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富春江河口至杭州湾,河流分段及其特点

富春江河口至杭州湾,河流分段及其特点

【摘要】:每条河流一般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因其汇入的水域不同,可分为入海河口、入湖河口、支流河口。其中富春江水库至闻家堰,长83km,受径流控制,河道中多江心洲,河床相对稳定,为河流近口段;闻家堰至澉浦,长101km,径流、潮流相互作用,涌潮澎湃,河床多变,属河口段;澉浦以下通常称杭州湾,径流影响微弱,以潮流影响为主,为口外海滨段。

每条河流一般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1.河源

河流发源的地方,可以是溪涧、泉水、冰川、沼泽湖泊等。在河流溯源侵蚀下,河源可不断向上移动或改变位置。

对较大河流,常有若干支流,大河源头的确定并无公认标准,目前通常采用“河源唯长”的原则来确定河源,也就是在河流的整个流域中选定最长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水的支流对应的源头为河源。例如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飞云江,流域面积3252km2,有洪口溪、泗溪、玉泉溪等支流,以三插溪为最长,即以三插溪为源,干流全长203km,发源自海拔1611m的白云尖漈坑。

通常,河源常用“唯长为源”的方式确定。但有时也根据习惯来确定。如大渡河比岷江长度和水量都大,但习惯上一直把大渡河作为岷江的支流。

一般而言,一条河流只有一源,但也有采用双源的。例如浙江省的第一大河钱塘江,最长的二条支流为新安江和兰江。新安江全长668km,兰江全长612km,以河长为源,则应以新安江为河源,但新安江的大部分区域在安徽省境内,而兰江流经浙江的大部分区域,并且兰江的集水面积和年径流量是新安江的1.7倍,考虑经济文化等因素,钱塘江通常采用双源:北源(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六股尖东坡(海拔1350m),见图2-1;南源(兰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青芝埭尖北坡板仓(海拔810m),见图2-2。

图2-1 钱塘江北源——新安江

图2-2 钱塘江南源——兰江

2.上游(www.chuimin.cn)

直接连河源,在河流的上段,它的特征是落差大、河谷狭、水流急、流量小、下切力量强,河流中经常出现急滩和瀑布。

3.中游

特点是河道比降变缓,河床比较稳定,下切力量减弱而旁蚀力量增强,因此河槽逐渐拓宽和曲折,两岸有滩地出现。

4.下游

特点是河谷宽,纵断面比降和流速小,河道中淤积作用较显著,浅滩和沙洲常见,河曲发育。

5.河口

河口是河流的终点,也是河流汇入海洋、湖泊或另一河流的入口。因其汇入的水域不同,可分为入海河口、入湖河口、支流河口。

入海河口,又称感潮河口,受径流、潮流的共同作用,水动力条件复杂,通常把潮汐影响所及之地作为河口区。根据沿程水动力差异,河口区可分为河流近口段、河口段、口外海滨段。如钱塘江自富春江水库大坝以下开始受潮汐影响,为入海河口段。其中富春江水库至闻家堰,长83km,受径流控制,河道中多江心洲,河床相对稳定,为河流近口段;闻家堰至澉浦,长101km,径流、潮流相互作用,涌潮澎湃,河床多变,属河口段;澉浦以下通常称杭州湾,径流影响微弱,以潮流影响为主,为口外海滨段。

在我国西南和华南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区,形成了许多特殊的河流,如河流从岩洞中流出的无头河,河流下游没于落水洞的无尾河,另外一些河流没入地下成为暗河,潜行一段距离后又涌出地面,这些特殊的河流较难区分其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及河口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