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莹信箱》栏目始办于1983年10月,是越南语部首次以播音员名字命名的栏目。这些来信急切希望通过“信箱”节目,向家人报告平安或寻找失去联系的亲人。1986年,《玉莹信箱》被国际台评为名牌栏目。《玉莹信箱》开设时,中越关系尚处于非正常时期,栏目把针对性作为主攻方向,以巧妙独特的服务方式,寓政治于服务之中,赢得数以万计越南听众的欢迎,也为越南语部日后的听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3-11-22
现实生活中,想让别人把自己当成知心朋友,首先要以诚相待。在国际传播中更应如此,才能吸引更多听众。《玉莹信箱》栏目平时努力做到热情解答听众提出的各种问题,赢得听众的信任。经过多年用真情与听众交流,“玉莹”不知不觉已成为广大越南听众的知心朋友、知心姐姐了,很多信封上都写着“玉莹姐姐收”或者“玉莹信箱收”。
这个时期的部分听众,尤其是青少年听众常把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和困惑写在信里,希望得到“玉莹姐姐”的启发、帮助和安慰,字里行间充满对“玉莹”的信任。对听众这份感情,我们十分珍惜,热情地安慰并劝导他们,用名人名言、模范人物帮助他们消除烦恼。如义静省的听众胡士甲,因双腿瘫痪,靠社会救济维持生活,终日感到自卑和烦恼。我为此专门编辑一期“信箱”节目,安慰他以及与他有着相同处境的越南残疾朋友,向他们介绍中国的张海迪以及她身残志坚的动人故事。胡士甲收听节目后深受感动,马上寄来他自己写的热情洋溢的诗,表示已经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一句句富有哲理性的名言、一首首抒情的诗歌、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在节目中与主持人朴实、亲切、自然的声音编织在一起,配上动听的音乐,往往最容易拨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共鸣,这也是通往听众心灵最近的渠道。越南清化省12岁小听众阮庭波3岁失去了母亲,他来信写道:“每当我收听《玉莹信箱》节目就倍感亲切,仿佛妈妈的声音就在我耳边。玉莹阿姨,我有个请求:您同意做我精神上的母亲吗?”
在数以万计的越南听众来信中可以看出,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刚刚踏入校门的小学生以及中学生、大学生从艺术家、公务员到各行各业的人士,甚至一些越南党政高级领导人都是《玉莹信箱》栏目的忠实听众。他们经常给“玉莹姐姐”写信、赋诗、寄来礼品以表心意。很多听众在信中表示:“玉莹是我的知心姐姐,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胡志明市一位叫黄文宏的三轮车夫是我的老听众,多次给我写信,有的信被他装订成册,厚达529页,主要内容是每天记录抄写我台越南语广播的主要内容和节目点评。有的听众则用彩线在白布上绣出“玉莹”两个字寄给我。还有家住越南平阳省的74岁老听众武文骑和他27岁的外孙女阮氏秋玄寄来一本405页、装裱精美、图文并茂的“相约上海精彩世博”知识竞赛答卷。每当收到这样精美的信件时,我都会爱不释手、抱在怀里。许多听众在信中说:“我从小就听玉莹主持的各档节目,玉莹姐姐伴随我上完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参加工作,至今我依然爱听。”每当读到这一封封饱含深情的来信,我都被听众的热情和真诚感动。我常常在想,无论怎样努力,无论花多少时间和心血都难以报答听众对国际台、对中国的深厚友谊,我常为此感动地潸然泪下。(www.chuimin.cn)
记得曾经有一位83岁高龄的听众 Bui Nguyet Anh 来信说:“我天天都听你们的广播,尤其喜欢《玉莹信箱》节目。我要多给你写信,要不然再过几年,我不在世了,就不能再给你写信了。”
2007年初,我在一期节目里向听众说,北京冬天寒冷,我患了感冒,声音沙哑,请听众谅解。节目播出大约两个月之后,我就收到由中国驻越使馆转寄到国际台越南语部一个纸箱,外面写着“玉莹姐姐收”,里面装有10条颜色各异的手织毛线围巾。再过一段时间,又有6件各式毛衣寄给“玉莹姐姐”,并附信留言道:“玉莹姐姐,我寄给你们这些围巾和毛衣是凭我自己想象编织的,大小长短不一定合适你们。北京冬天寒冷,希望你们保暖,不要患感冒,要不然我们就听不到你们的广播了。”这位听众叫 Phan Thi Hoc,是《玉莹信箱》栏目的铁杆听众,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有关声音的回响:中国人民广播80年纪念文集的文章
