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自然种群有三个基本特征:①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一)种群密度种群密度通常以单位空间的个体数或生物量来表示。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上的出生率称为实际出生率。有指整个种群的平均死亡率,也有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群体的特殊死亡率。故有人认为,鼠类的极高出生率是对极高死亡率的一种适应特点。因此研究种群的数量动态,不能离开种群内的年龄分布状况。......
2023-11-22
(一)头骨的基本度量
头骨的测量包括以下内容(图1-3~图1-7,图1-9,图1-10)。
1.头骨最大长(greatest length)过去的文献中与颅全长混用。是指从头骨的最前端突出部至最后端的直线距离,即头骨的最大长度。
2.颅全长(greatestlength)简称颅长。是指从上齿槽中点至项嵴后缘突出点的直线距离。
(1)上齿槽中点(prosthion)指两前颌骨最前端中点,对于前颌骨前端分开的类群,采用两前颌骨最前端连线之中点。
(2)项嵴后缘突出点(akrokranion)指头骨顶部最后缘突出点,也就是枕骨的最后端,包括枕外嵴。
3.枕鼻长(occipitionasal length)也称枕鼻骨长(occipitionasal length)。指从鼻缝点到项嵴后缘突出点的直线距离,也可以定义为鼻骨前端至枕骨最后端的直线距离。
4.颅基长(condylobasal length)也称枕基长,是指从上门齿前面最前端或其连线中点至项嵴后缘突出点的直线距离。
5.颅基底长(condylobasilar length)指从上门齿中缝与齿槽后缘交点至头骨左右枕踝后缘连线中点的直线距离,也可以理解为是从前颌骨的上门齿后面至枕骨最后端的直线距离。
6.基长(basal length)是指从上齿槽中点至枕骨大孔下缘中点(basion)的最短距离。
7.基底长(basilar length)指从上门齿中缝与齿槽后缘交点至枕骨大孔下缘中点的直线距离。
8.前颌长(premolare-prosthion length)指从上齿槽中点至两上颊齿列最前缘端连线与腭中缝交点的最短距离。
9.鼻骨长(greatest length of the nasals)指鼻骨最大长度,指从鼻缝点到两鼻骨后缘连线中点的直线距离。
10.鼻骨宽(greatest width of nasal)也称鼻骨最大宽,指左右鼻骨外侧缘间的最大宽度。
11.鼻骨前宽(width of front-end nasal)指左右鼻骨前端与两前颌骨前端接合点间的直线距离。
12.鼻前颌宽(nasal-premaxilla width)也称鼻骨后宽。指左右鼻骨与两前颌骨后端接合点间的直线距离。
13.鼻上颌宽(nasal-upper-jaw width)指左右鼻骨与两上颌骨前端接合点间的直线距离。
14.鼻吻长(viscerocranium length)是从上齿槽中点到鼻根点的直线距离。鼻根点(nasion)也称鼻根,是额骨前缘与鼻骨中缝的交点。
图1-9 兔形目Lagomorpha头骨主要测量点
图1-10 啮齿目Rodentia头骨主要测量点
15.鼻颅长(midian frontal length)是从鼻根点到项嵴后缘突出点的直线距离。
16.腭长(palatilar length)指从上门齿槽中点到后鼻棘点的距离。后鼻棘点(staphylion)也称颅骨测定点,是翼间孔前缘与腭中缝的交点。
17.颧宽(zygomatic breadth,zygomatic length)是指左右颧弓外缘间的最大宽度。也就是左右颧点间的距离。颧点(zygion)是两颧弓外侧的最突出点。
18.口盖长(palatal length)是指从中间门齿齿槽前缘到腭部后缘(不包括棘突在内)的最短距离。也就是从上门齿槽中点到翼间孔最前端(不包括棘突在内)连线的距离。
19.齿虚位(diatesma length)也称齿隙和齿隙长(length of the diastema),指从最后门齿槽后缘到同侧前臼齿槽最前缘的距离。
20.上颌齿隙长(length of the diastema)指从最后上门齿槽后缘到同侧前臼齿槽最前缘的距离。
21.眶间宽(interorbital length,least breadth between the orbits)指左右眼眶前缘与泪管(entorbitale)对应位置间的距离。也是左右眼眶内缘之间的最小距离。
22.乳突间距(greatest mastoid breadth)也称后头宽(width of brain case)和乳突宽(mastoid width),指后头两乳突外侧最突出点(otion)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定义为颅骨后部左右乳突之间的最大宽度。
