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人民广播80年:声音回响!

中国人民广播80年:声音回响!

【摘要】:中国广播电视在业务、组织、管理、观念、体制等各个层面开展的融合创新,使得广播新闻的面貌也因此焕然一新。在2008年汶川地震、国庆60和70周年庆祝活动、党的十八大及十九大会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国家重大活动和事件中,以“中国之声”为代表的广播新闻均有突出表现,实现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话语权”的新闻报道和及时深入的新闻解读,充分发挥了国家主流媒体的功能作用。

自2008年至今的十几年间,媒介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云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各项新技术眼花缭乱,IPTV、网络电视、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等各种视听新媒体层出不穷。中国网民的数量持续增长,新一代受众具有了完全不同于过往的信息消费习惯和模式。以网络空间为依托的舆论场众声喧哗。这些对媒体的组织管理、新闻生产的流程和运作机制、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受众管理、媒体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媒体环境?如何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改变?如何在网络时代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作用?各大媒体在不断尝试,开展了“媒介融合”的探索。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媒介融合”的理念在经历了若干年的理论讨论和实践探索之后,被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发展方向。从此,各大主流媒体的媒介融合实践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2018年3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的成立是一个重要事件。中央三台合并,在制度层面上助推了多媒体融合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在业务、组织、管理、观念、体制等各个层面开展的融合创新,使得广播新闻的面貌也因此焕然一新。这种改变表现在新闻节目的生产制作、内容形式、传播渠道、受众效果等各个方面。

首先,新闻节目的生产流程采用“一次采集、多次加工”方式,广播和电视之间的互动加强,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在节目形式和内容上,继续发挥声音符号特色,同时突破单一音频的局限,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符号,丰富节目内容,创新节目形式。第三,传播渠道上将新闻内容“多次传播、多端展示”,形成了网站(央视网、央广网)、客户端(央视影音、央视频、云听),各种级别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快手账号等的综合传播矩阵。最后,受众意识增强,利用新技术,广播新闻不但重视节目内容播出后的效果反馈,也在节目制作环节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www.chuimin.cn)

作为中国最权威的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以2000多个调频(FM)、400多个中波(MW)、100多个短波(SW)频率覆盖全国;拥有《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纵横》《新闻晚高峰》《央广新闻》等多个品牌栏目;采取“板块+轮盘”的节目架构,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音。其官方微博粉丝量和影响力稳居全国电台类媒体第一名。

在2008年汶川地震、国庆60和70周年庆祝活动、党的十八大及十九大会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国家重大活动和事件中,以“中国之声”为代表的广播新闻均有突出表现,实现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话语权”的新闻报道和及时深入的新闻解读,充分发挥了国家主流媒体的功能作用。以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例,面对这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之声”的记者迅速赶赴防疫一线,恪守职业精神,发挥专业能力,采写出一篇篇有分量、有力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自2020年1月26日至3月14日,“中国之声”全天共开设《天使日记》《疫情小贴士》《我是志愿者》《我的治愈故事》《战“疫”一线上的青春身影》《一线战“疫”群英谱》《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等15个专栏。一线记者参与采写报道474篇,通过“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新媒体产品442篇,创下了多篇10万+的传播热点。在精准信息报道、正确舆论引导、科学知识服务、纾解公众焦虑、凝聚社会共识、提振抗疫信心等方面,积极发挥国家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引导力,实现了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应有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这10多年间,广播新闻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融合创新实践,在肩负着传递国家大政方针、引导舆论、关照民生等媒体责任的同时,不断积累节目制播经验,为进一步深入探索新时代的广播新闻发展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