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啮齿动物数量调查方法-铗日法及其适用范围

啮齿动物数量调查方法-铗日法及其适用范围

【摘要】:各类啮齿动物的生态习性和栖息环境不同,其数量调查方法也不相同。(一)铗日法铗日法适用于小型啮齿动物的数量调查,特别是夜行性的鼠类密度的调查。同一系列的研究,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可比性,鼠铗和诱饵必须统一,不得中途更换。统计堵洞数、有效洞数、百铗捕获数,计算百铗捕获率和鼠口密度,连续调查5 d。两人合作调查最为适宜。

各类啮齿动物的生态习性和栖息环境不同,其数量调查方法也不相同。

(一)铗日法

铗日法适用于小型啮齿动物的数量调查,特别是夜行性的鼠类密度的调查。铗日法使用得当,可以调查当地的鼠种、相对数量、鼠类种群结构、繁殖状况等宝贵资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其缺点是诱饵对各种鼠种诱惑力不同,在较短时间内不能完全反映该地的鼠种组成;鼠铗易丢失、损坏,须及时补充;所须样本量大,特别是进行种群动态调查时,铗次数不能过少。全国植保总站要求在调查鼠密度时,每一栖息地类型布放鼠铗的总数不少于300铗次。

一铗日是指一个鼠铗捕鼠一昼夜,通常以100铗日作为统计单位,即100个铗子一昼夜所捕获的鼠数作为鼠类种群密度的相对指标—铗日捕获率。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P为铗日捕获率(%),n为捕获鼠数(只),Cl为布铗总数(铗),T为捕鼠昼夜时间(d)。

铗日法通常使用中型板铗,具托食踏板或诱饵钓的均可。诱饵以方便易得并为鼠类喜食为准,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同一系列的研究,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可比性,鼠铗和诱饵必须统一,不得中途更换。

在野外放铗时,最好两个人合作。前一人背上鼠铗并按铗距逐个把鼠灾放在地上,后一人手持一空铗,在行进中固定诱饵(也可预先把难以脱落的诱饵固定在鼠铗上)并支铗,将支好的铗放在适宜地点,顺手拾起地上的空铗,继续支铗、放铗。放铗处勿离应放交点太远,以免收铗时难以寻找。放完一行鼠铗,应在行的首尾处安置醒目的标记。

由于风雨天鼠类活动会发生变化,故风雨天统计的铗日捕获率没有代表性;若鼠铗击发而铗上无鼠,只要有确实证据说明该铗为鼠类碰翻,应记作捕到1鼠。

1.铗线法铗线法又叫铗日法、铗夜法。在栖息地内,将鼠铗按5 m的间隔距离放置成鼠铗线,每条线布放100或50个鼠铗,行距不小于50 m,连捕2~3 d,再换样方。如果鼠铗是连续昼夜放置称为铗日法,如果只在夜间布放就称为铗夜法。

2.定面积铗日法在每块标准地内,将100个鼠铗按铗距5 m、行距20 m的平行线、或按Z字形、棋盘式等形式顺势布放。鼠铗布放后,间隔24 h进行检查,用空铗将已捕获鼠的鼠铗替换,48 h后将捕鼠铗全部收回(有条件的地方,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捕获率,可将收铗时间延长至72 h,并间隔12 h检查一次)。逐日统计捕获害鼠的数量并分雌雄记载。在备注中注明是48 h还是72 h的捕获数。并计算捕获率。沙鼠类调查时,在1 hm2标准地内,将所有沙鼠洞口堵塞。24 h后,以新鲜胡萝卜为食饵,在鼠抛开的有效洞口布铗,共100铗次。统计堵洞数、有效洞数、百铗捕获数,计算百铗捕获率和鼠口密度,连续调查5 d。

(二)统计洞口法

统计一定面积上和一定路线上鼠洞洞口的数量,也是统计鼠类相对密度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植被稀疏而且低矮、鼠洞洞口比较明显的鼠种。

统计洞口时,必须辨别不同鼠类的洞口。辨别的方法是对不同形态的洞口进行捕鼠,观察记录各种鼠洞洞口的特征,然后结合洞群形态(如长爪沙鼠等群居鼠类)、跑道、粪便和栖息环境等特征综合识别。同时,还应识别居住鼠洞和废弃鼠洞。居住鼠洞通常洞口光滑,有鼠的足迹或新鲜粪便,无蛛丝。

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选择不同大小面积的样方,一般样方面积为0.25~1 hm2。还可根据不同需要,分别采用方形、圆形和条带形样方进行统计。