23.听泡长(length of tympanic bulla)听泡的最大长度(不包括副枕突在内)。(www.chuimin.cn)
24.听泡宽(width of tympanic bulla)听泡的最大宽度。
25.下颌骨长(mandibular length)也称下颌长(total length),是下颌骨的最大水平直线长,指从下牙点到下颌角点的直线距离。下牙点(infradentale)也称龈下点。是下颌骨最前端中点,也是牙龈前面的最高点。位于门齿中缝外缘齿槽基部,是骨测量法的标记。
26.上齿列长(length of upper cheek teeth)也称上颊齿列长,是上颌颊齿列(前臼齿和臼齿)齿冠的最大长度。
27.下齿列长(length of lower cheek teeth)也称下颊齿列长,是下颌颊齿列(前臼齿和臼齿)齿冠的最大长度。
28.上颌臼齿外宽(greatest palata breadth)也称上腭宽,是指左右上颊齿列外缘基部间的最大宽度。
(二)啮齿动物头骨的特有度量
1.啮齿动物共有的独特度量
(1)顶骨缝长(parietal suture length)指两顶骨接合缝的长度,即氏状缝与冠状缝交点到氏状缝与人字嵴交点间的直线距离,也可以理解为冠状缝与人字嵴中点间的距离。
(2)门齿孔长(foramen incisivum length)指门齿孔的最大长度。因为兔形目门齿孔与腭孔合为一孔,所以也可以说是腭裂(fissura palatinum)或腭前孔(foramen anteriora)的最大长度。
(3)门齿孔宽(foramina incisive width)指两门齿孔最外缘间的最大距离。
(4)腭桥长(palatal bridge length)指单侧门齿孔最后缘点至同侧翼内窝最前缘点的距离。
(5)翼内窝宽(post palatal width)也称中翼骨窝宽。指翼内窝的最大宽度。
(6)听泡长径(greatest diameter of the tympanic bulla)是听泡的最大直径,指与颅骨纵轴成后锐角方向听泡的宽度,一般从颅骨的腹面测量。
(7)听泡间距(distance between the tympanic bulla)指两听泡内缘间的最小距离。
(8)听泡外宽(width between oral point of the tympanic bulla)指两听泡最外缘点间的距离。
(9)脑颅高(height of braincase)指颅骨顶点至听泡下缘的最大高度。
2.兔形目的特有量度
(1)冠状缝长(coronal suture length,sutura coronalis length)指额骨与顶骨间横向骨缝的长度。测量时以额骨左右后侧缘与顶骨交合点为准。
(2)颧弓长(greatest length of zygomatic)指眼眶下缘的最大长度,也就是眼眶下缘最前端突出点与最后端突出点间的直线距离。
(3)颧弓前宽(oral zygomatic width)指左右上颌颧突外侧缘间的最大宽度,也就是两颧弓前端外缘最突出点间的直线距离。
(4)颧弓后宽(aboral zygomatic width)指左右鳞骨颧突外侧缘间的最大直线距离,也可以说是两颧弓后部外缘间的最大宽度。
(5)眶后缩距(interorbital length)也称眶间宽,指两眼眶间的最小距离,即眼眶后部两额骨凹陷间的距离。
(6)腭桥宽(palatal bridge width)指左右第二上前臼齿内缘间的距离。
(7)听泡短径(least diameter of the tympanic bulla)是听泡的最小直径,一般与听泡长径垂直,也从颅骨的腹面测量。
(8)听泡长(length of tympanic bulla)是听泡最大长度。指从外耳道外侧缘最突出点至听泡内侧缘最突出点的直线距离,一般从侧面测量。
3.啮齿目的特有量度
(1)额骨缝长(frontal length)是氏状缝在额骨间的长度,指从氏状缝与冠状缝交点至氏状缝与横缝交点的直线距离。
(2)顶间骨长(interparietal length)是顶间骨的最大长度,指顶间骨前后缘中点(包括突出部分)间的距离。
(3)顶间骨宽(interparietal width)是顶间骨的最大宽度,是顶间骨左右侧缘与顶骨接合点间的直线距离。
(4)腭前部宽(anterior palatal breadth)指左右第一上臼齿齿槽间的最小距离。
有关宁夏啮齿动物地理区系区划及分类管理的文章
一般来说,自然种群有三个基本特征:①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一)种群密度种群密度通常以单位空间的个体数或生物量来表示。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上的出生率称为实际出生率。有指整个种群的平均死亡率,也有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群体的特殊死亡率。故有人认为,鼠类的极高出生率是对极高死亡率的一种适应特点。因此研究种群的数量动态,不能离开种群内的年龄分布状况。......
