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屿后村寺庙众多的历史缘由

屿后村寺庙众多的历史缘由

【摘要】: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就开始有了寺庙这种建筑。屿后村里大大小小就有十多座寺庙,屿后村寺庙众多有它的历史缘故。三是从建筑的初始目的来讲,屿后的寺庙均建于民众生活的房前屋后,方便民众的供奉与朝拜。

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就开始有了寺庙这种建筑。俗语说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凡是山头水口大都建有佛寺、庙宇、宫观。

屿后村里大大小小就有十多座寺庙,屿后村寺庙众多有它的历史缘故。一是屿后村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从西面闽候的绵绵群山的大象山脉,赶到鲤鱼山而驻足,东南前景宽阔,且有十八浦横在鲤鱼山前,形如“奋箕嘴”,无论暴风骤雨,这地方从来不会被水淹没,正如传说中的“莲花浮岛”。二是山寺较多建在山脚下。而屿后的寺庙应证了中国有句古话:“深山探古寺,平川看佛堂。”三是从建筑的初始目的来讲,屿后的寺庙均建于民众生活的房前屋后,方便民众的供奉与朝拜。

交通不发达的过去,屿后村一面靠山,三面临水,交易很不方便,但很悠静。古人认为,那个地方是地脉运行形成的穴,生气在那里聚集,有利于修行。所以庙宇一般都建立在地气结穴之处,也就是生气聚集之处。而这种地方往往在山头水口。而建设寺庙主要目的是登高远望,僧人道士修行,环境好,一是敬神;二是迎接神仙;三是一尘不染;四是长生不老;五是与世隔绝。同时,还使广大信士登入空门,引其入胜,思想开阔,使人神往,体现仙境高不可攀,令人向往的意境,屿后的旧时代,就是属于这种的地形地貌。

中国佛教的庙宇都是根据礼制制度建设的,不论多大的庙宇,都要根据礼制建造完整的左右对称式的建筑,但是具体规模、建设规格有一定限制,这种限制仅在于各个殿宇的开间尺度、庙宇中的院内组合等,屿后的寺庙在局部处理上,却是有许多变化与不同的。有道教建筑,也有佛教建筑,它们各自选择天然胜地,利用人为与自然结合的设计手法,不墨守成规,高低叠错,大小不一,做自由式的布局。(www.chuimin.cn)

它像许多传统文化一样,从现代物质文明和传统精神文明,早已把乡土文化结合在一起了,也找到了切入点和融合点。于是,民间才有那么多传奇故事,但只要你初一十五来到屿后,在那古老的青灰色的屋檐下,就能看到有一群信徒,在袅袅升起的轻烟中,双手合十,虔诚跪拜,在岁月从未间断过的哦啊唱诵中,重复着日复一日的青灯黄卷和暮鼓晨钟,那早已不是什么神秘,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善良,一种和谐的氛围。

闲暇时刻,不妨悠闲漫步其中,紫烟袅袅萦,游人坐相悦,禅房诵梵音。俯瞰绿树相合的堂、廊、亭、殿,感觉如入云端,如游仙境。佛门清幽,心境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