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来促进大渡河流域农业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内产业经济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更进一步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增强农牧民内生发展动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让大渡河流域真正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提高广大农牧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目标。......
2023-11-23
将农村广播网推向历史前台的动力,并非如现代的绝大多数发明一般,是意识到“新的技术在充分富裕的社会里能够创造社会对自己的需求”,⑤而是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于工农业关系的探索与乡村社会的未来规划。
从1955年开始,随着党内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向日益形成共识,对农村的未来发展规划成为重要的政治议题,农业合作化速度也随之加快。新的广播发展方案也随之酝酿而成,即强调广播的渠道拓展、扩大广播的地方收听。1955年9月,中央广播事业局下达《关于今明两年在全国有条件的省、区逐步建设农村有线广播的指示》,当年12月,第三次全国广播会议明确了农村有线广播网建设的各项方针。而在前一年的第二次全国广播会议,广播部门的工作重点还是加强文艺广播内容的建设、削减了地方广播节目内容的生产。⑥
广播部门政策的跟进调整,是宣传机器对于国家意志的贯彻,这种剧烈的政策转型和随之而来的农村有线广播网广泛建设,使得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农村有线广播网开始大规模拓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听上了广播。农村、农业和农民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被不断提起,使得对农民广播成为重要的社会使命,这些都促使各级广播电台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对农传播这一课题,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和实践。到50年代后期,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台都举办了对农村广播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也成为各级电台持续时间最长的节目之一。⑦
广播内容中对农村的重视,直接体现在各台对农村广播节目的设置日益增加,对农村广播节目内容的比重逐渐加大。以河南省为例,其60年代初开办的11个政治节目中有5个是面向农村的——包括《对农民广播》《对民兵广播》《对农村青年广播》《对乡村医生广播》和《农业科学技术》,文艺节目中也开办了考虑到农民口味的《公社戏院》《本省地方戏曲》《曲艺》《豫剧》和《大家唱》等专题。同时,大量“城乡互动”的节目内容出现在广播声音之中,仅1960年第一季度就举办了7次主题为“城市支援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的现场广播大会。⑧可见,新增的对农村广播内容涵盖方方面面,既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日常娱乐需求,也为乡村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提供了支持。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的广播电台就开始制作面向农民的节目,但在乡村鲜有收音机的年代,这些节目只能偶尔地传入农民的耳朵。例如,早在1950年1月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已经开始了《农村时间》栏目的播放,每天播出1次,每次15分钟,但“由于农村尚无收听工具,实际上是‘对空’广播”。广播网络逐渐下沉到农村后,这些对农民的节目有了固定的听众,农村节目的播放时间也逐渐加长,《农民节目》从1956年4月的一周20分钟播音时间,增加到1959年(此时节目改名为《对农村广播》)的60分钟。为了办好对农村节目,各种面向农民的受众调查也在展开,湖南台在1962年9月就去长沙、湘阴、浏阳、宁乡、临湘、怀化、沅陵等县的农村调研,组织农民收听、访问农民“广播迷”,由此来确定应该如何办好农村广播。⑨(www.chuimin.cn)
对于基层乡村的报道也随之增加。江苏台从1961年开始进行节目调整,将重点放在办好新闻和农村节目上来,其中农业节目要求各县广播台转播。此前,江苏台对来自地方的稿件做了分析,发现“报道上层活动”稿件占比过多,他们认识到其中有认识问题,认为“小队的东西角度太小,没有分量……”;也有作风问题,“基层来稿,由于写作水平较差,处理费事,稿件一多,有的同志看到个‘队’字就往旁边一放,压久了也就不用了”。50年代末,江苏台对这种现状做了有意识的调整,更多地采纳来自县以下基本核算单位的稿件。最直观地表现为,1959年9、10、11三个月中,江苏台基本核算单位以下稿件数占地方总稿件数的22.1%,而1960年9、10、11三个月,这个比重上升到45.9%。⑩
对农报道的内容增加、对农村最基层关注的增加,既是宣传机构服务国家政策的相应举措,也是广播网络下沉后受众群体重构的必然结果。左荧曾不失尖锐地提出,在广播网的早期实践中,一些省份“花了很大力量去扩大广播站的电力,增设喇叭,但是我们所发展的收听对象是中小城镇的市民和中小工商业户”。⑪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倘若以收音机作为广播接收终端,那发展的听众只能是能够支付收音机购买费用、维持费用(修理费、电池费)的市民阶层。受众群体的收听需求又会反馈到内容生产端,加之作为内容生产者的中央、省、市广播电台又坐落在城镇之中,这就形成了一个无法向乡村拓展的城市内循环。其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农村和农民成为一个遥远而模糊的身影。
建设农村有线广播网的决策,使得农民从远离城市生活世界的存在,变成了各级广播电台可感知的真实听众。通过电波,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之下处于不同生活轨迹的人们形成了一个虚拟共同体,天南海北的农民可以通过田间地头、村里家中的小喇叭,听到来自各级新闻生产机构的声音。鉴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长期占据总人口比重的九成之上,农村有线广播网的建设,意味着广播的“大众化”真正开启,真正面向“大众”的广播实践由此诞生。
有关声音的回响:中国人民广播80年纪念文集的文章
通过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来促进大渡河流域农业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内产业经济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更进一步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增强农牧民内生发展动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让大渡河流域真正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提高广大农牧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目标。......
