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人民广播80年:日本专家与归侨的生力军

中国人民广播80年:日本专家与归侨的生力军

【摘要】:在早年的对日广播中,华侨、台胞以及日籍专家一直是对日广播的生力军。中国出生长大、大学里学习日语的年轻人挑起对日广播大梁,则是改革开放、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之后的事。新闻报道方面,日语广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台湾有很多人懂日语,炮轰金门岛之后,中央非常重视对日广播及时发声”。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78年起改革开放,对日广播又再次迎来了黄金时代,在与听众的交往中,又诞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此是后话。

在早年的对日广播中,华侨、台胞以及日籍专家一直是对日广播的生力军。中国出生长大、大学里学习日语的年轻人挑起对日广播大梁,则是改革开放、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之后的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设备和技术实力的提升,日语广播的时间延长、队伍也不断壮大,伪满时期来到中国、从事过广播及宣传工作的“留用日本人”以及在延安受到过进步思想洗礼的日本人相继加入,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得以丰富和充实。

就在陈真入台的1949年底,八木宽携妻子和两个孩子从东北来到北京,他是一名进步的剧作家,在日本国内受到排挤后,谋得了伪满国策电影公司“满映”的一份工作,因被八路军严明的军纪、良好的作风所感化,决定全家留下参加新中国建设。八木抵达后不久,日语广播组组长吴克泰因工作调动离开了日语广播,经验丰富、为人厚道的八木宽担任起日语广播组组长工作(1955年调整为副组长),在中国的对外广播事业中,由外国人直接主管某一部门的工作,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段历史

八木来台后,先后创设了《寻访鉴真和尚的足迹》《街头漫语》《小说连播西游记》等深度介绍中国文化、民众生活的专题节目,其后加入的日本专家和归侨们此后也不断地开拓,《中国之旅》《儿童的时间》《音乐与话题》等一批节目相继创设,深受好评。

新闻报道方面,日语广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53年从东北鹤岗来到北京,后成为播音员的林纪美(本名:常泽美纪子,播音名:林华,林纪美为其加入中国国籍时的姓名)、参与新闻稿件翻译工作的谷内百合子、播音员李顺然、郑友惠等多名老同志在回忆往事时都提及,年轻时,深更半夜有人突然敲门、催着去台里赶稿是常有的事。他们很多人都参与过很多重要历史时刻的报道:西藏和平解放、炮轰金门岛、释放在押日本战犯、百万北京市民声援日本人民反帝反美斗争(实况直播)……

台湾有很多人懂日语,炮轰金门岛之后,中央非常重视对日广播及时发声”。林纪美至今仍难忘记那一次次的深夜赶稿。93岁高龄的林老师,儿时随父亲移居中国东北之后,就一直生活在中国,如今她仍然住在真武庙附近的广电家属楼里。2002年1月,笔者为制作特别节目专访了林华前辈,她在节目里为自己点播了一首日本传统筝曲《六段》,她说,这是儿时母亲经常演奏、父亲也弹着三味线应和的曲子,“骨子里,我还是个日本人,我喜欢日本,但我也喜欢中国,之所以我坚持留在中国从事对日广播工作,因为我深信,这正是通往中日和平、友好的道路”。

1999年8月,我和另外3名同志正式入台后,早已退休多年的老专家添田修平主动承担起新人的播音训练课,添田先生1966年携一家四口来到中国,随后一直留在中国,夫人内海爱子也是一位非常深受欢迎的播音员,不幸于90年代初因病在北京逝世。

添田先生上课时精心准备了课件、包括五十音图发音基础训练、绕口令、简单新闻稿件等,老先生平时挺和蔼,但一上课就仿佛变了一个人,动不动就板着脸训斥,偶尔迟个到自然会遭到严厉批评。他嗓音洪亮,中气十足,每天的课程从张大嘴巴,用腹式呼吸大声练习“啊~”开始,要求是每个人争取持续“啊”上1分钟。

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以后,曾经在对日广播中工作过、且有姓名可查的日本专家不少于50人,此外,还有过大量短期停留的日籍工作人员,他们中,有人将生命定格在了中国大地,有人回国之后仍将热衷于创建、维护听众组织、为扩大“北京放送”在日本的影响而不停奋斗。(www.chuimin.cn)

相比报纸而言,广播机动灵活的特点使得“北京放送”成为日本国内了解中国国内最新动态的快捷渠道,收听、抄录“北京放送”的新闻也是很多日媒每天必修的日课。“文革”后期,周总理离世、毛主席离世等重大消息都是经由“北京放送”首报之后传至日本的。

