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广播电台出力:中国人民广播80年纪念文集

广播电台出力:中国人民广播80年纪念文集

【摘要】:1949年6月13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印发《关于各地广播电台转播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节目的规定》,要求自6月20日起,各地广播电台一律转播北平新华台20点至21点30分的新闻、综合报道、评论、国际时事节目。1949年6月30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印发各地广播电台暂行管理办法。据此规定,正在筹建中的“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改称“保定人民广播电台”。

1949年6月中旬,500瓦发射机运抵保定,随机运来的还有增音机、无线收转机、电唱机、话筒等。厂方派来技术人员配合安装发射机和增音机,其余部分由我们自己负责安装。这时,我们忽然想起还没有播音室控制台,这是广播电台播出的第一环节,缺少它是没法播出的。离“七一”只有半个月了,根本无法买到,我们决定自己动手做一台。王化南股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

我对王股长说:

“没问题,但需给我一份电路原理图,至于怎么完成由我来想办法。”

我从军区找来所需广播器材和铝板,请机务股木工王殿臣同志帮忙。我想,如果做新的控制台,又需要设计、备料和制作,那就太费时间了,干脆找一个现成的写字台,把电唱机、控制板、监听器等全部安装在写字台的台面上。结果仅仅用了两天多的时间,播音室控制台做出来了,大家都很满意。

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

那台新的500瓦发射机出状况了,调试工作很不顺利,主要问题是噪音大,各级之间屏蔽差,工作极不稳定。经过大拆大改,面目全非。天线太短,为了提高辐射功率,从机房附近第一根木杆至总督府门口一根大旗杆之间架设了一副60米长的水平天线。

1949年6月13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印发《关于各地广播电台转播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节目的规定》,要求自6月20日起,各地广播电台一律转播北平新华台20点至21点30分的新闻、综合报道、评论、国际时事节目。为此,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在大院东侧一间小房子里设置了收音台,安装了美国RCA厂生产的AR——80型10管收音机一部作为主机,备机为美制S——20R型9管收音机,架设了由收音台到播控室的节目传输线。(www.chuimin.cn)

1949年6月30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印发各地广播电台暂行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各地所设的广播电台一律统称某地人民广播电台”。据此规定,正在筹建中的“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改称“保定人民广播电台”。

1949年7月1日,中共冀中区党委与冀中军区通信科合作就举办了收音员训练班,为每个县培训一名收音员,配发一部收音机。课程包括收音机电路原理、收音机的维护管理和速记。训练班的主管刘国栋、教员李树德均是从军区通信科临时抽调的营级通信干部,速记教员是从区党委宣传部抽来的。第一批学员来自冀中各县和冀中区直属单位,第二期训练班的学员来自除冀东以外的各县,8月10日结束。两期共培训收音员105人,结业时分发了收音机,由学员带回建立收音站,建成了河北省的收音网。这些收音员每天定时打开收音机,记录各项政令和时事政治新闻,形成文字后报当地党委,有些重大新闻和我军的战报则油印成报纸发放下去,形成了一个广播与文字相结合的信息传递网。

在广播设备建设的同时,组建了保定人民广播电台的领导班子,从新闻、教育等单位抽调了文化水平较高的干部当编辑记者,又通过北平军管会从进步学生中选拔了播音员。

1949年7月初,冀中军区司令部通信科刘瑞龙科长找我谈话:

“广播电台的建设工作快要结束了,很快开始播音,但技术人员太少,不适应播出工作的需要,广播电台的领导想把你留在电台工作。我找你来,就是听听你的意见,是否愿意留在那儿,我们尊重你的选择,不必勉强。”

抗日战争时期,我年仅12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边读书一边从事地下工作,为了传递情报、传达上级指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消息,我经常想尽办法带着情报、文件、传单、小报冒着生命危险通过鬼子的岗哨和封锁线。现在我们要建设人民自己的广播电台,用现代化的宣传工具传达党的声音和解放战争的捷报,这太让人兴奋了,到广播电台工作是求之不得的夙愿,所以我痛痛快快的(地)答应了。从这一天开始,我就算是电台的人了。那个时候还是军政合一的体制,没听说过“转业”这个词,仍按老习惯叫做“调动工作”。调到广播电台后,一切待遇不变,仍然实行供给制,穿军装、吃大灶,由于我是技术干部,每月还发给30斤小米的技术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