1.方形样方常作为连续性生态调查样方使用。面积可为0.25、0.5、1 hm2,样方四周加以标志,然后统计样方内各种鼠洞洞口数。统计时,可以数人列队前进,保持一定间隔距离(宽度视生境植被情况而,草丛稀可宽些,草丛密可窄些)。注意防止重复统计同一洞口,或漏数洞口。

2.圆形样方在已选好的样方中心插一根长1 m左右的木桩,在木桩上拴一条可以随意转动的测绳,在绳上每隔一定距离(依人数而定)拴上—条红布条或树枝。一人拉着绳子缓慢地绕圈走,其他人在红布条之间边走边数洞口。最好是在数过的洞口上用脚踩一下,作为记号,以免重数或漏数。如果只有两人合作,可用3条长度相同的绳子。绳子一端拴上铁环,另一端拴上铁钉。将铁环套在圆心的木桩上,按一定距离将铁钉固定在圆周上。然后,分格从圆心向圆周数洞口。第一次数完后,移动绳子,再分格统计洞口。如此,反复交替数完为止。如果只有一人操作时,也可以从外边开始,把测绳分段,每绕1圈数1层。分几圈数完为止。

3.条带形样方条带形样方法也叫路线调查法,适合有明显痕迹,如土丘(鼢鼠、棕色田鼠、鼹形田鼠)、洞口(沙鼠、黄鼠)或白天频繁活动(鼠兔、旱獭)的鼠类密度调查。其方法是选定一条调查路线,长一千米至数千米,要求能通过所要调查的各种生境。在路线上调查时,用计步器统计步数,再折算成长度(m);行进中按不同生境分别统计2.5 m或5.0 m宽度范围内的各种鼠洞洞口数。用路线长度乘以宽度即为样方面积。两人合作调查最为适宜。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P为鼠口密度,单位为只/hm2(或洞群/hm2、土丘群数/hm2等),n为调查的鼠数(或鼠痕迹数),L为条带样方的长度,单位km,B为条带样方的宽度,单位m。

在大面积踏查时,条带形样方调查可乘马、乘车进行,线路长度骑马时用平均速度与统计时间的乘积表示,乘汽车时可采用汽车里程表上的数据;条带宽度以能清晰地观察统为样方面积。

应用条带形样方统计大沙鼠洞群密度时,可先假定直线所穿过的洞群数等于路线带中具有的洞群数,带的宽度相当于洞群的平均横径(与路线方向垂直的横径)。这样,在调查中,只要统计直线所通过的洞群数目,即使是通过其少部分的也计算在内,并测定洞群的横径,然后根据许多洞群的横径求出乎均横径。以直线的总长度乘以平均洞群横径,就是路线带的总面积。那么,只要以直线所通过的洞群数除以路线带的总面积,就会得到洞群密度,即单位面积中的洞群数。其计算公式为:

这个方法较为简便,误差小,结果可靠。

4.洞口系数调查法洞口系数是鼠数和洞口数的比例关系,表示每一洞口所占有的鼠数。应测得每种鼠不同时期的洞口系数(不同季节鼠的洞口系数不同)。

洞口系数的调查,必须另选与统计洞口样方相同生境的一块样方,面积为0.5~1.0 hm2。先在样方内堵塞所有洞口并计数(洞口数),经过24 h后,统计被鼠打开的洞数,即为有效洞口数。然后在有效洞口置铗捕鼠,直到捕尽为止(一般需要3 d左右)。统计捕到的总鼠数,此数与洞口或有效洞口数的比值,即为洞口系数或有效洞口系数。

对于可分出单独洞群的群居性鼠类,可不设样方,直接选取5~10个单独洞群,统计洞口系数或有效洞口系数。调查地区的鼠密度,在查清洞口密度或有效洞口密度的基础上

用有效洞口系数求出的鼠密度准确度较高,但费工也多。

5.定面积堵洞法在一定面积内,把所有的洞都刨开,若是一般的洞就把洞堵上,如果是鼢鼠、棕色田鼠的洞,就打开其洞口,做好标记,统计数量;经24 h后检查,被盗开的洞的数量,鼢鼠、棕色田鼠封的洞数量,然后计算单位面积内的鼠的密度。取样要有代表性,各种不同类型的林地,样地面积最好选1 hm2,不应少于0.5 hm2,样地面积过小,误差很大。这种方法的缺点:各种林地鼠种的洞穴彼此不分,只能一般地统计鼠类的总数,不能分种。如果经验丰富,可以根据鼠的足迹、粪便、食迹残余、洞穴的位置、形状,确定洞穴居住鼠种。

