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孟子学案:孟子论性相同,诠释人性原则

孟子学案:孟子论性相同,诠释人性原则

【摘要】:孔孟论性相同之处颇多,关于此点陈澧言之甚详:性善之说,与性相近习相远正相发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性善也。梏之反覆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习相远也。言人类之性,本于天命,具有道德之法则,循性而行之,是为道德,又曰:诚者,天之道也。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所谓“诚”者即是发达个人的本性,是已有性善说之倾向,为孟子所自出也。

《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自天而言,则谓之降衷,自人受此衷而言,则谓之性,中土言性,此其嚆矢矣。继是以还,言性之说自《诗·蒸民》至周秦诸子,汉、唐、宋、明、清诸儒,无虑百十,章太炎氏辨其同异,析为五家。

儒者言性有五家:无善无不善,是告子也;善是孟子也;恶是荀卿也;善恶混是杨子也;善恶以人异殊上中下,是漆雕开、世硕、公孙、王充也。(《国故论衡·辨性上》)

梁任公氏辨之曰,则有三义。

孔子言性也,有三义。据乱世之民性恶,升平世之民性有善有恶,亦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太平世之民性善。荀子传其据乱世之言,宓子、漆雕子、世子传其升平世之言,孟子传其太平世之言。(《读孟子界说》)

然告子之说,受孟子驳,已难存在。杨子王充二家,亦仅折衷孟荀之论,无甚宏旨。故儒者言性,要推孟荀。

孟荀之言性,既本于孔子,唯孔子于性之为善为恶,未及质言,至孟荀而始分为二。孔子曰: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惟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

孔子亦本于《商书》:“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恒即相近之义,相近近于善也,相远远于善也。(顾炎武《日知录》)曲沃卫蒿曰,孔子所谓相近即以性善而言,若性有善有不善,其可谓之相近乎?如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若汤武之性不善,安能反之,以至于尧舜邪?汤武可以反之即性之说,汤武之不即为尧舜而必待于反之,即性相近之说也,孔孟之言性一也。(《日知录》)

孔子又曰: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言普通人,皆可以学而知之也。又曰:(www.chuimin.cn)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

即孟子之性善。又读《诗》至“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则叹为知道,是已有偏于性善说之倾向矣。孔孟论性相同之处颇多,关于此点陈澧言之甚详:

性善之说,与性相近习相远正相发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性善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性相近也。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习相远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性善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性相近也。贤者能勿丧耳,习相远也。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性善也。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性相近也。梏之反覆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习相远也。孔孟之言若合节符也。(《东塾读书记》)

儒家言性,除孔子外,则为子思,其以道德为原于性,曰:

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中庸》)

言人类之性,本于天命,具有道德之法则,循性而行之,是为道德,又曰: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篇也有此语,诚之作思诚)。……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中庸》)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

人的天性本来是诚的,若能依着这天性做去,若能充分发达天性的诚,这便是“教”,这便是“诚之”的功夫。所谓“诚”者即是发达个人的本性,是已有性善说之倾向,为孟子所自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