《玉莹信箱》栏目始办于1983年10月,是越南语部首次以播音员名字命名的栏目。这些来信急切希望通过“信箱”节目,向家人报告平安或寻找失去联系的亲人。1986年,《玉莹信箱》被国际台评为名牌栏目。《玉莹信箱》开设时,中越关系尚处于非正常时期,栏目把针对性作为主攻方向,以巧妙独特的服务方式,寓政治于服务之中,赢得数以万计越南听众的欢迎,也为越南语部日后的听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3-11-22
工作近40年来,我多次参与高端采访,主持过多档节目、现场直播,演播过20多部长篇小说,在越南本土出版3部译著,还为多个访华的越南党政高级代表团做随团翻译等。然而,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让我倾注更多时间和心血的,却是《玉莹信箱》栏目,她一直伴随着我,不离不弃。在此,我就谈谈我与《玉莹信箱》近40载的那些故事。......
2023-11-22
但由于中越边境冲突,冷战期间,两国人民往来中断10多年,加之越南对中国的敌对宣传和国际上对中国的歪曲报道,许多越南听众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缺乏了解,甚至误解,《玉莹信箱》成为听众了解中国的窗口。在我对越宣传方针转变过程中,《玉莹信箱》作为最接近听众的栏目也翻开了新的一页。这时期《玉莹信箱》栏目已成为集服务性、知识性、欣赏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栏目,解疑释惑,帮助听众了解中国。......
2023-11-22
笔者虽未曾有缘与伊藤先生谋面,但多年后,翻看2006年由日本听众投稿结集成书的《我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仍为这一段生死相随的往事所深深打动——一个人如若愿不惜生命来维系一份情缘,这定不是一般的真情。若不是疫情影响,今年10月,他和两个女儿仍会如约来北京看望他的中国孩子和友人。北京放送和听众的真情互动,就像大海里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数也数不完。......
2023-11-22
黄信“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80年前,1940年12月30日晚7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从延安窑洞诞生。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负责人梅益获悉后,和播音员齐越迅速通过电台喊话联系,得知了南京解放的重大消息并及时播发。2018年元旦是建台65周年,我提议以“结缘声音”为主题,征集听众与电台交集的故事和感受,结集出版,取名《音缘》。......
2023-11-22
交通广播的建立离不开“人、车、路”三元素,车主、汽车保有量、路面交通是交通广播孕育的先决条件,它的诞生与“路况信息”结下不解之缘。面对行路难、路堵塞的现实问题,交通广播应运而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随后,湖北、湖南、黑龙江、大连、沈阳等全国45家交通广播播出机构相继开办“帮扶类”广播节目⑦。交通广播目标受众主体是移动人群,新兴的车联网技术发展,与传统交通广播仍具有一定的转型缓冲期。......
2023-11-22
无论广播自信还是声音优势、融合发展,最终要看出了什么样的作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那段时间,围绕“声音”举全台之力下了不少功夫,在内容和形式上做了一些探索。新媒体除了声音外还配以图片、视频、采编手记形成全媒体的产品。在重大节点上没有广播的声音,自然就没有广播的影响力。在声音产品中,新媒体产品是央广人声音优势的突出体现。这些声音产品,虽然由于我们营销不够,影响有负于产品质量,但极大增强了大家的信心。......
2023-11-22
相关推荐