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人民广播80年:声音回响的内涵探索

中国人民广播80年:声音回响的内涵探索

【摘要】:广院新闻系的老前辈言传身教,引领我逐步进入对广播声音传播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从对传统声音广播的理念、形态、规律的梳理,到对21世纪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转型的探索,面对媒介融合的时代传统广播媒介变与不变的“元问题”,我不断感悟着广播媒介声音传播不朽的人本内涵。对广播声音传播感染力的“元认知”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左荧为新闻系学生开设的“录音报道”课。②广播声音传播与人相对接的是听觉感官器官——耳朵。

1959年来广院时,还是全国人民“早报摘,晚联播”的时代,我的媒介观念和业务基础基本是报纸的文字模式。广院新闻系的老前辈言传身教,引领我逐步进入对广播声音传播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从对传统声音广播的理念、形态、规律的梳理,到对21世纪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转型的探索,面对媒介融合的时代传统广播媒介变与不变的“元问题”,我不断感悟着广播媒介声音传播不朽的人本内涵。

对广播声音传播感染力的“元认知”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左荧为新闻系学生开设的“录音报道”课。作为助教,我带领一个小组学生做录音报道作业,选择的题材是失散亲人团聚。在第4次的采访中,我们终于赶上了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故事:南城一户工人家庭,新中国成立前因生活贫困把孩子送进了育婴室。20多年后,女儿长大成了一名护士,在公安局的帮助下找到了亲生父母。恰巧,女儿是业余合唱队的领唱,女婿是手风琴伴奏。面对失散多年的亲人,在手风琴伴奏下,女儿深情唱起“唱支山歌给党听”。我和学生们陪着这家人流了不少眼泪,后来数易其稿,录音合成了广播特写《唱支山歌给党听》。记得左荧在作业讲评中强调:“广播记者要善于捕捉现场音响,反映主题的现场音响唤起听众联想,触动人的心弦,可遇不可求。”可能由于切身经历了广播作品采写录制的甘苦与付出,讲评作业时,我感到眼前一亮、心头一震。看似一次普通的作业实操,于我,似是一种广播媒介的专业启蒙,从中感悟声音传播特有的潜能和生命力,唤醒了我对声音传播的关注和偏爱,坚定了我学广播、教广播的人生专业选择,并以此为幸。

1966年6月,“文革”开始,广院迁离了“永远的灰楼”,迁往现在的校址——东郊定福庄东街一号。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进入发展变革的春天,中国广播进入与社会同步的发展变革期,也为我自己学广播、教广播提供了理念与实务创新探索的思考平台。80年代初,广播界提出“广播要自己走路”的命题,引发了一系列的创新变革。此时,我开始接触了许多从未涉及过的新鲜领域,包括传播学、方法论、社会学等,改变了我较为封闭的阅读视野,开始感悟到新兴学科为我的学术视野提供了全新的认知空间。在读完信息论后,引发了我诸多联想,浮想联翩之后写出了《重视提升广播新闻信息量》,在1985年广播学会年会发表。后又从系统论视角探讨广播频率“时间版面”的听觉内容有序呈现,节目内容如何从可听到必听,嵌入听众生活等。现在来看,论文论述尚显粗浅,但从中触动了自己多年传统思维认识模式的反思,敦促自己学广播、教广播要打开封闭的传统惯性思维,体会到学而知不足。探寻广播声音传播的规律,不仅回答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回答为什么,从中感到质疑精神、批判思维的可贵,认识到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必须能够直面广播一线的鲜活经验和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电视普及时代,在电视的冲击下,广播进入低谷期。1986年,珠江三角洲上空出现了一个新的频率——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3个月,收听率大幅提升,成为珠江三角洲首选频率。珠江经济台成功的奥秘是什么?到电台参观座谈之后,我闪出了一个想法:原来准备的发言稿应该废弃,他们的经验不仅是微观层面的改进和内容精品化,其背后涉及广播声音传播运作规律的全新模式——“珠江广播模式”,其意义是冲破了多年“文字传播有声版”的束缚,进入了广播特有的听觉传播全新模式。即:从录播到直播,从播音员念稿到主持人说话,从小栏目到大板块,从“我播你听”到“请你热线参与”等一系列广播听觉传播运作的全新模式,而其难点是媒介理念优化与队伍素质优化、机制优化的同步。应当看到,广播媒介潜能开发的优势越大,驾驭难度就越大。离开了媒介理念与队伍素质和机制优化,广播改革,包括广播频率改版,其结果往往会形式大于内容。

