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人民广播80年:抗日战争的烽火

中国人民广播80年:抗日战争的烽火

【摘要】:1940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发射电力约为300瓦,使用短波广播;1941年12月,其日语广播正式开播;1943年春,延安台因广播发射机发生事故被迫中断;1945年8月恢复广播。抗战时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作为中共崭新的宣传利器,主要在对日宣传、对国民党和根据地的宣传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红中社在延安改名新华通讯社,随后在华北、晋绥、晋察冀、山东、华中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相继成立分社,至1940年,各地人民广播主要借助于无线电波进行电台广播,必须依靠收报设备才能接收,且须经过译电才能阅读,有很大局限性。1940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发射电力约为300瓦,使用短波广播;1941年12月,其日语广播正式开播;1943年春,延安台因广播发射机发生事故被迫中断;1945年8月恢复广播。

期间,中国共产党也适当利用国民党的广播电台来宣传其抗日政策和主张,如周恩来彭德怀、邓颖超、吴玉章郭沫若等中共人士都陆续在武汉、重庆、成都等地广播电台发表广播讲演。

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广播事业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抗战时期,中央军委三局,克服种种困难和险阻,肩负起扩大和充实无线电队伍和设备的重任。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自身通信学校加速培养人员和各地下党以各种公开或秘密形式动员技术人员,将零部件、电池电线、收发报机送到各根据地;第二,从香港等地多方采购无线电通信器材;第三,从上海等地聘用、输送技术工人到根据地,组建通信材料厂;第四,调整无线电通信任务,将通信人员和器材全部集中,加强统一管理和使用,提高通信的质量和效率。这个时期,中共的发电设备依旧大都是缴获而来,仅有手摇发电机、电瓶和汽油发电机几种,汽油发电机也因为缺少汽油不能正常使用,起初利用烧木炭产生的煤气代替汽油,但所产生的电力根本不能满足语言广播发射机的需要,后经过技术人员的反复研究,以汽车引擎成功带动了发电机的转动。

抗战时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作为中共崭新的宣传利器,主要在对日宣传、对国民党和根据地的宣传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军的广播内容,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在华的日本反战人士宣传日军残暴统治真相;第二类是战事新闻和评论,包括国内和国际新闻,通过对敌进行广播宣传,促使大部分日本士兵认清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了解到战争的非正义性。(www.chuimin.cn)

战争期间,国民党表现出其党派狭隘性和自私性,其广播宣传策略也自始至终体现了“反日”“限共”的两面性。面对国民党宣传的双重标准和属性,中共始终认清形势,不刻意追求强硬,保持理性认知,期间针对国民党发动的反共高潮,在维护统一战线,保证团结合作的同时,坚持有力、有理、有节地反击,加强对国民党宣传的理性抗衡,典型事例即中共对皖南事变的处理。

对内鼓舞宣传是中共广播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经常播出八路军新四军在前线奋勇杀敌的捷报,宣传他们英雄主义的形象,还宣传了减租减息、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通过对自身各方面的介绍,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抗战热情和抗战必胜的信心,吸引了民众,壮大了队伍。

期间,以延安为中心的人民广播文艺体制开始成型,延安台和各根据地的广播文艺工作被纳入中共领导下的文艺阵地,为了解决文艺材料短缺的问题,各地广播电台多采取和根据地文艺剧团合作的形式。文艺团体的演播成为文艺广播节目的支柱。节目类型主要为音乐(革命歌曲、民歌、器乐演奏等)、反映边区人民的大生产运动、参军、学文化、减租斗争等内容的秧歌剧或新编历史评剧

抗战期间,人民广播事业实现了从弱小到逐步发展的过程,开始在长期斗争中积累政治经验与传播实践。早在1941年5月,中共中央就开始加强统一各根据地对外宣传工作,随后的整风运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强了党的领导,保障“全党意见与步调的一致”,统一全党全军指导思想和宣传口径,建立高度集中一元化管理制度。1943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此后,各处广播电台都注意把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作为重要工作方针,并明确提出了“大家办广播”的口号,这也正是人民广播区别于旧中国广播的根本的标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这一系列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实践为将来广播事业的辉煌发展,凝聚了进步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