(三)鼢鼠密度调查法

1.样方捕尽法选取0.5 hm2的样方,用弓箭法或置铗法,将样方内的鼢鼠捕尽。捕鼠时,先将鼠的洞道挖开,即可安置捕鼠器,亦可候鼠堵洞,确知洞内有鼠后再置捕鼠器。鼠捕获后,一般不必再在原洞道内重复置铗,但在繁殖前或产仔后或个别情况下,偶有二鼠同栖一洞时,仍应采用开洞法观察一个时期,防止漏捕。一般上午(或下午)置铗,下午(或次日凌晨)检查,至次日凌晨(或次日下午)复查。每次检查以相隔半日为宜,捕尽为止。这一方法所得结果,接近于绝对数值。但费时费力,大面积使用比较困难。

2.大面积捕尽法鼢鼠的洞道在地下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一个鼢鼠的洞道常迂回曲折,延及数百米以上,也有在小面积土地上聚有多只鼢鼠的洞道。故可采用大面积捕尽法。这种方法可避免统计数量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得到比较接近于自然的数量。

选取样地的数量和类型,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而定。通常可按大比例尺地图依各景观或生境在工作地区中所占百分比确定。调查时间长短主要取决样地鼢鼠密度和调查者对鼢鼠地表活动迹象的判断能力及其对捕捉鼢鼠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

欲精确计算样地内的鼢鼠数量,首先测算样地面积。对平整的样地,步测后直接计算即可;对不整多边形的样地,需进行面积测算。依据样地内捕获的鼢鼠数量与面积的比值,即可测知单位面积内的鼢鼠数量。即:

综上所述,对鼢鼠数量统计调查,采取大面积捕尽法的优点是:较精确地反映自然种群数量,调查结果误差小;可以同时收集多种生态学资料,只是每单位样地调查需要时间较长。

3.切洞封洞法在土丘不明显的情况下,利用鼢鼠的堵洞习性采取切洞堵洞法进行调查。具体方法是:在样地内,沿洞道每隔10~15 m(视鼢鼠在地面上拱起的土丘分布而定)探查洞道,并切开洞口,要求每公顷切开洞口100个,不足100个均按实际切洞数计。切洞一昼夜后调查堵洞数,堵洞者即为有效洞口。以鼢鼠堵洞与切开洞口数之比值,求出一定面积内鼢鼠数量。在统计上,堵洞率低于30%,说明鼢鼠在前一个时期处于大量死亡或迁移;堵洞率高于60%,说明鼢鼠个体发育良好,没有受到抑制。(www.chuimin.cn)

采用切洞封洞法调查鼢鼠,方法简便迅速,适用于广大地区,但其缺点是不能较精确地反映数量。因为在实际调查中常发现一只鼢鼠的洞道时或长而曲折,时或聚集一处;被切开的多个洞口,往往属于一个洞系,只为一鼠所堵;也可能属于多个洞系,为多只鼠所堵;至于繁殖季节,还有两只鼠同居一洞的现象。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可在有效洞口采取弓箭(地箭),将其鼢鼠全面捕尽,求出样地鼢鼠数与有效洞口数系数。以样地内有效洞口数乘系数即可得出鼠口密度。

4.土丘群系数法每种立地类型选择一块面积1 hm2的标准地,统计标准地内的新土丘数。根据土丘挖开洞道,间隔1昼夜进行检查,凡封洞者即为有效洞。在有效洞布十字形弓箭,弓箭与洞口的距离为切开洞口直径的2倍。一昼夜检查一次,及时重设弓箭,连续捕杀2昼夜。然后统计捕获的鼢鼠数量和鼠种,计算出土丘系数和捕获率。根据下式计算土丘系数:

然后在各种立地类型标准地内分别统计土丘数,乘以土丘系数,则为鼢鼠的相对数量。

捕获率计算公式如下:

捕获率可作为鼢鼠密度的相对指标。

(四)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在野外调查时能同时获得大量信息,如种群密度、巢区、活动距离、存留率、丧失率,季节迁移等,所以应用很广。

1.操作过程用捕鼠笼按一定规程捕捉活鼠。布笼方式一般采用棋盘式,笼距因鼠种不同而异,如田鼠一般为10~15 m,姬鼠和仓鼠一般10 m;笼数最好有100个。

先将捕鼠笼在待调查地段按行、列布成方阵,预诱2~3 d,即敞开笼门,让鼠自由进出鼠笼,取食诱饵,不捕捉,使鼠适应捕鼠笼。诱饵因鼠种而异,一般经验是花生米较好。捕鼠前先将布笼点定好坐标,例如Ⅲ-5即为第三行第五列鼠笼。预诱后开笼捕捉,捕捉期可,每天至少查两次鼠笼。捕到的鼠应进行标志。标志的方法很多,如切趾,带标明编号的耳环、脚环等。国内常用切趾法,此法可靠,不易损失标志号。

