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是由干流及其支流组成的河网系统,水系的平面形态主要受地形和地质构造的控制。我国河流不仅水量丰沛,水能资源蕴藏量及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加上河流水量丰富,因此水能资源极为丰沛;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为6.76亿k W,年发电量为59200亿k W·h;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为3.78亿k W,年发电量19200亿k W·h。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均居世界首位。......
2023-11-22
我国河流多年平均河川径流总量达26000多亿m3,其排名在世界各国中居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之后列第六位。如果把全年的河川径流总量平铺在全国的土地上,平均深度约260多mm,这一深度称为径流深度,是表示河流水量丰富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长江的年径流总量近10000亿m3,仅次于亚马孙河(37843亿m3)和刚果河(13560亿m3),居世界第三位。长江流域面积仅及密西西比河的55.1%;年径流总量却为密西西比河的165.5%。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用径流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用径流量(约10800m3),且排名在第110名之后,所以我国又是一个贫水国家,特别是我国河川径流在时空上分布不均,使一些地区径流供需矛盾突出。
受地形、气候的影响,我国河流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部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少。总的趋势是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占全国耕地面积50%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径流量只占全国的10%,其中淮河、海河、辽河三流域占全国耕地的28%,但径流量仅占4%。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不匹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一个地区河流的多少,常用每平方公里面积内河流的总长度即河网密度表示。我国东部地区的河网密度都在0.1km/km2以上,西部内陆区几乎都在0.1km/km2以下,而且有大片的无流区(即河网密度为零)。东部地区的南方和北方也相差很大,南方河网密度普遍在0.5km/km2以上,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河网密度一般在0.2~0.4km/km2。长江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都在2.0km/km2以上,长江三角洲甚至高达6.7km/km2。地势低平的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华北平原,一般都在0.05km/km2以下,甚至出现无流区。
我国河流水量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随着季节的更替而有明显的变化。全国大部分地区最大四个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夏季降水集中,河水暴涨,不仅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而且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干旱缺水。(www.chuimin.cn)
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一般用某一季节的水量占全年总水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由于我国面积广大,各地区四季的起讫时间很不一致。为了便于比较,通常以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
冬季是中国河川径流最为枯竭的季节,大部分地区冬季水量占全年总水量的10%以下;春季是中国河川径流普遍增多的季节,但增长的程度相差悬殊。总的来讲是江南和东北多,华北和西南少。长江、淮河以南的河流水量,一般占全年总水量的20%以上,江南丘陵区可达40%左右;华北在10%以下,且春旱普遍;西南地区一般在5%~10%,冬季更少。夏季是中国河川径流最丰盈的季节,中国河流夏季进入汛期,洪水灾害多在此时出现,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大增,但径流增加幅度北方大于南方,西部大于东部。南方河流水量一般占全年总水量的40%~50%,北方可达50%以上;西部高原、高山区,则高达60%~70%。秋季是中国河川径流普遍减少的季节,大部分地区的河流水量,只有全年总水量的20%~30%。
我国河流水量在年际间分配也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我国河流径流主要由降水形成,由于降水年际变化大,因而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也很大。根据已有长期水文观测资料的分析,我国河流普遍存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的现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建设部2007年5月发布的《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近20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明显减少,其中海河流域年径流减少了41%,黄河、淮河、辽河流域年径流分别减少了15%、15%和9%,水资源相对丰沛的南方地区也出现了区域性甚至流域性缺水现象。
有关河道管理的文章
水系是由干流及其支流组成的河网系统,水系的平面形态主要受地形和地质构造的控制。我国河流不仅水量丰沛,水能资源蕴藏量及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加上河流水量丰富,因此水能资源极为丰沛;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为6.76亿k W,年发电量为59200亿k W·h;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为3.78亿k W,年发电量19200亿k W·h。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均居世界首位。......
2023-11-22
降水:宁夏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151.29亿m3,平均年降水292mm,比黄河流域平均值478mm少39%,不足全国平均值的一半。宁夏径流总量少,地区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地下水:宁夏地下水资源为29.84亿m3,但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全区地下水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宁夏平原,而山丘区地下水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年降雨量600mm以上的六盘山地区,广大的黄土丘陵区及灵盐台地地下水资源量少质差。......
2023-10-22
由于全球降水模式不同,全球的淡水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从几乎没有降雨的沙漠到年降雨量几米[3]的最湿润地区。资料分析表明,单位可利用水量在世界各地的分布也非常不均衡。同期,在亚洲、中欧和南欧、非洲等人口稠密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200~5000m3/a,在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仅为200~300m3/a。按国家或地区的淡水资源分布来说,65%的淡水集中在10个国家[1],而占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
2023-06-30
不管从课题组对2000—2010年《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等八报的农民工报道的抽样数据看,还是从近几年对《工人日报》等有关媒体的农民工报道的数据看,我国媒体在报道农民工问题时,报道的时间分布有失均衡。这就说明,媒体在报道农民工问题时,缺乏日常报道机制,报道的时间分布极不均衡。......
2023-11-02
自1988年至今,我国社会和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流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工作内容与《河道管理条例》颁布时的情况有了较大不同,如河流整治已从传统的工程整治为主转向工程、生态、景观、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河道保洁也已成为河道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最突出的是,水污染、水生态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2023-11-22
生态需水量是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标准下,为了维持和改善河流系统正常的生态结构与基本的生态环境功能不受破坏,河流所必须保障的最小流量。河流生态需水量涉及生态环境及各类水生生物对水量的需求,包括河道与湿地生态需水量、植被生态需水量、维持景观与娱乐需水量等。......
2023-11-17
建坝最多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前苏联、日本和印度。20世纪90年代,美国等一些国家开始小规模地拆除大坝。上述影响使河流生境单调化,导致河流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对闸坝、堤防等水利工程对水生态影响的研究及呼声较多。浙江省自2002年以来,河道管理范围内共兴建桥梁、码头等非水工程项目9000余项。因此对河流生态的关注,也应重视非水利工程的影响。......
2023-11-22
但近十几年来,河流污染加剧。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以长江为例,虽然长江总体水质良好,但局部河段污染严重。浙江省河流污染源主要是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其中工业废水是影响浙江省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源。河流、湖泊以至水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日趋严重,成为当前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大威胁。......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