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80年中国人民广播回响:用户需求凸显广播魅力

80年中国人民广播回响:用户需求凸显广播魅力

【摘要】:80年来广播受众的变迁,是中国广播不断发展的缩影,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正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具象。当然,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受众需求,广播人必须时刻保持敏锐,主动把握住时代变革的脉络。从中国广播80年来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40年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广播受众以及广播媒体自身带来了怎样的巨变。

80年来广播受众的变迁,是中国广播不断发展的缩影,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正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具象。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越来越丰富,但无论受众收听需求与收听终端如何变化,广播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广阔的媒体市场中保有一席之地。一方面,广播作为唯一的非视觉媒体,能够解放双眼与双手,是人们在伴随场景中获取资讯的不二选择;另一方面,各省市广播电台的节目编排大多具有浓厚的本地化特点,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娱乐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更进一步贴近人们的生活。同时,广播作为主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有着强大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在信息来源愈发纷繁混杂的当下,广播等主流媒体将是社会舆论阵地中不可或缺的稳固防线。

当然,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受众需求,广播人必须时刻保持敏锐,主动把握住时代变革的脉络。从中国广播80年来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40年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广播受众以及广播媒体自身带来了怎样的巨变。在改革开放以前,广播基本处于“电台播什么,听众听什么”的优势媒体地位,直到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娱乐选择增多,广播电台才逐渐有了受众意识,开始深入研究如何服务受众、如何满足受众需求。而后,随着移动收听设备的发展与普及,受众的收听场景越来越多样化,对广播节目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促使广播在受众研究领域下更多苦功,并开拓更多传播渠道、尝试更多节目创新。所幸,技术发展的影响是双向的,收听终端在进步,广播制播技术以及辅助受众调查的数据采集技术等也都在进步,大数据能够及时剖析受众群体的每一点变化,并将其反馈给广播电台。对于当下的广播媒体而言,切忌在传统领域故步自封,让不断兴起的新媒体、新技术割据广播的生存空间。广播媒体唯有紧跟技术迭代,方能把握住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1980~2019年广播接触率及收听工具/收听地点的变化

数据来源:赛立信媒介研究,1980~2019年(www.chuimin.cn)

如今,媒体融合的趋势已愈发清晰,互联网与声音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标志着广播传播模式的又一次巨变,化受众为用户,化节目为产品,广播在不断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的融媒体之路。而随着5G、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兴起,广播媒体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时代的巨浪永远在奔腾向前,而广播媒体要做的,始终是把控好受众需求的桅杆,洞察潮流与风向,不惧风雨,踏浪前行。

(作者系赛立信数据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