切趾法即切去鼠前后足的不同的趾来表示该鼠的号数。如个位数字用右后足趾表示,十位数字用左后足趾表示,百位数字用右前足趾表示,千位数字用左前足趾表示。鼠的后足有5趾,可由内向外(即内拇指至小趾)每切去一趾代表号数1~5,切去内侧2趾(拇指和食趾)为6,切去食趾和中趾为7,切去中趾和无名趾为8,切去小趾和第4趾为9。鼠的前足多为4趾,由内向外,每切去1趾代表号数1~4,切去内侧2二趾为5,切去由内向外第2和第3趾为6,切去第3和第4趾为7,切去第1和第3趾为8,切去第2和第4趾为9,不切者为0。为了容易辨别个别足趾所代表的数字,可以事前绘一张全部四足每一足趾都有数字的图,以后便可根据图中所列数字进行计算。

标志流放工作需由2人协作进行。一人专司标志,另一人作登记及协助工作。标志时,用大小适当的布袋套住鼠笼笼门、提起活门,驱鼠进入袋内,用手捏住袋口,并将其连续折叠,以防鼠从袋口逃出。先称量体重(布袋和鼠的总重量减去布袋的重量),然后隔着布袋将鼠捏住,打开袋口,用一只镊子将鼠后腿铗住拉出袋口,先将鼠趾消毒,再切趾编号(齐趾根切去)。最后用镊子将鼠的尾根铗住,使鼠腹面向上,用另一手持镊子轻轻撕拉肛前皮肤,如发现有另一开孔,即为雌体,否则为雄体。逐项记录鼠的种名、性别、标志号、捕获日期、进笼号数、体重等。标志毕,立即就地释放。

2.种群大小的测度方法

(1)Lincon指数法(Lincon index method)在封闭的种群中(无新生、死广亡和迁移),若被标志者分布均匀,则被标志鼠与末标志鼠被重捕的概率相等,即总体中被标志者所占比例与重捕样品已标志者所占比例相等。该法仅适用于一次标志,一次重捕的调查估计。设N为总鼠数;M为总体中被标志鼠数,即第一次捕捉时的标志流放数;n为重捕的样品鼠数;m为重捕样品中已标志鼠数。则:

其标准误(S.E)为:

95%置信区间为N±2S.E。

例:标志流放了沙鼠45只,重捕得40只,其中已标志鼠有l 8只。求此地沙鼠数及其置信区间。

95%置信区间为100±2×13.61=100±27.22(只)。即估计该地沙鼠95%的可能在72.78~127.22只之间。

(2)Schnable估测法(Schnable method)因为1次标志1次重捕难以获得足够的重捕数,于是产生了多次标志多次重捕法。Schnable估测法法仍然假定种群是封闭的,所以要在短时间内多次重捕才行。在标志、重捕中收集下列基本数据:

ni为在第i次取样时的捕获鼠数;

mi为在第i次捕获物中的已标志个体总数;

Ui为在第i次取样时,新标志并释放的个体数;

Mi为在第i次取样时,总体中已标志个体的总数。

在一般情况下,ni=mi+Ui,但是,若操作中出现了死亡,则ni>mi+Ui

总体的估计量(N)公式为

如要估计的置信区间,一般要先求出1/N的方差

a为取样次数。然后求出1/N付的标准误:

最后估计种群大小(N)的95%置信区间。查自由度为(a-1)时的t0.05值,1/N的置信区间为1/N±t0.05S1N。取其倒数,即可得到N的95%置信区间。

(五)去除取样法

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用同样的方法,可以从总体中捕得一定比例的个体。如连续捕捉,每次捕得的鼠数将逐次递减,而获鼠总数会不断上升,当日捕获鼠数为0时,获鼠累积数就相当于当地鼠的总体数量。即,日获鼠与获鼠累积数呈一元线性回归。因此,将每日捕获鼠数作纵坐标(Y轴),获鼠总数作横坐标(X轴),可得一回归直线,该线与X轴的交点即为总体的估计值。

在样方中划出间隔距离为10~15 m的网格,共8×8格,每一交叉点放鼠铗2个,须诱2~3 d,然后连续支铗捕鼠5 d,将每天捕鼠数填于表1-3中。按表中数据作图或求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令Y=0,求出X值,即为总体的估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