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深入分析Linux内核与设备驱动

深入分析Linux内核与设备驱动

【摘要】:Linux内核作为目前最成功以及发展最快的开源项目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举世瞩目的。Linux Foundation于2013年9月发布了《Who Writes Linux》报告,公布了最新的不同组织对Linux内核贡献的情况,见表1-1。表1-1不同组织对Linux内核贡献贡献前30名的公司中半导体厂商就有11家,约占三分之一,如果算上硬件相关的公司会超过20家,贡献总量超过了60%。可见硬件厂商对Linux内核的贡献是很大的,对Linux内核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Linux内核作为目前最成功以及发展最快的开源项目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举世瞩目的。对庞大的Linux内核,大家是否有如下的疑问:究竟是哪些组织和个人为它的实现做出了贡献呢?又分别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呢?

Linux Foundation于2013年9月发布了《Who Writes Linux》报告,公布了最新的不同组织对Linux内核贡献的情况,见表1-1。

表1-1 不同组织对Linux内核贡献

978-7-111-49426-3-Chapter01-1.jpg(www.chuimin.cn)

贡献前30名的公司中半导体厂商就有11家,约占三分之一,如果算上硬件相关的公司会超过20家,贡献总量超过了60%。可见硬件厂商对Linux内核的贡献是很大的,对Linux内核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从这份表中笔者惊喜地发现,笔者之前就职的公司Texas Instru-ments(简称TI)也在其中,并且贡献量排名第四,在半导体厂商中仅在Intel巨头之后。在主要以ARM为核心的半导体的厂商中(如TI、三星、高通、博通、英伟达、飞思卡尔),TI的贡献则排名第一。

Linux内核的开发需要硬件厂商的支持和参与,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硬件是Linux内核工作的环境和基础,内核需要使用相应的硬件;另一方面Linux内核的发展趋势是在提高硬件的使用效率的同时保证设备功耗的最小化。这些都要求硬件厂商更多地参与到内核的开发以及设计工作中,只有更好地理解硬件才能更好地设计与实现内核。理解硬件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内核的各个组成部分,在驱动方面理解硬件及其工作方式则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