2023-11-23
奖扶制度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从惩罚多生到奖励少生的重要举措,并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赢得了很好的国际声誉。奖扶制度推行后,众多学者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研究。高文力等从国家试点地区采取非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分别对奖扶对象和非奖扶对象进行了群众认知状况调查,发现奖扶制度的群众认同率很高,非奖扶对象的大多数(87%)也认为这项制度“非常好”。......
2023-07-30
梅河口联社是2006年经吉林省银监局批准成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一员,是我市网点覆盖最广的地方法人机构。梅河口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梅河口联社下设17个基层信用社,1个营业部,5个分社,8个储蓄所。组织号召梅河口联社全体高管员工向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捐款25.4 万元。向梅河口市红十字会捐赠两辆总价值42 万元的负压式救护车和100套总价值3万元的防护服用于一线防控工作。......
2023-08-02
对外围的蒙自、赤土、木拉三个乡群众的马帮停产进行经济补偿 100 万元,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香格宗村由村委会牵头联合村专合组织,组建村级旅游协会,制定了协会章程和管理制度,对旅游市场实行统一经营管理,避免了哄抢游客、哄抬物价等旅游市场无序竞争乱象。二是延伸旅游产业链,促进农民、农村、农业的全面发展。......
2023-11-23
很明显,充满了伦理意识的农本思想和家庭财产继承制决定了他的资财的出路。在这个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不是那种以赚钱或获取剩余价值为绝对目的的近代资产阶级的经济动机,而是以封建家庭的“孝”、“慈”规范为归宿的弃末返本的传统儒家伦理意识和小农意识。如果说小农经济构成了儒家伦理规范的经济基础,那么平均主义和农本思想则是保护小农经济不被土地兼并和商业活动的浪潮冲垮的坚实堤防。......
2024-01-19
时光飞逝,“茶马古道不断被车道、公路代替,茶马古道的网络正在被分割成局域网络。”(一)川藏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作为川藏茶马古道起点的茶马古道(雅安段)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二)川藏茶马古道的现实意义川藏茶马古道相对于现代而言是极其不便的,正是因为闭塞的地理位置使得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雅安可以抓住此次机会利用川藏茶马古道的联结点开展经济活动。......
2023-11-23
若吉村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打造应将四川民族学院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而四川民族学院也应该以文科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共谋发展,合作共赢。若吉村通过与四川民族学院深度合作,就近充分利用学校智力资源和网络资源把若吉村打造成为智慧乡村、文创乡村,不断推陈出新,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既有乡土味道又有时代韵律的美丽新村。......
2023-11-2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庆阳市分行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庆阳市设立的二级分行,也是全市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下辖4个县区支行,分别是西峰区支行、庆城县支行、宁县支行、镇原县支行。截至2020年年底,全行有员工124人,其中市分行机关33人,西峰区支行27人,庆城县支行23人,宁县支行21人,镇原县支行20人。......
2023-08-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