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孟子人生哲学的原则-孟子学案

孟子人生哲学的原则-孟子学案

【摘要】:吾人既明孟子人生哲学根据于其性善论,兹再叙其方法论。第一项扩充固有良知良能良知良能,为人类所固有。著者于前章曾云:孟子所谓良知良能者,即是大人不失赤子之心。由性善而扩充之为尧舜之徒,达则行先王之政,穷则守先王之道。又清代陈澧对于孟子所言“扩充”之义,论之甚精,其言曰:孟子道性善,又言扩充。此外扩充之义,触处皆是。亲亲敬长达之天下,扩充也。

吾人既明孟子人生哲学根据于其性善论,兹再叙其方法论。

第一项 扩充固有良知良能

良知良能,为人类所固有。著者于前章曾云:孟子所谓良知良能者,即是大人不失赤子之心。此赤子之心,以先天之本善,具于赤子之时,不论何时何地,皆能表现出之。……仍要赖教育修养之功,以扩充之。

孟子曰: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公孙丑上》)

不忍人之心,即性善也。先王之政,皆从此出也。由性善而扩充之为尧舜之徒,达则行先王之政,穷则守先王之道。

清代陈澧对于孟子所言“扩充”之义,论之甚精,其言曰:

孟子道性善,又言扩充。性善者,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也。扩充者,人皆可以为尧舜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此三言充即扩充之充也。充实之谓美,亦即扩充之充也。此外扩充之义,触处皆是。亲亲敬长达之天下,扩充也。推恩而保四海,扩充也。集义,养气,尽心,知性,知天,扩充也。博学详说,增益不能,皆扩充也。(《东塾读书记》)

第二项 尚志

人之能建大功、立大绩,勋业卓著、声施烂然者,操何术以至此哉?夫亦曰基乎尚志而已。心志之刚毅者,不避艰辛,不惮劳苦,黾勉从事,勇往直前,故其一生有进无退,其所成就,较之才具敏妙者为尤多,何也?人纵天资卓荦,然苟无勇敢之气,则一遇觖望之时、危险之地,即不免志沮神丧,不能有为。若其强干自持、百挠不变,则虽颖敏不足,终必能达其成就之目的而后止。是故尚志者,品行之中心力也。孟子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www.chuimin.cn)

刚毅之心志,所以运用其精神,动作其肢体,以立真正希望之基础也。

第三项 养气

发挥其性所固有之善将奈何?孟子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公孙丑上》)

浩然之气者,形容其意志中笃信健行之状态也。其潜而为势力也甚静稳,其动而为作用也又甚活泼,盖即《中庸》之所谓诚。而自其动作之方面形容之,一言以蔽之,则仁义之功用而已。

第四项 尽心

人生在世,无论对何事物,必须尽心,自不能苟且敷衍了事。孟子曰: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上》)

赵岐释之曰:“性有仁义礼智之端,心以制之,人能尽极其心以思行善,则可谓知其性矣。”

第五项 求放心

蔡孑民曰:人性既善,则常有动而之善之极,唯为欲所引,则往往放其良心而不顾。故曰,人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虽然,已放之良心,非不可以复得也,人自不求之耳。故又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