来信数量后来直线上升,“文革”开始前,每个月的来信达到了1万封,6名工作人员专门处理、回复听众来信,但“文革”爆发后,一年之内,听众来信数量就跌破至不到头一年的十分之一。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78年起改革开放,对日广播又再次迎来了黄金时代,在与听众的交往中,又诞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此是后话。

新中国成立后,很多海外华侨青年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回国投身国家建设。笔者于1999年入台,赶上了一个和部分归侨短暂共事的尾声,耳濡目染他们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纪之交的国际台日语部的归侨中,还未退休的老同志有1981年从云南调入国际台、此后一直负责新闻改稿工作的徐一明前辈——徐老师爱抽烟,人非常文静,话语不多,但改稿严谨,用词准确,逻辑性强。有日本驻站刚刚回来的林叔猛(播音名:林涛)前辈——入台前我就从调频广播FM88.7里听到过他发自东京的报道,怎么听都觉得是一副“酒精浸泡”的磁性嗓音,没想到真实情况也的确如此,只不过让人大出意料的是,林老师的歌唱得非常好,原本是少女演唱的“花仙子”主题歌被他唱得活泼俏皮,谁听了都会哈哈大笑,不由得一起拍掌喝彩;他喜欢听日本传统曲艺“落语”,听后反复模仿、练习,最终锤炼成独成一家的《林涛的中国古代传说》,成为深受日本大妈们疼爱的男主播。

此外,退休后返聘上岗的同事,包括每次来台都要邀上小同志,请我们吃饭、喝酒的金宝光先生——金老师聚餐是最爱说年轻时的往事,听说他的父母在日本开中餐店,所以本人也喜爱美食,不幸的是后来还是因为饮酒过多患病故去;来信组的李健一先生——他和夫人郑友惠(播音名:郑湘)是很多日本听众最为信赖的好朋友,夫妻俩都喜爱旅游,精通各地的旅游信息,且为人非常随和,是感情非常好被年轻人视为教科书级的伉俪;同在来信组的长崎归侨、总是一脸笑眯眯、且衣着考究、举止优雅的林爱珠女士(播音名:李秀华)——爱珠女士爱开玩笑,看到我总喜欢毫无戒备地把书包敞开放在桌上,有一次有意趁我不注意,从里面拿出钱包藏了起来,然后得意地来问“你的钱包呢”。还要提及的是,爱珠的先生李敏宽是李健一老师的弟弟,爱珠和郑友惠是一对妯娌,两人都热爱烹制美食。我刚刚入台时,日语部最开心的活动是每年春秋各一次的远足郊游,已退休的老同志们、正好到访北京的听众都会受邀参加。每次郊游的日子,这对妯娌就会从头一天开始准备食材,当日起个大早,麻利地做好足够全体人员都能吃够的寿司饭团和各种日式小菜。休息时分,众人一起铺开垫子,争抢、说笑着一起用餐的情景,让新人很快融入了大集体,成为我至今仍难忘记的美好回忆。这些看似与工作毫无无关的交流,以自然的方式促进了不同年龄层的交往、继承了日语部团结友爱、爱学会玩、重视传承的独特文化。

入台后,我的座位碰巧被安排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旁边,前辈们总是爱用他名字的头两个字相称——“李顺”。后来我才得知,日语部除了“李顺然”,还有一位名叫“李泰然”的老先生,“泰”是哥哥,“顺”是弟弟,且兄弟俩都是夫妻一同在日语部工作。俩人祖籍台湾,生在东京,父亲是成功的茶叶商人,家境富裕。李顺然前辈性格温和,从未与别人拌过嘴,但唯独儿时小伙伴的一句“台湾秃子”,让他大打出手,“活了这么大,跟别人打架也就这么一次”。他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是从在北京放送的对日广播中听到的,听后无比兴奋,后来得知祖国需要知识青年回国建设国家,就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

我入台时,“李顺然”先生虽已退休,但曾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一直热衷于指导新人,同时自身也笔耕不辍,在日语广播以及日文月刊杂志《人民中国》都保持着连载栏目。他即使在身患癌症之后,仍以顽强的毅力撰写、出版了《二十世纪人留给二十一世纪人的故事》等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内度过,但是熟知日本的最新动态,尤其是日本报刊、杂志上的新思潮、新书信息等他都能敏感地捕捉到,然后通过恰似不经意的聊天,将他认为重要的信息反哺给我们。

2009年,日语部最年轻的华侨——共和国同龄人林叔猛退休,归侨这一群体在日语广播中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的民族气节以及不畏困难、勇于开拓、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为了祖国建设勇于自我牺牲、为了中日友好以及世界人民的和平、友好事业而奋斗终生的理想主义情怀值得后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