与繁殖的关系。当生活条件恶化时,就会发生非周期性的迁移。(三)鼠类活动的距离鼠类的活动多循一定路线,如褐家鼠常沿墙根、墙角、夹道行走,在这些地方常形成明显的跑道。它们的活动范围,沙鼠一般100~200 m,远可达1 000 m左右,黄鼠300~500 m,跳鼠的活动范围的半径可达数千米,布氏田鼠迁移距离远至4~10 km。......
2025-09-30
(一)头骨的基本度量头骨的测量包括以下内容。是指从头骨的最前端突出部至最后端的直线距离,即头骨的最大长度。指左右鼻骨与两前颌骨后端接合点间的直线距离。图1-9兔形目Lagomorpha头骨主要测量点图1-10啮齿目Rodentia头骨主要测量点15.鼻颅长是从鼻根点到项嵴后缘突出点的直线距离。位于门齿中缝外缘齿槽基部,是骨测量法的标记。......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