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人民广播80周年:初啼与灯塔

中国人民广播80周年:初啼与灯塔

【摘要】:1950年12月20日,太原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更名为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总体而言,山西广播成立后的前30年,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耳目,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1949年4月24日上午,人民解放军攻克太原城。战斗结束不久,城内硝烟还未散尽,以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台长常振玉为组长的太原市军管会电台接管组,迅速接管了太原市东后小河8号院国民党广播电台。当天晚上,接管组就组织接管人员和旧电台留用人员抢修机器设备,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尽早把人民广播的声音传播出去。

4月25日晚上21:50,伴着《渔光曲》的旋律,女播音员于明昭和吴砺坐在话筒前,呼出了人民广播第一声:“这里是太原新华广播电台,周率1270千周,现在开始播音。”这清脆嘹亮的声音划破夜空,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夜,像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鸣,宣告了山西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从此,山西人民当家作主的正义之声,通过红色电波传到千家万户。

1949年6月1日,原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扩编为中央广播事业局,中国的广播事业脱离新华社成为单独的宣传系统,太原新华广播电台也随之更名为太原人民广播电台。1950年12月20日,太原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更名为山西人民广播电台。(www.chuimin.cn)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山西广播事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第一代山西广播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迅速建成了全省中波广播与农村广播网。1959年国庆10周年前夕,省电台的150千瓦大功率发射机和136米高的发射铁塔同时投入使用,扩大了广播覆盖面积,使省电台和中央电台的广播进入了全省城乡千家万户。1966年至1980年,以建设“四山一洞”为标志,进一步扩大覆盖,在山大沟深情况下构架有效的发射接收体系,山西广播走在全国的先进行列。

总体而言,山西广播成立后的前30年,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耳目,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桥梁纽带。从土地革命抗美援朝、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紧密围绕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推出了一大批深受听众喜爱、社会影响极大的广播节目,特别是对工业战线先进人物王贵英、甄荣典、马六孩、赵大庆和农业战线先进人物李顺达、郭玉恩、吴春安、申纪兰、吴吉昌、陈永贵等典型宣传,至今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