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在业务、组织、管理、观念、体制等各个层面开展的融合创新,使得广播新闻的面貌也因此焕然一新。在2008年汶川地震、国庆60和70周年庆祝活动、党的十八大及十九大会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国家重大活动和事件中,以“中国之声”为代表的广播新闻均有突出表现,实现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话语权”的新闻报道和及时深入的新闻解读,充分发挥了国家主流媒体的功能作用。......
2023-11-22
2002年1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国内第一家类型化音乐电台——音乐之声,主打流行音乐,以两小时为一个时段单元。严格意义上讲,当时中央电台推行的是“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类型化理念并不浓厚。但作为国家电台,中央电台大胆引入世界文明成果,特别是我国台湾地区的文明成果,这在当时非常具有胆识。这一年,河北廊坊电台开播了“长书频率”,应该说这也是一个类型化电台,但该频率对外宣传有限,尽管这个频率很受本地听众以及周边北京市听众喜爱,但长期缺乏有关研究。2003年,是国家广播发展年,多个全国广播现场经验交流会的召开,极大推动了广播的快速发展。这一年,中央电台加大类型化探索力度,中国之声、经济之声、文艺之声、都市之声均实施类型化。所不同的是,这样的类型化与美国、英国、法国的类型化、专门化有本质区别:体制不同、导向不同、事业性质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坚持了中国特色、中国话语。举个例子:中国之声的节目编排,展现的是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话语,与美国纽约1010WINS全新闻电台、法兰西新闻台、俄罗斯莫斯科全新闻电台、加拿大680全新闻电台就有本质区别。2003年5月15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欧美流行音乐广播(金曲调频HIT FM)”开播;2004年1月,全新闻电台——上海东广新闻台开播;2004年6月,湖北音乐广播“Fun Music Radio”正式播出;2004年9月20日,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实施类型化改版改革,对10套节目全部实施类型化改版,并表示用5年时间,构建新的管理模式、传播模式、受众模式、营销模式、技术保障模式,为听众精备“听觉盛宴”。该次改版,受到云南省委高度赞扬,云南16家新闻媒体作了报道。之后,云南电台节目在昆明、云南收听市场占绝对优势,改版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3月27日,合肥人民广播电台故事广播开播,这种类型因其故事性较强,很受听众喜爱,随后风靡全国;2005年9月28日,国际电台环球资讯广播开播,国际电台的资讯节目开始朝国内延伸;2005年10月30日,大连音乐电台开播,主打流行音乐;2006年3月28日,南京音乐类型电台开播,定位于当代成人流行音乐电台;2007年,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全新闻电台开播。之后,新闻类型化电台、音乐类型化电台,特定类型化电台蓬勃兴起,有的再变细分,细分受众,细分节目,目标听众越来越精准。如交通类型,就有交通/音乐电台、私家车电台等。而北京交通台的创收,单频率先过亿元,最高值年6亿元,为世界之最。到如今,人民广播的类型化已经发展到30余种。
人民广播在实施类型化改版改革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位,与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类型化电台有本质不同。具体来讲,有如下方面。
(一)统一规划,有序竞争。人民广播的类型化电台由人民台经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党的领导,与人民台一样,既是人民台也是党台,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台,这与西方类型化电台有本质区别。如中国之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办,是党台,为事业编制、公益二类,但美国纽约1010WINS全新闻电台则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经办,是财团电台。中国之声为全中国喜爱新闻的听众服务,而1010全新闻电台为其上市的股民服务。(www.chuimin.cn)
(二)以社会效益为首位,坚持公共广播文化服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是人民广播创办类型化电台的一贯做法。所有的类型化电台既做公益文化服务,又实行广告经营,以弥补事业经费不足,这与西方的类型化电台不同。西方的类型化电台大多数以市场为导向,以赚钱为目的,只有少量的公共类型化电台以公共广播文化服务为主,如美国几万家电台只有一千多家是公共广播,绝大部分是商业电台,可以出售,可以买卖,这与我国的类型化电台也不相同。
(三)心怀人民,平衡发展。人民广播人民办,人民广播为人民。我国类型化电台的发展,既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又考虑地方听众收听的平衡。既有新闻、音乐、经济、交通等经营收入较高的类型,又有戏曲、农村、民族等经营较弱的类型,这与西方的类型化电台也有本质区别。人民广播虽大力实施类型化改革,但不盲目追求类型化的数量,不为类型而类型。目前,全国有30余种类型,这与西方某些国家类型电台小、散、乱也有本质区别。
有关声音的回响:中国人民广播80年纪念文集的文章
中国广播电视在业务、组织、管理、观念、体制等各个层面开展的融合创新,使得广播新闻的面貌也因此焕然一新。在2008年汶川地震、国庆60和70周年庆祝活动、党的十八大及十九大会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国家重大活动和事件中,以“中国之声”为代表的广播新闻均有突出表现,实现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话语权”的新闻报道和及时深入的新闻解读,充分发挥了国家主流媒体的功能作用。......
2023-11-22
2000年7月,我被派到以色列记者站担任驻外记者,这也是我新闻生涯的一个新起点。驻外记者事业的发展,使国际台有了来自一线记者的原创报道,提升了国际台的报道水平和影响力。从2000年7月到2014年9月,我在以色列记者站度过了4年又2个月,这是一段令人激情荡漾、难以忘怀的时光。这期间,正好赶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爆发新一轮暴力冲突,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2023-11-22
20世纪90年代,随着广播直播化的普遍推广,广播新闻文本开始向更显快捷的连线报道发展。而电视的电话连线报道则基本上等同于广播的连线报道。10多年来,随着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级广播电台直播的常态化,广播新闻文本逐渐向着连线报道和记者口述录音报道两种形态并重的方向发展。相对于连线报道,如果时效不是特别紧张,记者口述录音报道更能兼顾音响和采访录音的使用。......
2023-11-22
广院新闻系的老前辈言传身教,引领我逐步进入对广播声音传播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从对传统声音广播的理念、形态、规律的梳理,到对21世纪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转型的探索,面对媒介融合的时代传统广播媒介变与不变的“元问题”,我不断感悟着广播媒介声音传播不朽的人本内涵。对广播声音传播感染力的“元认知”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左荧为新闻系学生开设的“录音报道”课。②广播声音传播与人相对接的是听觉感官器官——耳朵。......
2023-11-2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创的对农广播事业,曾经多次得到过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国务院总理为一个广播频率开播致贺信,在中国广播事业史上也是第一次。1955年4月1日,中央台开播《对农村广播》节目,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对农广播事业的开端。中国乡村之声是国家对农广播频率,全天24小时播音,她的诞生,标志中国对农广播事业进入了新时代。......
2023-11-22
范卫平人民广播走过了80年不凡历程。这一天被定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新纪元的开始。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人民广播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人民广播事业。1965年9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为人民广播诞生20周年题词。......
2023-11-22
盛逢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台80年大庆,在积极推动这次征文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激活往事记忆,借此机会留下片段感言,以铭记我挚爱一生的广播事业。人民广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广播人传播时代强音,不断开创广播的辉煌。80年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发展至今,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3-11-22
一体多维体现在组织架构和管理方面,就是要完成业务部门的重组和整个生产流程的再造。目前和将来,通过多媒体的采编制作系统、网站、不同客户端和智能音箱等的内容发布系统,能够大大扩展和永久留存内容生产链条。原来的策、采、编、发流程也为之改变。笔者认为广播多媒体内容矩阵的策采编发是一体多维运转,传统广播是单维运转。多维运转形成的且经过传播数据检验的优质内容,一般会带动单维内容的优质化生产。......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