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跑步1000公里,为健康而走跑

跑步1000公里,为健康而走跑

【摘要】:2016过去了,我整理了一下照片和其他,发现最近一年跑步跑了1000多公里,大体天气好的月份,每月差不多跑150公里,1年按10个月计算,就是1500公里,虽然跟发烧级人士相比跑量得差一半,但据此推算,如果我能坚持跑8年以上,那就意味着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距离!为了备战2016北马,在赛前1个月,我试跑了一个全马,剔除一部分路跑以外,在民园体育广场的跑道上跑了80圈以上。

2016过去了,我整理了一下照片和其他,发现最近一年跑步跑了1000多公里,大体天气好的月份,每月差不多跑150公里,1年按10个月计算(冬季2个月雾霾限制运动,忽略不计),就是1500公里,虽然跟发烧级人士相比跑量得差一半,但据此推算,如果我能坚持跑8年以上,那就意味着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距离!如果我能坚持跑到66岁,那就是4万公里,相当于沿赤道绕地球一圈。

每周差不多跑步两三次,其中一两次短距离(5~10公里),周末跑一个长距离(20~30公里),最近一年参加了一个半马和一个全马正式比赛(全马参加的可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北马),均顺利完赛,成绩中游。这就是我近两年的跑步生涯。

两年前,受身边朋友影响,多年不运动的我也开始尝试跑步,从400米跑道两圈开始,跑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5~10公里,再到20~30公里。为了备战2016北马,在赛前1个月,我试跑了一个全马,剔除一部分路跑以外,在民园体育广场的跑道上跑了80圈以上。至今还时常回忆起那个8月份的清晨,开始还下了一会儿小雨,从早上5点到10点,共5个小时,特庆幸的是自己居然没有转晕,还好,还分得清东南西北。在终于完成了42.195公里之后(手机软件语音报读),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是无可比拟的。

就这样,我认为我成了一个跑者,跟目前国内众多跑者一样,经常或早或晚地跑在城市的各个地方。习惯了外出也带上跑步装备,只要天气允许,一个人、一双鞋,慢跑在黎明前、晨曦中……

最喜欢一个人,早上五六点钟,静静地,跑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靠两只脚和呼吸去感知世界。即便跑在最熟悉的城市,但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线路,感受也是大不同,尤其与你白天看到的车水马龙、繁华喧嚣之景象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会提前查看天气预报,通过电子地图规划好线路,测算好距离和时间,毕竟,我们不是以跑步为生,跑步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有人问我,你平常一跑就一两个小时,跑步时都在想些什么?我经过认真回忆,结论是好像什么也没顾得上想。我的体会是,跑步就是跑步,终于基本上什么也不用想,彻底放空自己,放下各种困扰和一天或一周的疲惫,通过左、右脚不断重复着向前的动作,时间就这样轻轻划过。所以我跑步不会像有些人一样喜欢戴耳机听着音乐、跟着音乐的节奏跑,我更愿意听着自己的脚步声,踩在不同的路面会有不同的声响,快也好,慢也好,旁人看来的简单重复动作,其实或许是内心最需要聆听的韵律。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与时间赛跑,但跑步这件事恰恰不是线性的,具有多维的广度和宽度,线路完全自己订制,可以在运动场上跑圈(俗称“刷圈”),也可以跑在街道、林间、河边或海边,你不用想什么,只是跑着,而身体的运动,带来的却是内心的平静。(www.chuimin.cn)

跑步,会改变一个人的很多习惯,尤其是生活习惯。跑步习惯了早起,晨跑回来,我会给家人买早点或自己做早点,正常的生活不会因跑步打乱,反而是更有序,早起带来的充裕时间,让自己轻松惬意地规划好一天的工作和生活。跑步的人,拿走路当家常便饭,周末在家附近活动,几公里范围内,不会骑车,更不会开车,都是步行,微信运动每日1万步无须跑步就轻松做到了,完全不必刻意为之。

跑步,会塑造和强化一个人的健康观念。会注意饮食,注重荤素搭配,讲求吃得健康,虽然食欲很好但不会暴饮暴食。所以,我觉得迈开了腿也就管住了嘴。跑步的人,应该都不吸烟,至少我认识的跑步的人里面没有,如果有,那我想他可能还没有真正融入跑步。

经常跑步的人,会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崇尚“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于事业、家庭、社会都有裨益。烦恼会越来越少,如果有,那就出去跑个10公里;如果还有,那就再跑一个10公里。

(稿源:跑步圣经 作者: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