20世纪末,面对不断分化的受众市场,一些大台率先推进频率专业化改革。我从广播媒介本土化有效服务、从人口学特征推进目标受众与潜在受众的有效开发、从吸纳民意、开启民智,发挥都市社会神经中枢作用,以及打造都市文化等方面,撰写了《从“东广”效应看都市广播改革》《前景传播和“交通广播现象”》《“中国之声”节目定位与频率资源优化》《北京人“自己的”新闻广播》等多篇论文,从中也感受到了中国广播改革的步伐。(www.chuimin.cn)

进入21世纪,社会步入了互联互通的“微时代”,大众传播也进入了融媒体时代。有传媒学者提出“无视频不传播”等观点。广播媒介再次面临一个必须直面的元问题:在融媒体时代广播声音传播还能否存在?若存在,广播声音传播必须直面哪些方面的变与不变?作为一个60年学广播、教广播的广播“老粉丝”,我的回答是:“广播作为声音传播的媒介将永远伴随人类。”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广播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它与我们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始延伸和谐合拍,与我们树栖祖先的大众媒介即口语和谐合拍。”广播声音传播与人相对接的是听觉感官器官——耳朵。作为声音传播的对象——听众可以闭上眼睛进入专注收听状态,也可在自由活动中进入灵活的半收听状态。无论专注性收听或伴随性收听必须成为稳定听众的习惯性、必听性选择,进而实现“耳朵经济”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从社会学的时间理念来讲,一天24小时分为必要时间(8小时工作);必需时间(个人生活必需付出时间,包括睡眠时间);休闲时间,休闲时间的质量决定人的生活质量。广播的“非可视化”传播改变了视觉传播对人自由度的侵犯。听广播省下了人的眼睛,移动收听使听众进入伴随性收听状态,广播为人的必需时间和休闲时间中提供了最方便的伴随和服务,同时也可以为某些岗位的必要时间提供服务。另外,据欧美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当下听广播、听新闻是“下一波潮流”;年轻人更喜欢听人说话,好的语言类节目带给人“沉浸式”体验;而好听的经典音乐类节目则能使乐迷进入“高原体验”。广播从内容策划到话语表达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做到呵护生命,嵌入人的生活,进入人的心灵。广播节目内容不仅要好听、有用,关键时刻还要成为呵护生命的社会神经中枢;广播可以吸纳民意,开启民智,成为凝聚民心的话语平台。尤其对于视觉障碍者和老年群体等弱势群体,广播更应体现主流媒体的社会公益责任和担当。

当然,强调广播“非可视化”特征并不等于拒绝现代传播技术的赋能与助力。现代传播技术亦可对广播声音传播给予辅助性赋能,如:适当运用文字做节目的预告和导听;运用文字做节目简介或内容展示,弥补声音转瞬即逝的缺憾;还可适当在关键节点运用图片、图示和短视频作为听觉内容的强化和补充。所以我将其称为“辅助性可视化”。融媒体时代的广播传播特点应该是融媒体手段支撑下的声音为主体的听觉传播。其目的是确保广播声音传播更为理想的传播效果和更贴心的听众服务,核心理念是放大广播听觉传播以人为本的声音内涵。因此我更加坚信:广播作为声音传播的媒介将永远伴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