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在业务、组织、管理、观念、体制等各个层面开展的融合创新,使得广播新闻的面貌也因此焕然一新。在2008年汶川地震、国庆60和70周年庆祝活动、党的十八大及十九大会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国家重大活动和事件中,以“中国之声”为代表的广播新闻均有突出表现,实现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话语权”的新闻报道和及时深入的新闻解读,充分发挥了国家主流媒体的功能作用。......
2023-11-22
80年来广播受众的变迁,是中国广播不断发展的缩影,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正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具象。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越来越丰富,但无论受众收听需求与收听终端如何变化,广播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广阔的媒体市场中保有一席之地。一方面,广播作为唯一的非视觉媒体,能够解放双眼与双手,是人们在伴随场景中获取资讯的不二选择;另一方面,各省市广播电台的节目编排大多具有浓厚的本地化特点,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娱乐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更进一步贴近人们的生活。同时,广播作为主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有着强大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在信息来源愈发纷繁混杂的当下,广播等主流媒体将是社会舆论阵地中不可或缺的稳固防线。
当然,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受众需求,广播人必须时刻保持敏锐,主动把握住时代变革的脉络。从中国广播80年来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40年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广播受众以及广播媒体自身带来了怎样的巨变。在改革开放以前,广播基本处于“电台播什么,听众听什么”的优势媒体地位,直到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娱乐选择增多,广播电台才逐渐有了受众意识,开始深入研究如何服务受众、如何满足受众需求。而后,随着移动收听设备的发展与普及,受众的收听场景越来越多样化,对广播节目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促使广播在受众研究领域下更多苦功,并开拓更多传播渠道、尝试更多节目创新。所幸,技术发展的影响是双向的,收听终端在进步,广播制播技术以及辅助受众调查的数据采集技术等也都在进步,大数据能够及时剖析受众群体的每一点变化,并将其反馈给广播电台。对于当下的广播媒体而言,切忌在传统领域故步自封,让不断兴起的新媒体、新技术割据广播的生存空间。广播媒体唯有紧跟技术迭代,方能把握住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1980~2019年广播接触率及收听工具/收听地点的变化
数据来源:赛立信媒介研究,1980~2019年(www.chuimin.cn)
如今,媒体融合的趋势已愈发清晰,互联网与声音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标志着广播传播模式的又一次巨变,化受众为用户,化节目为产品,广播在不断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的融媒体之路。而随着5G、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兴起,广播媒体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时代的巨浪永远在奔腾向前,而广播媒体要做的,始终是把控好受众需求的桅杆,洞察潮流与风向,不惧风雨,踏浪前行。
(作者系赛立信数据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有关声音的回响:中国人民广播80年纪念文集的文章
中国广播电视在业务、组织、管理、观念、体制等各个层面开展的融合创新,使得广播新闻的面貌也因此焕然一新。在2008年汶川地震、国庆60和70周年庆祝活动、党的十八大及十九大会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国家重大活动和事件中,以“中国之声”为代表的广播新闻均有突出表现,实现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话语权”的新闻报道和及时深入的新闻解读,充分发挥了国家主流媒体的功能作用。......
2023-11-22
一体多维体现在组织架构和管理方面,就是要完成业务部门的重组和整个生产流程的再造。目前和将来,通过多媒体的采编制作系统、网站、不同客户端和智能音箱等的内容发布系统,能够大大扩展和永久留存内容生产链条。原来的策、采、编、发流程也为之改变。笔者认为广播多媒体内容矩阵的策采编发是一体多维运转,传统广播是单维运转。多维运转形成的且经过传播数据检验的优质内容,一般会带动单维内容的优质化生产。......
2023-11-22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是人民广播创办类型化电台的一贯做法。西方的类型化电台大多数以市场为导向,以赚钱为目的,只有少量的公共类型化电台以公共广播文化服务为主,如美国几万家电台只有一千多家是公共广播,绝大部分是商业电台,可以出售,可以买卖,这与我国的类型化电台也不相同。我国类型化电台的发展,既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又考虑地方听众收听的平衡。......
2023-11-22
2000年7月,我被派到以色列记者站担任驻外记者,这也是我新闻生涯的一个新起点。驻外记者事业的发展,使国际台有了来自一线记者的原创报道,提升了国际台的报道水平和影响力。从2000年7月到2014年9月,我在以色列记者站度过了4年又2个月,这是一段令人激情荡漾、难以忘怀的时光。这期间,正好赶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爆发新一轮暴力冲突,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2023-11-22
盛逢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台80年大庆,在积极推动这次征文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激活往事记忆,借此机会留下片段感言,以铭记我挚爱一生的广播事业。人民广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广播人传播时代强音,不断开创广播的辉煌。80年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发展至今,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3-11-22
20世纪90年代,随着广播直播化的普遍推广,广播新闻文本开始向更显快捷的连线报道发展。而电视的电话连线报道则基本上等同于广播的连线报道。10多年来,随着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级广播电台直播的常态化,广播新闻文本逐渐向着连线报道和记者口述录音报道两种形态并重的方向发展。相对于连线报道,如果时效不是特别紧张,记者口述录音报道更能兼顾音响和采访录音的使用。......
2023-11-22
广院新闻系的老前辈言传身教,引领我逐步进入对广播声音传播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从对传统声音广播的理念、形态、规律的梳理,到对21世纪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转型的探索,面对媒介融合的时代传统广播媒介变与不变的“元问题”,我不断感悟着广播媒介声音传播不朽的人本内涵。对广播声音传播感染力的“元认知”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左荧为新闻系学生开设的“录音报道”课。②广播声音传播与人相对接的是听觉感官器官——耳朵。......
2023-11-2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创的对农广播事业,曾经多次得到过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国务院总理为一个广播频率开播致贺信,在中国广播事业史上也是第一次。1955年4月1日,中央台开播《对农村广播》节目,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对农广播事业的开端。中国乡村之声是国家对农广播频率,全天24小时播音,她的诞生,标志中国对农广播事业进入了新时代。......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