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播的类型化改版改革,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实施的。在类型化广播的改版改革中,人民广播大胆创新,用数字化系统对节目进行精确控制,将综合性的生产方式改变成为类型化的生产方式。技术创新是人民广播革命性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类型化电台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点,以数字化技术为特征的新技术的运用大大加强了类型化电台的发展进程,从而为类型化电台创造了新的平台和空间。......
2023-11-2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山西广播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始终处于时代大潮的风口浪尖,在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中,一步一步完成由单纯的宣传单位向集喉舌、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现代主流媒体的“蜕变”。
广播新闻创新创优,创造了“山西经验”
八九十年代是山西广播理想高昂、激情燃烧的一段岁月。一大批长在红旗下、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老三届”“老知青”,高考恢复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陆陆续续来到山西台,为山西广播队伍注入了新血液和新活力。
把广播搬到户外去,打破地域界限,办“没有围墙的广播”,让广播无处不在,小情大事、时时处处都有广播的声音和广播人的足迹,一直是这一代广播新闻人苦苦追寻的目标和探索的课题,在山西广播新闻史乃至于中国广播新闻史上创造了许多“新纪录”,也成为山西广播新闻宣传的制胜法宝和优良传统。
1985年,山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张敬民、马小林沿昔日晋西北穷苦百姓逃荒“走西口”的路线徒步采访,历时82天,行程1000多公里,足迹遍及晋、陕、蒙三地,走访了几百人,以亲身经历感受和表达改革开放后晋西北农村的变化,他们采制的饱含激情的广播专题特写《难以忘却的歌声》获得联邦德国第十届柏林未来奖特别奖。1993年4月8日,长城广播扩展为24小时全天候播音,在中国北方第一家实现全天候直播,被专家们誉为“南有东方,北有长城”。1995年,长城经济广播组织《长城人家》大型采访活动,历时3个月,深入晋、陕、蒙25个县市,行程11162公里,播发150多条消息、70多组专题节目。同年,山西广播联合冀、鲁、豫、苏、皖五省电台以及珠江经济台跨省联合共同推出《抗战老区南北行》大型采访活动,行程总计10000多公里,形成强大的宣传合力,受到中宣部的重视和肯定。
此外,山西广播新闻节目实行滚动播出,大量增加正点新闻和带音响的报道、现场口头报道、现场直播以及电话采访等形式,突出了短、快、新、活、汇的优势;专题和文艺节目采用“主持人”形式播出,新闻、专题、文艺推行直播节目,让节目主持人与听众双向交流,充分发挥了广播的社会服务功能;健康之声广播作为全国首家医疗卫生专业广播,把健康信息和服务带给听众;探索节目质量管理改革,创立和实施了《山西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质量管理体系》等等。山西广播无论是在节目创新还是制度管理等方面都在全国广播业内开了风气之先,并获得广泛赞誉。(www.chuimin.cn)
加快广播事业建设,形成了“山西样本”
1981年12月20日,山西广播电台6部1室从后小河搬到位于迎泽大街318号新址,揭开了山西广播崭新的一页。30多年来,电台采制和播控设备经历了从电子管、半导体晶体管、集成电路到数字电路;广播节目录制技术从单声道、双声道发展到多声道(多轨)和立体声技术;广播信号传输从模拟技术发展到数字技术;广播频率由1个发展到8个;广播节目覆盖由太原市区扩大到全省及周边地区达6000多万人;广播节目制作、播出、存储等环节全面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
推进广播产业发展,走出了“山西路径”
山西广播在发展战略上,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地面广播的特点,紧密结合山西经济及区域市场的实际,在广播媒体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上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在媒体运营上,始终坚持节目立台和内容为王战略,以新闻为主体以专题、文艺为两翼的节目结构,以优质的节目和富于公信力的平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节目形态上,率先探索多样化的娱乐性广播节目样态及运营模式,不论是长城广播的热线互动节目《快乐电话》《幸运转盘》,城市之声的益智竞猜节目《步步为赢》,还是文艺广播首创的脱口秀节目《关不掉的RADIO》《爆棚三人组》等节目,都曾让人们听觉一新,也促进了广播广告收入持续增长。
有关声音的回响:中国人民广播80年纪念文集的文章
人民广播的类型化改版改革,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实施的。在类型化广播的改版改革中,人民广播大胆创新,用数字化系统对节目进行精确控制,将综合性的生产方式改变成为类型化的生产方式。技术创新是人民广播革命性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类型化电台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点,以数字化技术为特征的新技术的运用大大加强了类型化电台的发展进程,从而为类型化电台创造了新的平台和空间。......
2023-11-22
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学习论”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于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见图1)。......
2023-11-2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创的对农广播事业,曾经多次得到过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国务院总理为一个广播频率开播致贺信,在中国广播事业史上也是第一次。1955年4月1日,中央台开播《对农村广播》节目,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对农广播事业的开端。中国乡村之声是国家对农广播频率,全天24小时播音,她的诞生,标志中国对农广播事业进入了新时代。......
2023-11-22
1980年9月14日到22日,中共中央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着重讨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得到大家的赞同,李友臣立即部署“大包干”的各项具体工作。寺底大队分田到户工作引起各方面关注。随即,寺底大队分田到户的事也通过内参引起了陕西省委的高度重视。寺底大队支部被渭南地委评为先进支部,李友臣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23-09-18
到60年代中期,毛泽东对自己的看法,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个变化同他对国内外政治形势的看法是一致的。再加上同苏联之间“口诛笔伐”的论争,于是,他考虑中国的前途和未来就更多了。而中国的未来,和他的现在和未来是搅在一起的。一个例子是1965年1月9日同老朋友斯诺的会谈。斯诺告诉毛泽东,国外关于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讨论。......
2023-08-01
在写第一篇时,基本按照“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的思路进行。在写第三篇时,游先生提出了“复合系统”的概念,将“多媒体教材”视为“课堂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游先生在写这本书时,将语法融入画面语言的运用中,尝试从大量的多媒体课件中提炼、整理“设计格式”和“教学格式”。......
2023-11-20
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并不等于标新。笔者认为,创新的基础是继承,继承的活力在于创新,创新教育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革和扬弃的过程,它具有明显的改革特征。......
2023-08-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