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艳秋解放区广播是指从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到1949年9月底,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自己领导的解放区建立发展的广播事业。解放区的广播诞生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发展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一支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延安广播创建之时,正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十分艰苦的时期。1941年12月3日起,每星期五举办一次日语广播。......
2023-11-22
1937年,红中社在延安改名新华通讯社,随后在华北、晋绥、晋察冀、山东、华中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相继成立分社,至1940年,各地人民广播主要借助于无线电波进行电台广播,必须依靠收报设备才能接收,且须经过译电才能阅读,有很大局限性。1940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发射电力约为300瓦,使用短波广播;1941年12月,其日语广播正式开播;1943年春,延安台因广播发射机发生事故被迫中断;1945年8月恢复广播。
期间,中国共产党也适当利用国民党的广播电台来宣传其抗日政策和主张,如周恩来、彭德怀、邓颖超、吴玉章及郭沫若等中共人士都陆续在武汉、重庆、成都等地广播电台发表广播讲演。
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广播事业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抗战时期,中央军委三局,克服种种困难和险阻,肩负起扩大和充实无线电队伍和设备的重任。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自身通信学校加速培养人员和各地下党以各种公开或秘密形式动员技术人员,将零部件、电池、电线、收发报机送到各根据地;第二,从香港等地多方采购无线电通信器材;第三,从上海等地聘用、输送技术工人到根据地,组建通信材料厂;第四,调整无线电通信任务,将通信人员和器材全部集中,加强统一管理和使用,提高通信的质量和效率。这个时期,中共的发电设备依旧大都是缴获而来,仅有手摇发电机、电瓶和汽油发电机几种,汽油发电机也因为缺少汽油不能正常使用,起初利用烧木炭产生的煤气代替汽油,但所产生的电力根本不能满足语言广播发射机的需要,后经过技术人员的反复研究,以汽车引擎成功带动了发电机的转动。
抗战时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作为中共崭新的宣传利器,主要在对日宣传、对国民党和根据地的宣传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日军的广播内容,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在华的日本反战人士宣传日军残暴统治真相;第二类是战事新闻和评论,包括国内和国际新闻,通过对敌进行广播宣传,促使大部分日本士兵认清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了解到战争的非正义性。(www.chuimin.cn)
战争期间,国民党表现出其党派狭隘性和自私性,其广播宣传策略也自始至终体现了“反日”“限共”的两面性。面对国民党宣传的双重标准和属性,中共始终认清形势,不刻意追求强硬,保持理性认知,期间针对国民党发动的反共高潮,在维护统一战线,保证团结合作的同时,坚持有力、有理、有节地反击,加强对国民党宣传的理性抗衡,典型事例即中共对皖南事变的处理。
对内鼓舞宣传是中共广播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经常播出八路军、新四军在前线奋勇杀敌的捷报,宣传他们英雄主义的形象,还宣传了减租减息、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通过对自身各方面的介绍,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抗战热情和抗战必胜的信心,吸引了民众,壮大了队伍。
期间,以延安为中心的人民广播文艺体制开始成型,延安台和各根据地的广播文艺工作被纳入中共领导下的文艺阵地,为了解决文艺材料短缺的问题,各地广播电台多采取和根据地文艺剧团合作的形式。文艺团体的演播成为文艺广播节目的支柱。节目类型主要为音乐(革命歌曲、民歌、器乐演奏等)、反映边区人民的大生产运动、参军、学文化、减租斗争等内容的秧歌剧或新编历史评剧。
抗战期间,人民广播事业实现了从弱小到逐步发展的过程,开始在长期斗争中积累政治经验与传播实践。早在1941年5月,中共中央就开始加强统一各根据地对外宣传工作,随后的整风运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强了党的领导,保障“全党意见与步调的一致”,统一全党全军指导思想和宣传口径,建立高度集中一元化管理制度。1943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此后,各处广播电台都注意把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作为重要工作方针,并明确提出了“大家办广播”的口号,这也正是人民广播区别于旧中国广播的根本的标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这一系列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实践为将来广播事业的辉煌发展,凝聚了进步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关声音的回响:中国人民广播80年纪念文集的文章
哈艳秋解放区广播是指从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到1949年9月底,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自己领导的解放区建立发展的广播事业。解放区的广播诞生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发展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一支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延安广播创建之时,正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十分艰苦的时期。1941年12月3日起,每星期五举办一次日语广播。......
2023-11-22
在从事广播工作10年多时间里,深切感受到了全国“广播一家亲”的浓浓暖意,可以说这是中国广播事业的一个鲜明特色。2008年1月,中央台牵头成立有140家电台组成“全国奥运广播联盟”。2008年底,中央台酝酿发起成立了“中国广播联盟”,我们积极响应。2009年底发起成“江苏广播联盟”和“江苏广播新闻协作网”,搭建新闻线索和资源共享平台,联合开展主题性新闻行动,深化新闻宣传的协同合作。......
2023-11-22
云南广播电视台今年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80周年华诞。作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重要一分子,云南人民广播事业也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1950年3月4日,在云南解放的日子里,昆明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向全省播音,拉开了云南人民广播事业的新篇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云南广播事业也在改革中迎来了繁荣发展。2018年5月,云南广播电视台党委明确提出了台和集团的“12345”发展思路。......
2023-11-22
近年来,伴随智能手机在非洲的普及,新媒体异军突起。中国的对非广播也敏锐地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发展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开启了新的篇章。但在这场竞争中,中国对国际广播始终自成一格,因为它是一家与西方媒体报道同样新闻却视角不同的独特的电台。这是中国的国际广播与其他国际电台相比的优势所在。非洲民众可能不再会围坐在收音机边,收听发自中国的短波广播。......
2023-11-22
20世纪90年代中期,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开始快速走上直播化、频率专业化的改革道路。可以说,“西新工程”为青海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加快了青海电台实施以建立专业化系列台为龙头的全方位改革步伐。1995年6月12日,青海经济广播电台开播,并由此拉开青海电台频率专业化创新发展之路的改革进程。至此,青海广播第一轮的频率专业化改革宣告完成,并由此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历程。......
2023-11-22
开启了青海藏语广播的先河。1954年5月30日,又开办了“对农村广播节目”,使用西宁话播音,这个节目一直延续到今天,经过不断的发展、创新,传承下来的《农牧天地》在2015年度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1977年,果洛州发生特大雪灾。在这之前,张二龙被召回省城西宁参加省人代会的宣传报道工作。老一代广播工作者们勤勉敬业、勇于探索的可贵精神品质代代相传,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2023-11-22
③可见,广播网络下沉到中国乡村的过程,带有强烈的国家意志,是国家主导下乡村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应该看到,乡村的广播网络建设过程不仅是新技术扩散过程,更是中国县域进行的大规模的传播基础设施建设过程。④作为长期以来乡村中最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甚至是唯一的现代电子媒介,农村广播网系统性地重塑了中国乡村的信息传播环境,也奠定了对农村广播的新格局。......
2023-11-22
云南民族广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问题,引起了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各民族干部群众的高度关注,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和云南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云南民族广播开通运营的“拉祜雅”“傈僳傈瓦”“傣泐金湾”“相丽勐傣”“景颇之声”5个微信公众平台共有关注人数97326人。所以,云南民族广播的官方抖音平台在做好境内各民族群众的舆论引导的同时,可以起到较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