2023-11-22
鼢鼠终生营地下生活,因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神秘的生活习性,使其成为举世公认的最难治理的害鼠。因各生境下鼢鼠的发生规律、取食特性有所差异,不同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不同,加之各种治理措施的适应范围、操作性和成本等不同,因此很难用相同的策略和方法治理所有的鼢鼠危害。(一)林地鼢鼠治理的策略及方法林地鼢鼠治理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林中和不同经营目的,确定治理策略,选择治理方法,制定治理方案。......
2023-11-22
有关宁夏回族自治区林草啮齿动物区系及动物地理区划研究报道资料较少。该危害大区有啮齿动物29种,占宁夏啮齿动物种数的74.36%,隶属9科22属。啮齿动物区系以华北区成分为主体,同时有黄土高原亚区特征。......
2023-11-22
更由于生境内的地形和土壤结构的变化,有的弥散成片状,有的形成带状,亦有的形成岛状,调查时首先应予以注意。每种类型的洞穴至少每季挖掘5个以上,研究其结构和利用的情况。挖掘洞穴时,首先要把洞内的鼠捕尽,以免挖洞时,鼠另挖新洞,从而破坏原洞的结构。捕鼠时,还要注意从洞口内找到雌鼠的洞穴、雄鼠的洞穴和幼鼠的洞穴,更要注意洞穴的结构特征。......
2023-11-22
有关啮齿目分类学的许多问题至今未能解决。但主要是根据咀嚼肌的结构和附着情况以及牙齿、下颌骨等进行分类。(一)牙齿鼠类牙齿高度特化。牙齿的这一特性,不是鼠类特有的,实际上鼠类这一特性出现相对较晚。这种方式发生在豪猪、天竺鼠、跳鼠等许多类啮齿动物中。然而咀嚼肌演化的三种模式已被多数学者所接受,至少其演化结果在许多啮齿类可以看到。......
2023-11-22
如森林鸟类群落、草原啮齿动物群落,或者植食性昆虫群落、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黑线仓鼠+达乌尔鼠兔+达乌尔黄鼠群落。在生产实践中,有害动物的防治、珍稀动物的保护、资源动物的合理利用等问题已不再是单纯依靠种群生态学所能解决的,它还涉及群落生态学或以生态系统为背景的高层次研究。目前动物群落生态学已成为动物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总的来看,我国关于啮齿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工作,大多集中在群落结构方面。......
2023-11-22
性比和年龄组成是种群的特征之一,它与种群动态有密切的关系。种群的性比,随季节和年份变化,调查时应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分别统计,最好将成年体与幼体分开。在统计性成熟个体的性比时,应与种群的繁殖状况和数量动态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二)种群年龄结构动物种群年龄结构,是各种动物种群的主要特征,也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对大多数动物来说,体重和体长指标只具有幼年期使用的价值。......
2023-11-22
(一)宁夏啮齿动物的区系组成啮齿动物是啮齿目和兔形目动物的总称。据统计,宁夏境内有啮齿动物40种,隶属9科28属,约占全国啮齿动物总数的1/6。宁夏全境分布的有8种。鼠科鼠科是宁夏啮齿动物的第二大科,有1亚科4属9种。黑线仓鼠在宁夏全境均有分布,在宁南六盘山区及其周边的黄土丘陵区、贺兰山区为常见种,数量较大,在六盘山农林交错区危害较重。......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