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酶在蛋白质修饰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食品酶学导论

酶在蛋白质修饰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食品酶学导论

【摘要】: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Motoki等研究组深入探讨了采用豚鼠转谷酰胺酶用于蛋白质修饰,包括乳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的修饰等,结果该酶很有效地用于构建具有新型独特功能的蛋白。然而,由于酶来源以及价格的限制,该酶用于食品蛋白质的修饰一直进展不大。采用转谷氨酰胺酶应用于食品蛋白质的改性,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乳酪蛋白是豚鼠TGase的良好底物。因此,采用TGase催化乳蛋白交联时,务必控制Ca2 +在较低浓度范围内。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Motoki等研究组深入探讨了采用豚鼠转谷酰胺酶用于蛋白质修饰,包括乳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的修饰等,结果该酶很有效地用于构建具有新型独特功能的蛋白。然而,由于酶来源以及价格的限制,该酶用于食品蛋白质的修饰一直进展不大。直至1989年,Nonaka等从土壤中分离到一种产生胞外转谷氨酰胺酶的放线菌菌株(命名为Streptoverticillum S-8112),现已大量生成食品用的转谷氨酰胺酶。1993年,日本味之素公司首次上市以转谷氨酰胺酶为主食品用酶制剂,包括TG-K、TG-S和TG-B三个系列。采用转谷氨酰胺酶应用于食品蛋白质的改性,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近几年来,植物蛋白(特别是大豆球蛋白)的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ase)改性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1989年Nonaka等最早报道了MTGase能催化大豆球蛋白聚合以及胶凝,之后相继有很多学者研究了TGase催化植物蛋白的交联反应。1994年Chanyongvorakul等研究了大豆以及蚕豆来源的11S球蛋白受Tgase催化的交联反应以及凝胶作用,凝胶电泳结果显示,TGase仅催化此两种11S球蛋白的酸性亚基(acidic subunits)通过形成分子间的交联聚合,此两种蛋白的反应产物分子质量没有多大的区别。另一方面,流变学分析显示TGaser催化大豆11S球蛋白(glycinin)反应的速度以及形成的凝胶强度要高于蚕豆11S球蛋白(legumin),而且其凝胶的持水力也要高于后者。1995年Chanyongvorakul等进一步研究了大豆以及蚕豆11S球蛋白凝胶的物理特性,与热凝胶相比,MTGase酶促凝胶的强度以及弹性更高,而且其网络结构更发达。(www.chuimin.cn)

乳酪蛋白是豚鼠TGase的良好底物。但是,TGase对乳清蛋白的催化活性相对要差一些,因后者的天然状态具有紧密的球形空间四级结构,TGase不易接近其催化位点。然而,通过一些方法(如化学改性或调节pH等)使乳清蛋白打开其空间四级结构,TGase对此类底物的活力将大为增高。1996年Matsumura等研究了TGase催化 α-乳白蛋白的聚合反应,发现TGase很有限地催化天然状态的α-乳白蛋白聚合,然而通过去除其空间结构的Ca2 +后,使其处于“熔化球状态”(molten globule state),TGase催化该蛋白的活力将大为增强。可见,底物的构象因素在MTGase催化反应与底物的主要结构一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1997年Faegemand等研究了TGase催化β-乳球蛋白的交联反应,β-乳球蛋白含有分子内的二硫键,从而具有紧密的空间四级结构,使其四级结构解开,可显著地提高TGase对β-乳球蛋白的催化活性。Faegemand等后来又进一步研究了Ca2 +对TGase催化β-乳球蛋白交联的重要性,结果发现Ca2 +存在下形成了非共价键絮凝,而此絮凝会抑制以及延迟共价交联的形成。因此,采用TGase催化乳蛋白交联时,务必控制Ca2 +在较低浓度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